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冷知识虽然没用,但是很好玩呀!强推《奇怪的生物图鉴》!

阅读《奇怪的生物图鉴》这本书,请记得搭配《天地创造设计部》一并服用。

【1】令人捧腹且欲罢不能的日式知识分享
如果说《天地创造设计部》的隐藏福利,是原由实饰演的上田那充满欲念的嗓音;那么,《奇怪的生物图鉴》的加粗亮点,肯定就是漫画家沼笠航的“奇思妙想”和“古怪画风”。
关于《天地创造设计部》的不正经品鉴,请参考下面的链接。

这本《奇怪的生物图鉴》所谓特点就是一张大图陪若干小图,周围的解释文字显得极为通俗易懂,甚至神经兮兮(主要还是有些日式吐槽我有点看不懂)。整本书33000字,90页左右,全彩印刷,如果一页消耗1分钟,认真看完全书可能也就2个小时多一点——似乎很适合高铁或者飞机上打发时间的同时长点见识。

更让我感到惊奇或佩服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或者也是编辑),做到了介绍每种动物的底色页面颜色都不一样,确切的讲,是尽可能用深色与浅色等进行了区分。当然,这种小细节也挺符合日式“各种小东西”的特点,乍一看平淡无奇,细细品味就大呼“有新意,且有心意”!
虽然这是一本主打给成人的“花式沙雕科普书”,由于配色丰富,内容“低幼”(褒义),也挺适合亲子共同阅读——好像最近国内也流行“读书陪伴”,应该也是能从小就激发小孩子对整个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

【2】处处闪现的日本文化中的冷知识
如果读者觉得这本书有少部分内容看不懂,那可能是牵扯到一些日本本土文化有关的冷知识。毕竟,原作者、插画师沼笠航原本只是在网上分享自己手绘的动物“说明书”,一不小心就火了,与咱中国一样,内容火了自然会被考虑出版,接着据说本书在韩国也是火了,然后就被引入中国——创作者原本就没考虑过文化差异啥的。

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像【北尾红鸲(这个字读 “渠”)】一页中,出现了“打火石发出的声音”,插图配了一只兔子和一只狸猫,
这里的典故来源于日本的一个(暗黑)童话,这个童话有很多名字,比如《咔哧山》《咔哧咔哧山》《兔子与狸猫》等,大致说的是——
是一只坏狸猫被老爷爷老奶奶捉住,狸猫哄骗老奶奶松开它的绳子,然后一闷棍敲死老奶奶,还把她分尸烹饪做成汤,然后穿上老奶奶的衣服,在老爷爷回来后哄骗他喝下汤,嘲讽后离开。一只兔子决心为老爷爷老奶奶报仇,三次欺骗狸猫(有1次就是兔子偷偷点燃了狸猫背后的柴火),最后杀死了狸猫。

因为据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山梨县的天上山,所以【天上山公园】还有不少兔子与狸猫的雕像,反正网上一搜图片一大把!另外,著名“深夜美食番”《摇曳露营》中(似乎)也有这个景点出现,大概也是山梨县政府为了刺激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概念植入”——忘了是第一季还是第二季了。
此外,冷门番剧《鬼灯的冷彻》也有这只兔子出境,而且似乎还是著名人气角色!此外,著名的太宰治还有过一部《咔哧咔哧山》的作品,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改成人偶剧。

第二个例子也是鸟,名为【伯劳】。这只鸟对我而言极为陌生,也许是看过,但我不认识它。至少我没怎么发现这只鸟有把没吃完的东西插在树枝上的情况——书中提及,这种鸟“奇怪的行为”有可能和松鼠一样,属于囤积粮食。

这只鸟在江户时代曾被视为“不祥之鸟”,因为“伯劳叫的夜晚有人会死”!
而当我们有机会翻阅【寺山修司】的诗歌集,比如同样是浦睿出的这本《寺山修司青春歌集》中,我们时不时就能看到“伯劳”与“死亡”交替出现。甚至可以夸张一点讲,至少在寺山修司的笔下,伯劳的出现就伴随着黑暗、死亡、灵魂、绝望等一系列偏负面的概念。

当然咯,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看看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极为肤浅的评价。

下面这页上的内容也有【伯劳】!
话说,我觉得印诗集挺省油墨的,可能一页纸上也就几十个字,而换过其他书本,可能一行就要有20字——真的是“字字珠玑”啊!(滑稽)

所以,毫不夸张的讲,如果读者只是对“奇奇怪怪的生物”感兴趣,但缺乏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这本书的阅读“笑果”会少了一些。
换个思路看,如果读者接这本书去琢磨那些看不懂的梗,没准儿能学到不少“没啥用的日本文化知识”!

【3】书本之外的知识
这里我忍不出抛出三个一脉相承的问题:【a】生物学为什么会火?【b】为什么沙雕化适合传播?【c】生物科普需要门槛吗?
随着视频化、可视化时代的兴盛,生物学科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发展,尤其是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让人们大开眼界。比起玄而又玄的外星人、宇宙探索,地球上的这些生物是可以有照片啊视频来“佐证”的,简言之,它们更为真实!
就像下图中的深海蛞蝓,乍一看似乎是外星生物。其实换个角度想,影视作品中的怪物原型,正是来自地球,不是我们觉得“它们太奇怪了”,而是“我们知道的太少了”。

生物学科普视频,本质上还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甚至帮助辛苦一天的大家打发时间。毫不客气的讲,这些知识99.99%在生活中都用不到——例如“皱鳃鲨的牙齿上有长长短短的刺儿”,这种冷知识好像在饭局上也没啥能逗乐的机会,甚至不如“师太,你就放弃道士从了老衲吧!”更能让人哈哈哈一乐!
但是,生物学科普视频,对比各种短视频上各路大神搔首弄姿高喊“666”那些是显得更有文化的,也的确能增长知识。而且,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目前国家强调科教兴国的宏观战略一脉相承,属于“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儿。这些都是此类视频勃然兴盛的基础。

至于为什么“沙雕化”适合传播,原因也比较简单,因为好玩儿啊!大多数人都希望分享快乐(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会热衷于分享悲伤),妈妈爸爸辈喜欢用微信分享各种奇奇怪怪的快乐视频,原因也就在这儿。
另外,“沙雕化”还容易由物及人——也就是从动物身上想到人身上,例如,翠鸟在繁殖期(也就是发情期),会“为爱投食”,如果雌鸟接受雄鸟的鱼,就代表两只鸟“牵手成功”!
这与人类求爱送礼几乎无差别,但是,如果说现实世界中,一方接受另一方的礼物就代表“认同”,这个世界是不是就平和了不少?可惜,我们看到的很多就是一方毫无底线的索取但不给答复,甚至一边吃着碗里的,一边看着锅里的。用翠鸟的真挚求爱来“吐槽”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实在是太合适不过啦!

另外,情侣间的相互喂饭,其实与鸟儿这种投食一样。当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幼稚的秀恩爱”,殊不知,这是动物世界中常见的“爱情表达方式”。更不用说,翠鸟会挑选与自己身长差不多大的鱼送给对方,如果人类也是要挑选鱼自己身高差不多大的礼物送给对方,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呢?
最后,是生物科普的门槛。
相较于物理、化学、数学等偏理科或者说抽象的学科,生物学的科普还算比较容易。也许你不是科班出身(漫画家本人就不是),但你一定要学会搜集资料,并把资料整合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速食品】——这其实与努力有关,又与个人天赋有关。
于是,倘若你也动心,不妨行动起来吧!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诱惑哟: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