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分钟带你搞定小论文题,第二弹来啦!

亲爱的淀粉们,上次的四类小论文题都搞定了吗?这次的周练是不是美美提分啦?如果有错过第一弹的同学,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前往查看学习哦~
本篇带领大家继续学习提炼观点、观点评析、创新应用文、时间尺度四类型的小论文题,难度更大、创新性更强!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这就开始~
一、提炼观点类
【设问类型】根据材料提炼一个你的/某人的观点,加以评析/评价/阐释/论述。
【答题方法】
第一步:具体研究要求,分析题干限定语;领悟命题意图或试题立意,这样做可以克服阅读的盲目性,节约时间,保证论文不会游离主题。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分层、分点阅读,找出可概括的或隐含着观点的关键语句。
第二步:理清段落间的关系——总分、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找出材料中关键词——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等。
第三步:从找出的关系、关键词中提炼出符合题意的观点,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个来论述。
【高分锦囊】
1、加以论述就是论证,论证时必须要有所学史实做论据支撑,切忌没有史实做论据支撑的废话、空话、大话涛涛不绝。
2、表述清晰论题简明扼要,态度鲜明;表述言简意赅,直观明了,切忌长篇大论,过度解释。
【答题模板】观点是什么+论证/评析/评价(影响)+总结
二、评析观点类
观点评析型开放性大题常提供一段历史结论型或历史解释型材料,材料大多出自历史学者的著作,学术性较强,其中常常蕴含一些历史观点,要求考生评述他人对史实的解释。与前述类型最大的区别就是观点已经给好,万万不可自己篡改!态度则可能根据不同要求让考生自己给出,建议选择符合正确价值观的那类。
【设问类型】
1、材料/问题中给出观点,要求考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论/评析/论述
2、将史学界对某一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点罗列出来,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一种进行评论/评析/论述
【解题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看明白材料是肯定/否定/支持/质疑,根据所学判断观点正确/错误;其次,依据主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论证主题,史实减少与材料重复;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答题模板】观点+(态度)+是什么+为什么+升华/怎么做
如果缺少论文的史实论据,或不知道自己的语言如何表达的淀粉可以看看定哥的红宝书,有超多干货等你去学~

三、创新应用文
解说词、推介词、设计报告、演讲报告、辩论稿、编故事等。
【答题方法一:客观叙述法】
①描述型,以时间的先后作解说的顺序,对说明对象进行内在或外部的描述。人物、产品介绍、生产流程等解说多采用这种方法。
②介绍型,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局部,把事物的功用、类型、特点、关系等依次解释明白。
③分析型,内在的逻辑关系或为因果,或为递进,或为主次,或为总分,或为并列等。其基本方法是从一般原理到特点结论,或从一系列事实抽提出一般原理。
④认识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抽象到具体对事物体进行解释说明。
【答题方法二:立场阐述法】
(1)做出判断,对要解说或演讲的对象进行判定(交代时间、人物、流派、作品,或表明立场或观点等),演讲辩论则需明确驳斥的观点对象,亮明自己的观点立场,要有场景代入感。
(2)结合场景,锁定相关所学知识,从历史背景、内容/过程/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说或辩论;有些具有史学价值的艺术作品,还要兼顾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史学意义。
(3)对历史事物的分析评价,包括其历史价值、历史地位或历史影响。辩论稿
(4)最后总结陈词,再次表明立场,并明确正确做法,共同解决问题。
【高分锦囊】
应用文,最重要就是要有场景代入感。可以假设自己是主人公,或自己真的需要进行演讲,加入适当的场景限定语,适当使用反问句等来展示自己对情境的深刻把握。
四、时间尺度类
时间尺度:是指研究者在观察、分析研究历史对象时采用的时间度量工具或方法。
【设问类型】
(1)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2)以图示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
(3)选择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进行评述/说明你的理解。
一般以表格、时间轴、曲线图、文字的形式来考查。
【答题方法】
此类题对时空观念把握要求较高,一般结合材料进行宏观把握,注意趋势,进行分阶段。趋势即事物发展的动向,在数字表格或曲线类题型常见的趋势是增加、减少、徘徊、迅速增长、急剧下降、缓慢增长等。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即可根据历史背景提取重大事件,最后根据重大事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五、例题
下面依旧是非常值得大家揣摩学习的经典例题。学了方法一定要运用起来,看看方法是不是适合自己!篇幅有限,在此只推荐两道典例给大家。如果大家想要专门的小论文例题精讲,也请转发点赞,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典例1
(2021·广东)(12分)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示例】
观点:了解历史上的荣光以及近代列强侵略,激发学生的民族复兴思想与培养其自信自觉精神。我认为这一目标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分析:中华文明悠久灿烂,我们的祖先建设了长城、大运河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发明了造纸术等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为我们留下宝贵财富。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及30年代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阶级、阶层不断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启蒙愈发重要。
结论:193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目标一,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复兴思想,培养其家国情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举措。
典例2
(2022·天津市红桥区一模)(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0世纪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

——摘编自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黄金的货币地位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要求:阶段划分合理,阐述史实充分、逻辑清晰。)
【示例】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英国率先确立了金本位制,随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建立金本位制,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2)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纷纷废除金本位制,黄金退出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3)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长,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恢复,以便利对外的经济扩张,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保留了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
(4)20世纪70年代,受到滞胀危机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最终失去了国际货币的地位。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