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v-luv作品科普(带少量剧透)
注:本篇内容是针对一些云的离谱不看设定集的"军迷"伞兵所进行的一篇科普(虽然我知道这些人只是拉完就走的铁憨憨,没几个会仔细看的),同时会夹杂着简单介绍一些beta的习性、构成和种类,但这些在后面会有专门开系统性介绍,可以选择不看,分类以个人所表述意思进行归类(PS:由于平台问题本篇主要讲"军事专家"这类伞兵,正经军迷军圈图一乐就行,只是在表述一个作品所表现的资料而已)
言论种类一(该分类主要是针对炮兵碾压论的发言,均为原话,不会标注出处)
"muv内的火力打击密度连一战、二战都不如,作者太强调空中打击力量忽略了地面炮兵单位"
"实际上,光线级这玩意儿设定上就很有问题。就算能拦截炮弹,它能拦几个?光线级数量就在那儿根本不多,正常世界就是不断进行火力覆盖,就算不行也是派武装直升机,而且目前也没说明过光线级的对快速目标锁定极限飞行速度是啥。作者单纯就是想要来点人类打不过的强行追加的玩意儿"
首先,先要介绍一种弹头,"ALM对激光弹头"
该弹头的作用是利用光线种对空中目标的拦截的特性,铺设一种名为"重金属云"对人体有害的雾霾,虽然无法干扰光线种的索敌,但是特定浓度下对光线照射拥有一定的减弱甚至是拦截能力(ATE的tv中篁唯依小队无法拦截和减弱的原因是浓度不足,而且本身只剩下5机瑞鹤了,浓度有限),人类在有光线种的情况下会率先投放ALM弹头,然后再投入压制火力尽可能减少前线步兵和坦克的伤亡,同时投入战术机部队进行光线猎杀行动,但是该重金属云会严重妨碍各式通讯(光缆和数据链中转车手段除外),只有搭载了大功率强化通讯设备的机体(如MIG-21PF,歼击11型)才可以勉强同后方通信。
依靠火力打击碾压光线种的案例,muv中最典型的为1983年海王星作战和2001年佐渡岛作战。
介绍阵容
1983年海王星作战。
该行动集合了英国皇家海军狮级为首的北约打击群

美国海军蒙大拿级和衣阿华级打击群+两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组成的战斗群

东德海军卡尔马克思号为首的华约水上打击群

陆战方面,作为先锋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英国第一海军陆战师,和东德前年刚刚建成的第一海军陆战师以及随行武装直升机和装甲载具(坦克为T-72、豹2和艾布拉姆斯)。同时荷兰的港口集结了6个师的北约部队,等待海王星第一阶段50公里纵深的桥头堡建立完成后即刻启程。
战术机部队方面
华约包括beast number的666中队在内有4支队伍,东德一支,剩下的是捷克斯伐洛克和匈牙利的部队
北约方面
美国海军第103战术机大队"海盗旗"(装备机体为F-14)
西德第51战术机大队"凶鸟"(装备F-5G狂风)
法国131战术机大队(装备集体为F-5F幻影III)
英国皇家战术机大队(番号未知,机体为英产F-4,绰号不列颠幽灵)
加拿大军战术机大队(番号未知,机体为F-4幽灵)
国联军A-6入侵者
预备队(在主动防御圈外出现beta后被派遣出去阻止突击级群攻击欧盟军的坦克集团,是北约集团军中法军和英军的精锐部队)
英国第11皇家战术机大队"欧克斯桥"(装备机体为狂风ADV)
法国第二胸甲骑兵大队(装备机体为幻影2000)
然后是佐渡岛战役的阵容组合

斯卫军由于只有战术机参战故不计入,同时日军还有若干陆基火箭炮部队参战
上述两场战役光支援炮击阵容已经比伞兵们说的"二战"和"一战"密度强多了好吗?自己算一下供养上述火力打击群,需要多少后勤?
其次来介绍一下拥有拦截炮弹能力的光线种
光线级

beta中最基础的光线种存在,身高3米,宽1.6米,全长1.2米。
照射间隔为12秒
机体级耐热装甲可以抵抗5秒全力照射,然后融化
防御力底下,假设步兵可以靠近,14.5mm/12.7mm重机枪即可杀死目标,战术机使用36mm贫铀穿甲弹或者曳光弹均可。
每次同beta战斗时所有光线种会处在队伍最末段,并且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比如黑宣小说开幕一支战术机队伍的对话中他们面对的beta这次攻势(非年度攻势,甚至不如诺因哈根要塞自爆时的那波),全体部队需处理12个光线种集群(但实际上更多,那波后面多处理了4波集群,观测有误),通常成群出现,任何光线种都是照射飞行物直到被击毁后再进入冷却CD。但如果加力阶段便击毁目标,下一发照射不会进入12秒CD而是直接照射
重光线级

