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浅谈三国杀武将DIY描述

呐呐呐,萌新一枚(看得出来哈),第一次做这个专栏,呃……还没什么经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指出来,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鼓励。😊😊😊
说到三国杀,从小学就开始玩了,虽然都是盗版,可是盗版害人不浅啊!可那时候又知道些什么呢,以为三国杀就是这样的,买来了咋办呢,玩呗!于是就出现了因为描述而对技能的理解产生了一些许多歧义。
后来逐渐进入了三国杀DIY的圈子,也了解了许多三国杀的知识,发现有些三国杀diy爱好者们的描述其实也是世界文化大花园里的一朵……
本篇呢,主要是讲讲个人对三国杀的描述的理解。比较冷门,比较枯燥哈,当然受众也不是很广泛,毕竟这个蒸蒸日上的三国杀,能搏一搏娱乐就已经很不错了。
好啦,我是军师中郎将(虽然b站名字不是这个),去鹅厂随便搜索一个比较大型或活跃的三国杀武将DIY的群,或者度娘的贴吧,一般都能找到我的啦。

本专栏分为四个部分:
1.由盗版三国杀来浅谈DIY描述;
2.对DIY武将的大致介绍;
3.“恩将仇报”,举两个具体的栗子🌝;
4.就三国杀聊聊我自己以及对想涉及三国杀DIY的新人给予美好的祝愿。

今天白天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好多年前买的盗版三国杀,可能保存得不是很好了,最后只找出了一小堆,然后捡出几张有代表性的给大家看看。因为是晚上,所以光线可能会有点亮啊😂(确信)



最后只找出来了如上这些,有的小伙伴们细心一点就会发现,除了某些错得实在是太离谱了,其他的还好嘛,或者说“还能理解”,因为他们很会“省字数”,这里就图中游戏牌对比官方的举个例子:
此处:【过河拆桥】:对除你以外的任意玩家使用,弃掉对方一张牌。
官方:出牌阶段,对一名区域里有牌的其他角色使用,你弃置目标角色的区域里的一张牌。
你要说谁读起来更容易?我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盗版;但是如果说要我玩哪个?官方。因为盗版容易吵架,过于简单的描述,往往就是过于糟糕的游戏体验。拿起盗版三国杀一看就懂,一玩就废。紧接着,从牌面写的东西来看,根本就找不出什么解决办法来,最后定村规,或者是一人掌权……这也就是描述不规范所导致的。
所谓牌面描述,不就是要我们通过卡牌去了解卡牌吗?可是一味的口语化、一味的追求简洁,那就搞不下去了。描述是语文,也是数学,甚至是英语。它讲究美,讲究记忆点高,讲究音韵感强,讲究严谨无歧义,讲究合乎情理,讲究符合逻辑,讲究语法……(这些在日后的专栏里会提到的)
至此,一定会有一些喜欢DIY而又不想踏深水、啃硬骨头的爱好者们说,“描述嘛,看得懂就行了,写的这么好,又有什么用?”可这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放弃?这和那些明明有能力却只愿赚一笔基本的生活保障金的人没什么区别了吧?
三国杀的内容本来就繁杂,再加上各自的新概念、新武将设计的出现,这使得三国杀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庞大,描述也更加的复杂。可是越是复杂,我们就越是要规范,越是要敢蹚深水、敢啃硬骨头、不畏艰难。这里例如:
原文:你让一个角色弃一张黑桃牌,否则受到一点雷电伤害并摸一张牌,然后从该角色开始,每名角色都需要依次弃一张黑桃牌,否则受到上家造成的一点雷电伤害,并摸一张牌,直到有一名角色死亡,或者有一名角色弃置黑桃牌为止
修改后1:你令一名角色选择:1.弃一张♠牌;2.受到1点雷电伤害,然后摸一张牌,若如此做,其令其下家进行如上选择,且伤害来源改为其。
修改后2:你令一名角色选择:1.弃一张♠牌;2.受到(上家对其造成的)1点雷电伤害,然后摸一张牌,若如此做,令其下家进行如上选择,且添加括号内的内容。
你愿意去看哪一种?
上面的两种修改,不分伯仲,但是这是不是最好的呢?不一定。
描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哪个人敢说他的描述就是天下第一,如果有,这边建议回炉重造,变废为宝。
有时描述与原意挂钩,原意的一个稍微无关紧要的改变,就可以使得描述变得简单,例如:
“当一张牌选择你为目标后,你可于此牌结算后摸一张牌。”
“当一张牌以你为目标结算后,你可摸一张牌”
虽然略有改变原意,但是感觉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简化描述的方法。
有时描述又可以简化,比如:
“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选择一名角色,视为对其使用【决斗】。”
“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视为对一名角色使用【决斗】。”
当然,不能随便简化,不然就会变成新的盗版三国杀了。
各位尽可在评论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你们对三国杀牌面描述的看法。




