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抬腿就走 | 90后辞职成瘾的真相,我找到了最真实的答案!

“一言不合,抬腿就走”,成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工作现状。
90后辞职之后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兴奋(终于爬出了巨坑)
↓
冷静(银行卡余额不足)
↓
找工作(我有工作经验我不怕)
↓
失望(被拒绝,各种看不上)
↓
怀疑人生(焦虑、失眠、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
深夜痛哭(没钱了)
日剧《大叔的爱》里有句台词扎穿了很多网友的心

剧中交谈的两个人道出一条职场规则 ↓↓↓
“不要骂那些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
但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的人。”
一时间让“中年人”和“年轻人”都纷纷心疼地抱住了自己。

中年人:
来吧,骂吧……别打我左脸,我再给你右脸。
你再骂我试试!我立刻。。。。。。把事情做好!
骂我可以,不要扣我工资!
岁月是把杀猪刀,不仅让你面子老,还让你骨气断。
年轻人:
年轻人也不敢随便辞职,他们虽然没车没房没娃,但是有蚂蚁花呗借呗信用卡。
发现没有钱,灰溜溜的回来了……
原先办公室坐着吹空调,现在大马路上跑着晒太阳,早知道不装了。

90后裸辞跳槽似乎成了家常便饭。
一个工作不满意就换一个,反正他们认为自己的时间还很多,没必要在一个地方厮守到老。
但反过来看,本应越跳越高的他们,却干着和几年前的工作一样,并不是一个非常满意的岗位。
这种心理让他们辞职成瘾,甚至不能自拔。
一言不合就裸辞,真的是90后太任性吗?90后离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一 |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
怎样画大饼,估计很多90后都知道了,画大饼的套路无非就两种:时间和空间。
时间上把目前没有的,说成以后一定会有的,用骑大象挂香蕉的方法驱动大象一直走。
这种常见于各种套着高科技互联网的公司,少数是潜力股,为了稳定人心,就要给员工画大饼:
“等我们公司上市了,薪水可以翻三倍,
我们都是合伙人……巴拉巴拉”
“加油干两年,干得好升职加薪都不是事儿!”
像这样的大饼,很多人都听过,一开始也会觉得心花怒放。
但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老板一点动静都没有,失望的同时,更失去了对老板和公司的信任。

第二种就指的是空间上把个体应得的卡主不给,强调取得的成绩。用整体的强大填充个体收益空洞。
“我们是世界五百强,全世界只有500家的大企业之一,你所在的部门是整个核心生产部门”
这时候让你听的热血沸腾,仿佛你已经跟着500强升华了一个层次,直到看见你银行卡余额。
综上,大饼的形状不多,认真辨别,有好的去处没必要留着,
一家好的公司不会跟你谈太多情怀,员工第一要务是赚钱养家,没人有空饿着肚子陪你追情怀。
“仓廪实而知礼节”先把大家的钱包填满再谈奉献吧。
| 二 |
拒绝工作和生活没有边界感
“在休息时间,工作群里的信息也响个不停,接到通知就得干活,加班倒也没问题,就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神经时刻紧绷,得经常看看手机”
“真的很想摔手机,但必须回复,否则群里就点名批评。感觉太形式主义了,我的工作热情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磨没的。”
“下班之后,还收到工作消息真的很烦,我只想把手机设成免打扰模式”
“自从和老板、同事、客户成为我的微信好友之后,工作时间延长,下班时间再也说不清楚了。”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办公室的工作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领导们更是动动手指就能找到下属。
那些裸辞的90后们都有下班后收到工作任务,然后翻出电脑加班的体验。当然,在家里劳动是不可能有加班费的。
无论你收到消息的时候你在玩手机打游戏还是看电影,响起的手机就像毒蛇一样,保证毁掉你一晚上的好心情。
| 三 |
拒绝不情愿地被压榨
现行的职场规则,并不在乎“人”的感受如何。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KPI、项目进展、公司收益、“面子”或者“享受权利”这些事上,
为了这些可以给活生生的“人”肆无忌惮地增加压力,可以随意给人添麻烦。
喊了多少遍“以人为本”的口号,可职场上形容“人”的是这么一个词:社畜。

“90后为什么吃不了苦?”网上有个高票回答 “不是90后吃不了苦,是老板画的饼太大,消化不了。”
90后职场人有激情,但也不愿意理所当然地被压榨。
他们所有的不听话,其实恰恰是因为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更是在倒逼企业的成长,以适应整个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