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员心得】南鲲北洋中少琳.AKA琳少——李琳的跑步故事

2023-04-07 14:57 作者:奔跑的卡波姆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跑步时长两年半的华跑会练习生,喜欢跑步、越野和篮球。入坑以来圈内人称“琳少”,虽来历已无迹可寻,但它是我最喜欢的称呼。十分有幸能在本期分享自己短暂但经历还算丰富的跑步故事(我不神秘了T T)

注:“南鲲北洋中少琳”改编自第4代华跑会会长李同兴的《江城子.华跑会北京》

1. 初章——初出茅庐

2020.06~2020.10


“星星之火”

 

篮球,爱过

在正式开启跑步生涯前,我的运动天赋的加点为主修篮球,巅峰期偶有女孩搭讪,然而关键时刻(一些班级、学院、部门篮球赛)经常掉链子,体验并不算特别好。至于跑步,早在本科考研期间就有每天5km夜跑的习惯,北京严重的雾霾天和10点就不营业的操场终究还是掐灭了我渐入佳境的小火苗。


“重启跑步”

 

 “江高杯”奖杯

毕业入职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运动量的减少让本是平行的两条线出现交点并逐渐失衡,我拥有了这个年龄段标配的腰围。恰逢疫情封锁,篮球这种聚集性行为被严打,天赋转型势在必行。


感谢部门对运动健康的重视和支持,有着长期跑步习惯的高老大和江博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江高杯”跑步活动,鼓励员工在一个月内的非工作时间跑步锻炼,并根据跑量排名颁奖。活动期间每周均会公布一次当前各个同事的跑量。和我一样没有“家庭负担”的同事阿坤成为了竞争对手,开启了“军备竞赛”。最终虽然我月跑量320km以个位数差距屈居第二,然而良好的身体状况让我意识到在跑步方面的潜能。像绝大多数故事一样,开篇都有一个小BOSS式的人物,引导着主人公不断前行、挑战自我。所以在此特别感谢致敬我当时的对手阿坤,以此为契机,激发了我的兴趣和潜力,正式翻开了我的跑步篇章。


任务奖励:跑步兴趣


2. 探索——强风吹拂

2020.11~2021.1

 

当时的10km PB

虽然部门里跑步爱好者众多,但经过“江高杯”任务线,我也算是能在部门里横着走。为了进一步提高跑步能力,开始翻看大量的跑步资料、视频,掌握基本的跑步知识和技巧并付诸行动实践验证,把10km的PB从50min刷到了46min。


自我膨胀中开始在公司范围内搜寻对手,以“北京”“跑步”为关键词在内部论坛中找到了“华跑会”这一组织,“强风吹拂”任务线正式开启。此时,刚接任会长的李同兴正策划一起声势浩大的全民跑步活动:以4人组队形式为期三个月的跑量排名赛。为先发制人抢占优质资源,我自任队长在群内高调入场,亮出我的跑量奖杯势在必得(心想:跑量少的肯定不好意思找我)。冰姐、老闫、云龙依次入队,我为队伍命名“强风吹拂”正式发车。


活动期间横跨整个冬天,是容易懈怠的阶段,为了保障跑量统治力,我在每周结束时均会把队内成员的数据统计和排名发出来。而本次任务线扮演“反派”角色的是发伦、智慧、感应和俊丹领衔的“超跑队”。起初在第一个月时,我们“强风吹拂”高居榜首,而第二月时已然略显疲态,直到第三个月比赛的最后一天结束前,两支队伍依然无法决出雌雄。决赛日当天雾霾笼罩,我在跑完10km后实在受不了草草交卷。“超跑队”发伦则分两次完成了半马,实现总跑量的反超。为期三个月强风吹拂再次以亚军告终。


任务奖励:有氧基础。


3. 奇遇——环保园双子星

2021.2~2021.6

 

环保园双子星

强风吹拂过后,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同样小有实力的伙伴,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大鲲”,也就是后来的鲲少、鲲神、基普乔鲲的幼年形态。由于我俩均起步不久,并自认为潜力无限,因此私下以“环保园双子星”自诩。


“首半马”

 