接下来,开始以DIY爱好者为受众,针对描述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剖析。
在很久以前,与一位王者之战裁判大佬曾经聊起过关于三国杀武将DIY的一些主要的方面,最后我提出了这样四大点:
“三国杀DIY武将技能可能很讲究,但是最主要的甚至说无外乎,都应围绕着以下4点:
描述、可行性、契合、强度。
拿起一张武将文字稿,你第一眼看什么?看他有没有给你带来一种美感,那个满脸技能的男人,纯粹也只能拿来开开玩笑罢了。分发武将牌,三张牌拿到手,插画长得丑也就算了,技能还复杂的要命,然后又看不懂写的什么,这可真要了老命啦。
一、描述。
当时我想给这四大点排一个重要性的顺序,最后没能排出来,因为这同等重要。但是,无论是谁,无论怎样说,描述永远是基础。描述大部分时候是考验着你的语文能力,但是你的逻辑要是差了那也跟不上。描述也是整个技能的最为形象的一点。论收益,一点收益两点收益这个模型那个模型,各有各的说法。论强度,有的人觉得强,有的人觉得弱,有的人甚至还不过瘾。论可行性,有的人觉得这个技能设计出来没什么毛病……但是,描述它是客观存在的,写得好写得差,它实实在在摆在这里,这个描述挑得出来问题,没有人可以否认。(甚至可以和语文写作文放一起比较,但描述可不是写小作文啊。)
描述是灵活的。我们要规范描述,但是不能让描述拘泥于这个框架内,这里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官方的未知量是用的大写的XYZ,然而实际DIY,我们其实用的更多的是小写xyz。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要的区分吗?你用小写没人怪你,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当然你不能在自己的武将扩内,有的大写、有的小写。这就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如贴吧西方妖怪大佬所说:这没必要那个偏执,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我们也不能过了头,极为过度的咬文嚼字,也将会是这条路上的障碍。
二、可行性。
“游戏开始时,你获得胜利。”
“你对一名角色造成伤害时,你可对另一名角色造成1点伤害。”
请问这些个技能它能玩吗?这是比较简单的,外行人一看就看得懂,复杂一点的呢,这就看不出来了。
“出牌阶段,你可选择一名角色,令其获得此技能,然后你摸两张牌。”
这个其实都还好懂啦,考虑到各种原因,这里不举比较复杂的例子。
所谓可行性,其实说白了,就是你这个技能,他拿过来可以玩,没有bug。(这和强度是有区别的,强度太强了,不一定不能玩,不能玩的,不一定就是强度太强了或者太差了。有时候做的和玩的是有区别的,比如著名的关二爷vs快播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契合多好啊,一个红牌杀人,一个却只是防黑牌。但是到最后其实……关羽因为流失了大量的红色牌,反倒处于劣势了。所以做武将,你要脑袋里面过一遍,你要有一点情景代入。
三、契合。
这个囊括的范围其实很广,这里不再赘述,稍微讲一两点。你看见过黄月英持刀上阵吗?黄月英能不能够配个技能”咆哮”?这就是所谓的契合。你设计诸葛亮初出茅庐的技能,结果你给他的称号是蜀国丞相,这样奇怪吗?这也是所谓的契合。同样的,插画你选的是老年诸葛亮,结果称号是初出茅庐,技能是赤壁之战,这样牛头不对马嘴,觉得可笑吗?这也是契合。
从上面三个反例可以看出,契合包含了很多,甚至是武将牌与游戏牌的契合。(刘禅的放权与乐不思蜀)
四、强度。
为什么要把强度放在最后一位?因为这是一个比较难的,也比较抽象的一个东西。曾经我们说的一血换两牌,再到现在的五秒男、东吴歌王以及马均过牌,曾经的平民神将马良,不停往上加技能,不停智商突破的界某某……
更主要的是强度这个东西现在根本不统一,强度往上靠,那会靠到没有边界。(例如狗熊杀的8血英雄)当然我的观点是属于那种往下靠的,武将大家都弱一点,慢慢玩嘛,牌堆全让你摸完了,那样的武将有什么意思。
如果大家有兴趣去了解的话,可以关注我哟,(虽然近好几个月会因为学业繁忙而根本不在线,但是我绝不是开坑不填的人)考虑到b站现况,可能一些内容都比较通俗易懂以及新人向吧,如果有大佬,也可以留言或者私聊,我会积极吸收大佬们的言论,欢迎批评斧正,也希望给个三连,多多推荐转发。(微笑)

