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橱窗里的女人(个人向解读)

2023-01-06 02:06 作者:MH_370  | 我要投稿

首先这并不是什么温暖人心的,普通人临死前获得治愈的故事。

“French Exit” 法式告别、法式退场——宴会里的不告而别。


女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举止谈吐优雅,行为肆意大胆,似乎总能做出一些超出寻常人认知的出格行为来应对困境。比如在餐厅里,面对怠慢她的服务生;比如在邻居口中描述的,面对诋毁死去丈夫的男人;比如在得知自己破产后,却依然保持着优雅模样,任性撒钱。

不禁让人产生好奇,她究竟打算以怎样打破常规的方式摆脱困境,收拾残局。

可正如她对闺蜜说的那样“辉煌早就过去”;“我的人生就是一出俗套的闹剧”;“你知道什么才算俗套么?这个故事太精彩太刺激了,老生常谈变得俗不可耐。大家争相八卦,但鲜有人过这样的生活。”

面对困境她无力改变,只是用戏剧化的方式给自己选出了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并没有超出看客的期待太多。


电影用一种舒缓的节奏叙事,似乎在说这个女人很优雅,她正用她的方式从容赴死。

从船上的剧情有意的展现出一抹怪诞,之后随着各路角色在公寓中登场,这一抹怪诞开始晕染开。加上黑猫通灵的元素,又增添了些许魔幻色彩。

可“一个破产贵妇打算花完钱就去死。”一句话就能讲完的故事,从电影前半段看客心里就该猜到了的结局,所以它究竟想讲述什么?


“橱窗里的女人”第二个流浪汉见到她的第一句话。

女主说她看到了昨天的事,流浪汉问她怎么看。

“我觉得你很勇敢。”她回答。

这段剧情之后她抬头看到站在窗后的儿子。


全剧出现过三个流浪汉。

第一个表示拿了钱也不会做出改变。然后从女主的口中是这样描述的:“你会躺在树丛下,抽着烟,喝着酒。抬头看着星空。”似乎十分的惬意,还很浪漫。可却依然改变不了,那是露宿街头的事实。

最后一个流浪汉是在女主遭到前一个流浪汉的拒绝后,得到钱后匆匆离去。

第一次给钱,女主微笑着展现出从容、自信、优雅。

第二次给钱,女主说:“我得了重病,时日无多。如果你收下这个,就算是帮了我大忙。”然后笑着期待对方收下。

最后一次,钱给出去了,她却变得面无表情甚至有些茫然,直到她看向楼上窗后的儿子。


女主真的得了重病了么?是也不是。

影片开头得知自己破产时她说:“我的打算就是在花光所有钱之前死去。可是我一直不死。”

这话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误会,似乎是她得了什么病。所以挥霍,只是挥霍速度快了点。结合她之后对流浪汉口述自己得了重病,时日无多。似乎相互印证。

可事实是这样么?得知破产后的第一时间,她的表现其实是无措的。所以破产本身并不在她的预期。而一个真正时日无多的人假如要说类似的话语,那应该会说“我的打算就是在死前花光所有的钱。”两种描述似乎是同一个意思,但区别在于一个重点在钱,一个重点在死。

按她的逻辑来说,钱花完等同于死。所以她选择来一场“French Exit”就完全合乎情理了。

她当然也病了,她的病如同19世纪的没落法国贵族一般。盛时标榜特立独行,“French Exit”是浪漫的、与众不同的;没落时也要保持优雅,因为除此之外对他们来说别无他法。他们没有面对困境做出改变的勇气。所以她保持着优雅从容,看似胆大妄为特立独行,到头来却不如一个流浪汉更具有积极面对生活窘境的勇气。


来说说魔幻荒诞故事表象下的另一些事情吧。

事情之所以会让人觉得荒诞,那是因为超出常理。不合理所以产生荒诞的感觉。

男主未婚妻苏珊和她的现男友为什么出现在公寓里?

