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
day3:多灾多难的UC患者
主诉:粘液脓血便4年余 女 24岁
14年起病,对美沙拉秦效果治疗不好,且便次逐渐增至8-9次/日,出现脐周及右下腹绞痛,排便后缓解,伴痛性口腔溃疡,
17年1月入院,HB53g/L,ALB 17g/L,便OB+,白细胞和红细胞大量,ANCA、炎症性肠病抗体谱、ANA3项正常,肿标、EBV-DNA、CMV-DNA、TB-SPOT阴性、细菌培养、药敏、真菌涂片及抗酸染色正常。
肠镜提示IBD
查房:IBD诊断成立,未定型IBD可能性大,(有UC也有CD),建议排除机会性感染后加用激素治疗。
给予莫西沙星+甲硝唑*7d
体温降至正常,但腹痛及腹泻无改善
加用泼尼松40mg qd,便次减至5-6次/日,为黄色成形便,腹痛好转,HB73g/L,ALB24g/L
复查肠镜显示粘膜炎症较前好转,加用硫唑嘌呤50mg qd后出院。
门诊随诊:继续口服泼尼松40mg+硫唑嘌呤 50mg qd
减量:泼尼松 40mg qd*1月--30mg/早,5mg/晚*1周--30mg qd*1.5月--25mg qd,未规律随诊。---因工作劳累病情复发,便次增至7-8次/日,黄色稀糊便,无脓血,脐周和右下腹痛明显。
入院:小肠CT重建:小肠正常,结肠肝曲和横结肠炎性息肉,CMV-DNA增高。

染色结肠镜:横结肠及降结肠肠腔狭窄,降结肠多发炎性假息肉。
考虑CMV感染不除外,停用硫唑嘌呤,加用更昔洛韦,体温正常,便次减少,一般情况好转出院
院外泼尼松慢慢减量至10mg qd
该患者为慢性持续性IBD,始终没有黏膜缓解
1月后双下肢水肿,黄色稀便7-10次/日,白蛋白低,间断输注白蛋白至30g/L
4月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腹痛,以右下腹为著,排气排便后好转,排黄色稀糊便5-6次/日,无脓血。
高热42℃,无畏寒、寒战。CT:双侧胸腔积液、肝大、重度脂肪肝、肠道不全梗阻可能
院外考虑原发病活动,感染不除外,抗感染、短暂降温、中药治疗出现全身散在出血点,以膝关节伸面、双上肢、双肩部皮肤为著。咳嗽、咳痰,为黄绿色浓痰,量多,一般情况恶化,收住协和。
诊断:
IBD
中度贫血
不完全性肠梗阻
重度营养不良
低白蛋白血症
急性肝损伤原因待查
肝内胆汁淤积
凝血功能障碍
医院获得性肺炎可能性大



恶化,ct示隔下游离气体,出现端坐呼吸,紧急手术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因痰堵窒息入icu


长期卧床导致血栓形成

重度营养不良,反复感染,负氮平衡---给予生长激素治疗,纠正负氮平衡,同时检测血糖,防止血糖guo'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