截止2001年樱花作战前已知最大光线种,身高21米,长15米,宽11米,已知唯一弱点为照射黏膜(眼球),但可以闭眼,死后尸体会爆开喷射腐蚀性液体。光线照射是大范围性并含有热离子流,1983年华约装备中只有驾驶MIG-23才会有机会规避其照射,MIG-21和F-4R被盯上死路一条,擦到基本上必炸,没炸也会因为机体过热瘫痪。战舰级的耐热装甲只能坚持10秒,照射间隔为36秒,全力输出可击落侦查卫星和低空轨道平台(但是人家就是不打)以及宇宙装甲驱逐舰
假设装甲载具可以靠近,需使用120/125mm的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粉碎其表皮后才可使用其他弹药杀伤对象,战术机需使用突击炮的120mm模块发射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粉碎表皮后使用穿甲榴弹,或利用其遭受攻击后闭眼的特性,以中队为单位,使用36mm速射炮模块迫使其闭眼无法照射,同时队内近卫职责的卫士使用匕首和长刀、长戟、双手剑这类近战攻击。
1983年东德东部战区面对首次出现重光线种的情况,在战术机部队第一次猎杀失败,梯队内还有500只光线种和20只以上的重光线种的情况下,以战术机牵制光线种兼制导情况下,空军在500米低空投放了160发P-800红宝石和P-270蚊式反舰导弹进行饱和打击才得以歼灭该轮攻击中全部的光线种(后面发现该波光线种为总梯队中数量和强度最多的一波)

首先来说海王星作战,第一阶段密集炮击时,光线种不光在拦截打击编队的炮弹。
面对抵近支援入侵者的战舰也依然进行了光线照射行为。
进入第二阶段机动防御作战后,beta新一波梯队主动出现在了三方军队的"机动防御"圈外围,时速最快的突击级(170km/h)只需半个小时就会和欧盟军的坦克集团交战。

此时海军舰队自然会开火阻拦突击级,但是全被舰炮射程外的内陆光线种拦截,重金属云糊不到对方脸上减缓照射提高弹着率,导致无法支援法军的幻影2000和英军的狂风ADV,直接导致幻影2000和狂风ADV的预备队一直在吃光线照射不断损失机体。
并且该波光线种数量超出了八台米格-21的处理范围,因此爱姐才会提议需要美军的F-14这种短时间内可以投放大量火力的机体协助。
佐渡岛战役中首轮压制,虽然效果做到了把佐渡岛那一块地表除了无法摧毁的母巢建筑外的地方全犁了一遍,但是这次压制,该战区的战备炮弹消耗了6成左右(别以为很多,六年前的明星作战中为了扫荡日本境内的beta一直在高强度炮击。),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起这种规模的炮击压制。同时部分战术机母舰在投放战术机的时候依然遭到光线种照射沉没(犁地没犁干净或者本来就猫巢穴里的光线种)
言论二(主要说战术机浪费资源和完全没有根据的设定,性价比陆战不如坦克战车,空不如武装直升机等武器)
"战术机18m的大块头什么东西驱动?核动力吗?推重比有F-35高吗,就算是能机动,人能开吗?凭什么坦克几炮打不死的东西战术机几炮就能死?"
"不不不,如果真的要谈注重,就不是机器人了,而是超大型武装直升机了。现实的武装直升机机动性比战术机要来的高"
"现在的直升机早就可以在树梢的高度飞了,不比战术机好用吗"
"无人机万岁"(我对该言论的调侃,只不过类似评论遇到挺多的)
战术机的驱动技术来源是60年代的地月火箭,muv内人类50年代送了火星探测器(发现beta),60年代建立了永备型月球基地,地月火箭承担了地球和月球基地的补给保障桥梁,月面战争爆发后还承担了月面上人类军队为数不多的装备(PF勇士装甲和战术机原型机)和弹药补给的角色。
在F-4幽灵的开发中地月火箭的引擎和喷气式引擎结合后的产物。