按现男友的表述,接了那一通电话之后他想弄清楚苏珊的想法。“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她想要他。”似乎很合理,苏珊发觉自己还是喜欢马尔科姆。所以苏珊来了,他追着苏珊也来了。可是,为什么这种事情是由你这个苏珊的现男友来给出解释?而这个现男友从事的又是金融行业。苏珊说:“我以为自己很幸福。我是很幸福。但后来马尔科姆打来电话…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准备睡觉时现男友说:“这里睡不下两个人。”他为什么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还能和苏珊睡一起?

来之前他们知道女主破产了么?不知道。

掰手腕时马尔科姆说:“如果我赢…你带着你的行李一个人离开。”

马尔科姆输了。“等一下,我赢了呢?”“什么也没有。”

仔细看苏珊的表情。从进公寓时的不知所措略微慌张,现男友解释到来理由时她低头逃避,最后男友走时她和马尔科姆相互抵着额头时的放松释然。

所以这个男人到这里输掉了女友,只能独自离开。而即便他赢了也依然得不到任何东西,达不成他来时的目的。

再来说说马尔科姆的出生。

“你当然不是我们计划之中的。我还以为自己不能生育,我从来就不想生孩子。”

“当我们发现时。我们想…你的到来可能帮我们维系婚姻。”

“我们的临门一脚竟然中了。”

“可是当他看到你时…我也不知道,他好像突然明白了。就抛弃了我们两个。”

所以女主开始以为自己不能生育,却意外怀孕了。然后父亲抛弃了他们。

“我不希望你一直心怀怨恨。”“恐怕你的父亲也不会允许的。”

“我不应该恨他吗?”马尔科姆问道。

“你的父亲是个情绪化的傻瓜,但他不坏。”

什么情况下母子被父亲抛弃,母亲却让孩子不要恨他,并说他人不坏?

“你看到我的第一眼是什么感觉?”

“我的一生从没有像看到你的第一眼时那样难过。”

“因为你长得像你父亲”

“太具破坏性。”

所以大胆猜测不能生育的人其实是父亲。

玛德琳在初次相见时,把马尔科姆错当成了贵妇养的小白脸。

“对不起,可你绝对想象不到这有多常见。”

所以其实上流社会不能为人所道的阴私,其实比想象当中来的更多。

女主爱儿子么,或者说在乎他么?

她当然是在乎的,不然给闺蜜类似遗书的信里也不会托其照顾。

但是在乎的程度其实是要打个问号的。

“我不知道你是你。”,“如果知道你是这个样子,我早就去找你了。”

人是感情动物,一起生活久了当然会变得在乎,何况本就是母子。

但是最开始促使女主去找儿子的起因是什么?

遗产?似乎很有可能。这部分剧情模糊处理了,只在开头得知破产时一笔带过。

女主的钱基本全部来自丈夫的遗产,或许还包括儿子的那部分。

而她结婚之前的财产,银行顾问说:“本来也没多少钱。”

在船上船长说:“我敬佩你,为自己第二次放手一搏的勇气。”

“这是第三次,或者最后一次。”她回答。

所以说,她嫁了个有钱老公跻身上流;在丈夫要抛弃她时恰好死了;而现在破产后她远赴巴黎“追逐年轻时的梦想”。

“我是一只猫,我身上有寄生虫。你知道,除了我这种糟糕的可悲的惨状之外,别的我概不关心。”在女主准备履行她的“French Exit”前,她的黑猫,她的丈夫这样说道。

促使我写以上文字的原因,是评论弹幕里一堆被上流社会表象遮蔽后发出的赞叹。

然后又因为流浪汉一句“橱窗里的女人”,似乎抓到了幕布一角。

我总希望这是一个精妙的,富有巧思的故事。所有表面因为超出常理而显得荒诞的地方,都能用另一种理由给出合理的解释。然后顺着那幕布一角试图揭开表象下的另一番光景。

可是曾经那些已经逝去的所谓的上流贵族,本身就是那么的荒诞不羁。他们不事生产,寄生于社会所以无所事事。宴会和八卦成了消磨时间的东西,需要以高傲冷漠去抵御流言蜚语。他们不需要循规蹈矩,无拘无束却又精神空洞。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怎样的怪诞其实都已经不稀奇了。

橱窗里的女人(个人向解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