昌平公园半马

有了良好的有氧基础后,已无法再满足于10km的距离。同时春天的到来,天气也逐渐适宜长距离户外运动。于是与华跑会伙伴们参加了人生中第一个半马赛事“2021昌平春季长跑大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线下活动是后来声名大噪“华研三少”的首次集结(洋少、鲲少和琳少)。

 

轻松写意的洋少和崩溃的我

第一次参加比赛和洋少同时出发十分兴奋,完成了提速、被拉爆、岔气、撞墙的典型新手教程全收集。

 

首半马137完赛

“首半马(田协认证)”

 

双子星同时出发

不久后的密云半马中,双子星同时出发,此时自信满满的我以为能像昌平半马一样高姿态杀出,带大鲲PB完赛。所以在途中不断和大鲲说“速度压着点别超过我,体力留到后半程”。然而,15公里过后我才发现大鲲的实力早已凌驾于当前配速。只能示意“我不加速了,你别管我了”,无奈地看着大鲲远去。

 

首田协认证半马

正式收获了田协认证的成绩门槛,以后可以报名更多、更高端的田协赛事了。而双子星的名号,则被大鲲“扮猪吃虎”式的实力碾压而瓦解。


任务奖励:门槛证书


4. 磨炼——苦其心志

2021.7~2022.3

 

2021伤停的起起伏伏

经过密云半马的失利后,决心刻苦练习,于是拉着洋少一起按照汉森课表跑间歇。就在7月底一次雨中间歇后,感染上了肺炎。长达半个多月的治疗,和一个月的伤停对长跑训练是致命打击,有氧能力瞬间清空。

 

人生首个全马(自测)

痛定思痛,认真规划了有氧和速度恢复计划,两个月的时间里将月跑量再次拉到了300+。并于10月底在奥森完成了人生首马330。就在重拾信心后的11月底,一次速度训练由于动作幅度过大,髂胫束拉伤,彻底报废了整个冬天。


21年的夏天到22年春天是个几经沉沦的时期,但一次次挫折也都一次次站了起来。

任务奖励:坚韧的意志。


5. 封神——华研三少

2022.4~2022.8


“三峰试炼”

年初伊始,跑步多年的老哥们开始撺掇我们几个新人去跑山,平时路跑太多,这次调剂下口味。而此次路线正是京圈儿经典越野拉练圣地“三峰环穿”,由于其地理位置离住处较近,也成为日后的唯一练习场。

 

有老哥们指点带路,少走了很多弯路心里也踏实。越野鞋、越野包,背上几管能量胶就出发。以5小时3分完成首穿,换来的是持续一周的“非正常”走路。然而,越野的魅力在于腿越疼心越痒,体能一旦恢复就想着再来那么一次。何况圈子里流传着一个说法“三峰不破五,回家卖红薯”。

 

 4月份完成4次三峰试炼

接下来的第二、三次,我自主带队,开启寻路模式,将路线熟记于心,第四次将三峰成绩定格在了3:33。4月过后,天气逐渐升温,进入夏训阶段,之后的日子就没有再进山了,2022的“三峰试炼”告一段落。


“华研三少”

 

崇礼168 TTC最终成绩排名

前情简介:停办一年的崇礼168越野赛事终在2022年7月份成功举办,给“野圈”打了一针强心剂。与往届不同,此次赛事TTC团队赛组别(59.5km)除经典三人组外,还新增设了包括男双、女双、混双和商学院多个组别。本次是我们首次参加的首个越野赛事,在TTC三人组别中,从一百多只队伍中杀出重围,以大幅度时间优势“强势”夺冠。

 

“华研三少”的集结

5月初,崇礼168开启报名征集,这对于刚玩“上瘾”的我们来说,一切来的都刚刚好。所以,青年节的这个晚上,成功抱到两个大腿,三位“青年”集结!这里好像有一个被忽悠的老哥——不追求成绩?才怪咧!


我给我们队伍起了一个“华研三少”的队名,“青春”,“奔跑”,“追梦”,“探索”,“坚持”,“团队”,似乎包含了一切元素。不过有一说一,赛前直到比赛当天,也的确没有再做过任何专项训练,也没有进过山,直接“裸考”。

 

赛前清单,整装出发!