高机动带来的自然是高抗G,最开始试飞的飞行员是直接从空军招募的,穿的是飞行员的服装,但毕竟不是权宜之计。
摘自设定集中关于战术机操纵设备相关的介绍




然后是战术机的武器,在我的第一篇扫盲内就有,不过还是要说一下,36mm+120mm口径的组合确实不比坦克差,而且因为动画表现出来的的坦克主炮的炮弹都是跳弹,才会造成坦克无法破防的假象。
比如ate中90式的炮弹,tv内大部分都是跳弹

实际上突击级头部的甲壳使用120/125mm的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就有概率击碎,只不过需要计算跳弹概率,实际上面对截击级的"拥抱,被抱住的战术机使用120mm模块也要轰好几炮才能打死对方。
超大型武装直升机?我们先不说他们面对光线照射的规避,战术机的机动请移步这个专栏:CV11843122
这里面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们来说说其他的,首先你战时基地沦陷后的弹药补给怎么办?人家战术机可以通过空投补给箱用辅助手臂给机体补给弹药,前线里不明显,在巢穴攻略战中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存在。



你直升机呢?难道要冒着被170千米每小时的突击级拱脸的风险在战区降落进行补给吗?先不说还有士兵级和战车级这类小型种渗透袭扰的可能,还要保证降落的地方有弹药补给,燃料车和备用燃料吊舱损坏了怎么办?战术机可以直接背起新的副油箱继续战斗,你直升机呢,地勤能不能活着还是个问题。
退一步战区可以,后面你钻巢穴怎么办?
我们先不说轨道空投这种东西,假设可以投下来,巢穴这种跟蚂蚁穴一样构造,直升机你出去一个给我看一下?这里面连通讯都需要光缆的,坑道墙壁上还爬满了各种beta。

就连战术机发起闪击突袭,人类也交了两次学费(既明斯克战役和印度战役),明斯克战役跟着沃克机甲师进去的直升机、步兵、坦克一个都没活着出来,人家沃克师团起码还撤出来14台带着情报的米格21,总结出了沃克数据后才算是系统性了解了母巢构成,中苏红旗作战进去的队伍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你还指望59进化成歼星舰不成?
再说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除了战术机谁能杀光线种?直升机?匍匐飞行,战车级跳上去给你个"热烈"的拥抱你能不能活着,我们暂且不谈,你还得考虑能不能克服ALM弹头所展开的重金属云产生的通信障碍。
1983年海王星作战那种不用补给的长距离奔袭50公里,北约华约双方的战术机部队都奔袭到内陆20公里左右扫荡大型种了,直升机和海军陆战队才刚刚控制港口设施等待工兵部队。
当然我不是说直升机没有一点用处,正面战场的时候直升机有时候会和战术机进行联合行动,比如让重型直升机吊着上文提到的机体补给箱,同时随行一队武装直升机跟着战术机单位一起进去,在超出航程之前把自己的弹药全部打光放下补给箱给战术机进行补给后撤退。
横滨保卫战还没有发展到设施肉搏环节的时候阿帕奇直升机为驻守基地的击震和打击鹰打掉了不少小型种分担了压力,但随着要塞级出场全被抽下来了。
直升机和战术机在正面战场更像是只拍档一样的存在,他们取长补短会发挥出不错的战力,坦克和战术机同理。


我们再说说无人机,通讯障碍你怎么克服,后期beta确实有优先攻击有人载具的情况,但是不代表人家不会放过无人载具,以及还是老生常谈的匍匐飞行吃"拥抱问题"

言论三:核武器万能论(这个就不说了,大部分都一个意思,核洗地。)
核武器,muv里的人类既然是冷战时期开始,自然有,中苏联军的核地雷,中日韩三军的九六作战、重庆和大连中作为最后保险的战术核弹头,苏联中撤往阿拉斯加时暗中所签订的协议提及沙皇氢弹的引爆装置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核武器对beta有多少伤害?在死亡黑标的tv中,狼姐不莱梅和史塔西莫斯科派领袖施密特的对话中提到(这段同小说中对话内容相似,并未遭到制作组魔改。)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beta每次攻击人类防线的兵种构成(勇爷的99式电磁炮一次开火和12机美军的F-14不死鸟齐射可以最大歼灭的单位便是旅团级)


