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清单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清单
**使用:在括号中标注课本页码,如1中所示,在后面标注背诵情况
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
1. 国家的起源(p2, )
2. 国家的基本要素(最重要的是什么?)( )
3. 国家的性质( )
4. 国家的本质、【民主与专政,民主与专制】( )
5. 国家的职能( )
6. 国体与政体的含义及关系( )
7. 代议制政体(了解)( )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过程、原因、地位、作用、优越性(结合必修三)( )
9.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区别、几种具体形式(了解主要国家政体,会做选择题)( )
10. 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区别、几种具体形式(了解主要国家政体,会做选择题)( )
11. 政党的产生、地位、作用、目标、手段
12. 政党的类型、资产阶级政党性质、我国政党制度( )
13. 利益集团的含义、地位、活动特点、影响途径、分类、作用( )
14. 国家主权含义、地位、体现( )
15.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
16. 中央、地方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及权力划分(注意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的区分)( )
17. 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民主集中制)( )
18. 单一制和复合制的区分及具体分类(注意几个典型的国家)( )
19. 国家结构形式的决定因素( )
第二单元:世界多级化
1. 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国际化(形成了吗?)( )
2. 多极化的形成、发展(了解)( )
3. 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
4. 世界主要力量( )
5.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贡献( )
6. 国际关系的含义和主要讨论的问题( )
7. 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区分)( )
8. 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行为准则( )
9. 国际竞争的实质( )
10. 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决定性因素、要求)( )
11. 中国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
12. 当今时代的主题:( )
13. 和平问题含义、重要性、具体表现( )
14. 发展问题含义、原因、表现( )
15.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
16. 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
17. 和平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
18. 维护和平与发展的要求( )
19.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内容、重要性和措施( )
20. 中国的外交政策原因( )
21. 中国外国政策的基本内容( )
2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策发展的三个阶段( )
23.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地位及内容、如何落实?( )
24.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25.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内涵具体要求、意义( )
26. 中国智慧的实践( )
27. 中国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 )
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主要表现( )
2.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
3.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含义、要素、运营( )
4. 跨国公司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
5.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
6. 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
7. 对外开放进程( )
8. 如何应对新形势( )
9.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
10.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因( )
11. 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12.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
13.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
14. 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中国态度、中国主张、中国行动、中国原则( )
第四单元:国际组织
1. 国际组织的含义、地位( )
2. 国际组织的分类( )
3. 国际组织的机构( )
4. 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
5. 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 )
6. 国际组织的作用(积极、局限性)( )
7. 联合国的产生背景、成立的意义、性质( )
8. 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9.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
10. 联合国的作用( )
11. 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的原因和做法( )
12. 欧盟的性质、宗旨、主要机构( )
13. 欧盟的成绩与困境( )
14. 中国与欧盟( )
15. 欧盟的特点( )
16. 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宗旨、合作方式( )
17.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 )
18. 东盟的成立、地位( )
19. 中国和东盟的关系( )
20. 非盟的地位、形成过程、作用( )
21. 中国与非盟的关系( )
22.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演变( )
23.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
24. 二十国集团成立的背景、特点、讨论焦点( )
25. 中国与二十国集团:地位、作用( )
26. 金砖国家产生背景、作用( )
27. 中国与金砖国家( )
28. 开放的金砖机制( )
29. 上海合作组织的历程、性质、贡献( )
30.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 )
31. 亚投行的性质、作用、原则、目标、特点( )
32. 中国与亚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