相对我而言,两位老哥由于家庭、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做权衡(安抚家人、调整出差时间),十分感谢。对于比赛装备和策略的准备上,两位越野OG智慧和杰文分享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建议,在此感谢!

 

“华研三少”全程共进退

由于是“跑步故事”,因此越野中间过程略去一万句话,配一些图大家感受,有机会专门开个赛记。

 

与兄弟们携手冲线

一起冲线的历史时刻。

 

“华研三少”站台、接受采访

站台采访这个经历,谁懂啊,家人们。

任务奖励:声望+666


6. 进阶——间歇小队

2022.5~至今

 

“被迫”接管“间歇小队”

没有伙伴是无法远行的,尤其是对于间歇这种比较艰苦的训练方式。“间歇小分队”的前身应当是“悦跑越想跑”成员+智慧等人组成的练习组织。后来我、洋少等人也依次加入,一起训练,成为了“精英”、“顶流”的代名词。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好和更高的追求,因此气氛十分融洽。在一次我的PBC提议中,“被迫”正式接管了“环保园间歇小分队”。此后,每半年所有成员制定PBC考核目标,逐渐提高成绩和水平,以卷为乐。

 

北研跑圈“顶流”

至今成员已发展到13人,亦师亦友,共同参赛训练、薅羊毛、挖掘培养新人、争当北研门面。

任务奖励:伙伴+N,信心+M

7. 纵横——全国训练营

2021.11~至今


简介:以我司林骏豪Jason校长领衔的马拉松训练营在我司全国各地分部迅速开展,为业余跑步爱好者提供免费的专业技术指导和支持。2021年底计划在北京建设分部,而我有幸被会长推选担当京城班班长的重任,在华跑会北京分部中为有提升需求的严肃跑者提供训练平台。


正当心中默默盘算着自己在北研的排位时,全国训练营瞬间打通了地域壁垒,接触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高手。梁磊大班长更是建立起了全国风云榜,实时刷新每一位成员的当前水平。这为喜欢“卷”的伙伴来说,提供了足够高的天花板。而林骏豪校长也会为我们在进阶的过程中提供帮助铺平道路。

 

首马(田协认证)

也正是这一年,终于完整的完成了一个夏训,在北马首马(田协认证)中以302成绩完成首秀。熟悉的队友鲲少还在身边,由于我俩均为首次参加,因此被安排到从最后的F区出发。好在长安街提供了足够的“带宽”,一路沿着左侧快速车道疯狂赶超,在转角前超越了315的官兔。前半程用时129,没错,起初确实想着先按“破3”的目标配速开头。当过了最难的赛道林萃桥后,心想“就这?”,开始逐渐膨胀提速。没想到代价来的如此之快,迅速堆积的乳酸让两腿灌铅,配速掉到了430左右,挣扎的过了终点。


说回训练营,林校长曾说“我就安排课表,反正又不是我跑”,我说“我就跟着课表跑,反正我又不需要带脑子”。校长结合我们打工族的时间特点,提供了套专项化的课表,尽可能用少的时间达成更高的效果,十分感谢。到了2023年的今天,马拉松全面复苏时期,也终于有机会可以展望下和其他地域班级的同学切磋的场面了,十分期待。


任务奖励:全国伙伴+N,技术水平+X,眼界+Y,声望+666


8. 最后的话

实际上,考虑到篇幅限制,以上每一章节仅能以简单概括,展开都是长篇大论。很多支线故事均无法深入展开,“北京成都双城大战”、“1040计划”、“中轴线”、“1024跑”、“奥森玫瑰”、“2环跑”、“3环跑”、“奥森私兔跑”、“石马私兔跑”、“奥森排位赛”、“跑崩的老山半马”等。还有很多相爱相杀的伙伴、大佬也均未被提及。

 

那天夕阳下的奔跑,是我们正在绽放的青春

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收获了健康的身体、乐观的心态、不断PB的成绩,更是拥有了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人生路上指点迷津的老哥,感恩,Keep moving。

作者:李琳

【学员心得】南鲲北洋中少琳.AKA琳少——李琳的跑步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