结合上面两个图来体会施密特的话语,已经不言而喻了,只需要通过核弹头击败占比最高的小型种(战车级、斗士级,83年尚未目击到士兵级)就等同于已经击溃beta集群的75%,剩下的beta,光线种缺乏数量庞大的战车级掩护,截击级(要击级)只有百分之十五的比例,装甲部队就足够战斗了,甚至无需动用中队级的战术机,可以大大方方的将战术机打散到各装甲单位去战斗,但是这段对话我们还能知道很多信息,核辐射无效和大型种单纯依赖核弹头很难彻底杀死。
第二个母巢落地的时候(加拿大),美军知道红旗作战中中苏联军因为巢穴攻略困难,让头脑级进化出光线种对空这个能力的后果,直接集合了自己的核弹头对加拿大东部来了波核洗地(并未通知加拿大,此举导致the day after线加拿大同法国一直和美国有军事摩擦。)把加拿大东部洗成了核废土一样的存在才阻止了第二个母巢单元深耕发芽。
其次,核武器搭载平台问题,光线种作为防空单位肯定不会让传统轰炸机舒服的投弹,就算是逆火也一样会被击落(红旗作战中超音速反舰飞弹也会被打下来),MIG-25这类核导弹搭载的战术机平台也因为各种问题终止了核弹头搭载计划,转为不死鸟导弹平台。
这里同时还要引出一种muv世界特有的存在,G元素,很多muv世界中的高科技武器都是以它作为供能(如99式电磁炮,航空机动要塞XG-70和2047年中的人类第八代航空航天两用战术机F-47),但这里着重讲一种根据G元素开发的弹头,次元重力炸弹G弹。

但是这玩意也不是完全无毒无害的,明星作战投下的2枚导致当地无法逆转的重力损害

用多了,参考the day after线,使用G弹对欧亚大陆全部母巢进行密集轰炸的行动导致的完全绝望的世界,整个地球,只有北美洲那块有部分地方勉强保住了正常的地球重力可以生存,但是北美加拿大东部是核废土别忘了。其他地方对人类来说就是死地,甚至连空气都没有,但是这些恶劣环境对beta来说却完全不是问题。
对美国那些高层来说无所谓,反正alt5计划就是精英阶层抛下大部分人逃离地球,剩下的人对beta进行绝望的拖延战斗。
muv里的核弹也不是完全没用,人类对降落单元的轨道拦截系统,主角就是核弹,每次侦测到月球对地球抛射降落单元后,会在预定轨道路线上丢核弹,让核弹把降落单元炸离原定路线。
(PS:美军有预案,如果出现核弹无法炸离路线的超大型降落单元,允许先使用G弹直接炸碎对象再汇报)
言论四:beta这么脆为什么要生产战术机,连自行高射炮都打不过,常规兵器就可以碾压了
"现实世界的科技树是足以碾压beta的。然而作者对这行完全不了解,而且也不会怎么查资料导致这个世界乱七八糟。这个世界的生产能力连一战二战都赶不上。科技树也歪的离谱。国家之间降智的可怕。作者完全小瞧了现实世界的科技,生产,国家凝聚力,动员力等等"
beta并不脆,单独挑出其中几个让传统陆军战斗都可以战胜,这点不假
如纯战车级组成的beta集群,以约克烈士(约克中士)为首的自行高炮部队就可以对付。要塞级皮糙肉厚,但是也不是无法杀死。用125mm滑膛炮的钢针和反舰导弹就可以
士兵级一批轻武器的步兵都可以干掉对方。
斗士级速度快,但是人类有装备勇士外骨骼的机械化步兵配合步兵也能对付它们(先给遥姐和两个门卫大爷烧香)
但是问题来了?谁跟你玩单一兵种大作战?连我这个军事了解不深只会打星际的人都知道天梯玩单一兵种只会死路一条,你们连我这个臭打游戏的都不如?
生产力,1983年东德从76年败退算起打了7年拉锯战了,但仍然保障了东部防线百万部队的规模,直到后期才出现人力资源不足(15-16岁的少年兵被派到前线),这种动员请问你还要说什么吗?坦克等军事装备一直在高强度生产,小说里重光线级第一波失败了,爱姐的666中队自己出击的8台机体损失了四台,政委利用自己在国防参谋部的情况直接从柏林市内的军工厂拉出了三台崭新出厂的MIG-21和一台全新的MIG-21PF队长机补充给中队。
卡尔马克思号水上打击群就算是塞洛要塞集群即将被突破时,舰艇上仍然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炮弹储备,你想想连续这么久的的高强度打击,炮弹哪来的?别张口就来生产力不行行吗?
(吉宗再怎么军盲,人家总比你们这些伞兵,面对170km/小时速度的突击级,说出卡车载着人去人家面前撒地雷和一万门火神炮这类话语强。)
再说说现实科技碾压beta,那简直无稽之谈,你怎么钻洞炸反应堆?