作为一个新人呢,是“梦貘沉眠”大佬带我来b站的,毕竟人生地不熟,为了不惹祸,这里就“恩将仇报”拿大佬开刀吧。🌚🌚🌚
借大佬的设计,聊两个具体的例子:

义伐:当你使用【杀】或非延时类锦囊牌指定唯一的目标时,你可令目标选择一项: 1. 令你获得其一张牌;2.令你摸两张牌,然后对你造成一点伤害;若你因此技能受到伤害,则本回合不得发动此技能。
嵘勋:锁定技,若你于回合内受到过伤害,则你本回合使用的牌无次数限制。
当然,大佬制图器做得是很不错的,其他什么的也很棒,至于描述呢,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其他的我也不是很专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嘛)
但是这里还是可以就一些地方,简要提出几点:
1.非延时类锦囊牌。
这个拿在以前是对的,现在改成了“普通锦囊牌”。
2.简化。
“如此这般做,你可a;你a时,你可这般如此……”
“如此这般做,你可a,然后可这般如此……”
综合,个人简单修改后:
义伐:当你使用【杀】或普通锦囊牌指定唯一目标后,你可令其选择: 1. 你获得其一张牌;2.你摸两张牌并受到其造成的1点伤害;然后该技能失效直至回合结束。
嵘勋:锁定技,回合内,当你受到伤害后,本回合你使用牌无次数限制。
当然,这个描述绝对不是最好的,正如之前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像一块生铁,千锤百炼方成钢。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

其实这第4个部分,是我在修改这个文稿的时候加进去的,因为我不想把错误的知识挂在上面,尽管下面有大佬已经提出指正,尽管我没有修改的机会了。
我记得零几年的时候,当时哪里有这么多条件?一支笔,一个草稿本,就是我们想象驰骋的草原。后来长大了,偏偏又赶上OL的时代,面杀在我们的附近似乎销声匿迹了。突然就发现,原来,童年就这么失去了,它带走了好多好多,就算日后再重聚的时候,再把那熟悉又陌生的卡牌摆在桌上时候,似乎也找不回当年的影子了。
17年8月,误打误撞地进入了日神杀群,也是像许多新人一样发着武将,嗨,幼稚的想法谁没有呢?直到现在,虽然三国杀DIY的知识没有学很多,但更多的是,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提高自己的素质比提高自己的DIY水平远远重要。你可以是一个新人,你可以零基础,这些都没关系,但是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你要态度端正,你要懂得道理。有人做得比你好,就要学会吸收融合;有人批评得对,就要吃一堑长一智。什么是杠,什么是辩论,什么时候应当沉默,什么叫做玩笑有度,这些在心中都应该有个数。
摆正了态度,才能有所求。
善于归纳总结,沉下心来,是DIY进步的不二法门。我有一个备忘录,每次和大佬讲到重点的时候,我就会把重点复制下来。也许平常根本不会看,但是当我再一次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会刹那间想起:“噢!以前好像做过类似的”,于是就有主见了;第三次遇见的时候,就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了;第N次遇见的时候,就能够融会贯通了。我想这不仅仅适用于三国杀吧。

我感觉这个和老师讲题目很相似;每一次考试完了之后,老师分析说答案,结果全部抄答案去了。最后,你明白了这个题目该怎么写,你也只明白了这个题目该怎么写,你就没有吸收并化为自己的知识。
这些都是新人的通病,甚至是我也不例外。当然,如果你只是把三国杀DIY当做“博君一乐”的手段,或者三国杀DIY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三两个面杀受众,那大可不必考虑我所说的这些。
受众对DIY成品起到反推动的作用,我不能是你的受众,你也不是我的受众。
同时,也希望所有“努力去做到把自己的武将拿出来和官方的几乎没有什么差距”的爱好者们在这条路上以及人生中所有的路上都越走越好。记住了:
热爱你的热爱!

码字不易,给个三连;如能转发,非常感谢;若有错误,还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