巢穴这么复杂,再加上近千米不带停歇的垂直坑道,你传统陆军进去砸个反应炉给我看看?直升机?看上面第一部分。
我还没算上门级beta这个大厅的门卫大爷的存在,alt里怎么过的自己去看一下。而且你靠近大厅,其他坑道内的beta会不惜直接砸掉坑道从你脑袋上下来肉弹攻击,战术机还能抵抗一下,你坦克先不说能不能到,直接砸下来也够呛吧。不砸巢穴,人家beta是源源不断的出来的,耗得过吗?拿炮弹去换人家不要钱的炮灰早晚被换死。
传统陆军被大型种贴脸必死

就算是老式的一代机,被贴脸了也可以进行近战,长刀和匕首不是摆设

言论五(跨世界对比)
如:但凡有高达/盖塔(以下省略,其他机战作品)人类也不会那么惨
战术机比起高达就是脆/逊/弱/垃圾啦
拜托,跨世界对比小学生都知道是不对的,还招黑,高达背景多少年?人类什么水平?都宇宙殖民时代了。
再反观muv故事时间线,还只有20世纪六十年代,这怎么比?高达里面吉翁扎古都核火箭筒和高斯枪了,联邦的量产吉姆都光束步枪和光束军刀了,但是人家科技树起步就高,战术机原型机还都是真空电子管搭起来的,60年代人类才刚刚在月球建立了永备地表基地。
再说说其他的,高达就算是出现在了muv的世界,我怕那难度,各路后勤大爷先把国联总部砸了,而且beta设定中还有14天反击机制的存在,即14天出现对应措施,代表性的便是红旗作战中2周后光线种进化出对空拦截能力。alt线就更快了,夕呼在横滨基地保卫战结束48小时后就发起樱花作战,白银武还在高空轨道,远东的巢穴就给你了一个大惊喜,搞了个超重光线级。


这玩意近战远程防御全部点满不说,还无视之前beta不攻击友军的习性,发现匍匐飞行的战术机后是连战术机带着友军一起轰飞的,自己身上还背了个充电宝提高光线种的射击频率,要不是ate的勇爷和伊妮亚,还有包括加尔大队在内的苏联红军自杀式的乌拉反击杀死了这货,白银武所在的XG-70估计下来之前就会被这玩意打下来,卢瑟立场都来不及展开就被直接轰飞。
这还只是48小时后出现的对应产物,你高达被目击到后14天内没干掉当地权限最高的头脑级鬼知道人家捏个啥玩意对付你,生物高达都有可能,毕竟生物战术机已经有预告了,捏个生物高达收拾你不过分吧。

新人/路人答疑解惑环节。
战术机没有自爆和逃生单元吗
有,管制单元(驾驶舱)自身就是一个逃生仓一样的存在,黑宣外传中提及,西尔维娅为了报复害她并且逼死她队长的队友,确保其不能通过管制单元弹射弹出到其他部队控制区,直接驱动MIG-21的拳头把机体胸口打变形了导致系统故障无法弹出,想逃只能通过卫士强化装备的外骨骼砸开舱门,但是周围都是战车级出去也是死。
自爆最开始是通过操纵界面手动过载跳跃单元利用推进剂燃料自爆(死亡黑标tv中华特就是这个操作),后面发展到国联的女武神和斯卫军搭载在不知火和武御雷上面搭载S11弹头进行自爆(也可取出部署在反应炉进行爆破作业)。
光线种的索敌原理和beta的能源方面的问题
索敌这个连Steam最新更新的设定集都没有交代其原理,能源方面其实光线种平时都是在要塞级的腹部想坐车一样,你可以理解为节约能源,遇到如人类的炮弹打击,战术机出击和硬化剂墙壁这类其他beta应付不来的东西才会离开腹内进行照射,ate的游戏最后那个超重光线种是自己背了个类似母巢反应炉那样的充电宝在身上给光线种进行充能的,同时会让光线种的射击频率大幅度提高。
alt中beta个体自25日佐渡岛巢穴被炸飞,29日日军观测到beta挖洞开始算起硬生生撑了4天没有任何补给和横滨基地的部队交战,然后反应炉被S11炸毁又到了30日日军追杀残余的beta时才出现beta个体停止活动的情况,但是仍然有不少beta到达了第20巢穴(也就是铁原巢穴)进行能源补给,并且该战役让人类认识到beta动真格了,以前无脑冲击人类防线的情况只是证明人家压根就没有认真对付过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