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估值方法梳理

2020-11-01 11:38 作者:价投韭菜  | 我要投稿

目录

一、市盈率 PK 利润增长率

二、按破产估值

三、市销率

经验:

四、现金流贴现法

价值评估,看:一个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总和

评估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确定增长率。 

2.确定贴现率。

3、当前的自由现金流量。

免责声明

以下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分享与交流,属于个人观点,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仅供参考学习,请勿以此为依据进行股票交易。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大家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请勿盲目模仿。
 

一、市盈率 PK 利润增长率

净收益率

净资产回报率

高利润率:利润 5年的平均表现

净利率平均增长率

销售毛利率
场景: 适合经营比较稳定的公司

对于成熟期的企业,通常使用市盈率(PE)来估值

二、按破产估值

(流动资产-总负债)/总股本

场景:适合市盈率很低,或亏损的公司

三、市销率

市销率( Price-to-sales,PS), PS = 总市值 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或者 PS=股价 除以每股销售额。市销率越低,说明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越大。

场景:

对于尚未盈利的高成长性企业,则使用市销率(PS)来估值更为可靠。

注意:

主要适用于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服务类企业,或者销售成本率趋同的传统行业的企业。

利用市销率的方法选中了备选股票后,不等于这些股票都值得买,它离最终确定其为投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投资者还要考察备选股票的其它情况,如公司是否具备从困境中走出的可能,可能性有多大?公司采取了什么新的措施?行业出现了什么新的转折等等。

用途:

剔除那些市盈率很低但主营业务没有核心竞争力而主要是依靠非经营性损益而增加利润的股票(上市公司)

有助于考察公司收益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能有效把握其收益的质量水平

好处:

对于亏损企业和资不抵债的企业,也可以计算出一个有意义的价值乘数

不容易被操纵;

坏处:

(1)不能反映成本的变化,而成本是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和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2)只能用于同行业对比,不同行业的市销率对比没有意义;

(3)上市公司关联销售较多,该指标也不能剔除关联销售的影响。

例如:

2005年的格力,销售收入182亿,利润5亿。市值46亿。市盈率大概9倍。但是市销率0.25.

现在格力已经收入2000亿,市值3500亿,利润近300亿,虽然也是10倍市盈率多点,但是市销率已经1.75。

显然格力虽然现在利润率高,赚钱能力强,但是最好的买点,仍然是2005年,因为当时的相对很高的主营业务收入有望未来转化为强大的报表利润。2005年到今天,格力市值增长近百倍。

例子:

比知两个企业拥有同样的1亿净利润且市盈率都足25,则两个企业的市值都足25亿。假设其中一个企业的净利润率为10%,那么它的市销率约为2.5倍(25亿市值//10亿的悄售额);另一个企业的净利润率如果为33%,那么它的市销率扰是8.3倍(25亿市值/3亿销售额)。两个企业其有完全一样的市值规模,完全一样的当期净利润额,只是由于净利润率的差别而出现市销率的大幅差异。这就是生意特性的天然差别所造成的,显然不能就此利断8倍市销率的公司太贵了,2.5倍的那个被低估了。只有同样生意特性和同行业间的这种比较,才有一定意义。

而市销率很低的企业,特别是对已经占有了强大市场地位和巨大销售额基数的公司而言,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其净利润率的变化趋势。因为一旦其原本很低的净利润率发生向上的拐点

经验:

市销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很多公司在市盈率10倍附近,如果市销率比较低,也是理想的投资对象。

不好的投资: 市盈率低 , 同时市销率很高

这里有个误区,市销率不是越低越好,越低说明获利能力差,其成长性也越差,钢铁股就是很好的例子!

市销率只有在营收足够大的时候才能拿来用,中小创还有很大一部分沪市股根本用不了,还是得看市盈率
市销率在这个时刻的“历史比较(即与以往的历史市销率的比较)”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当然前提是这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经营格局足够强劲还能“活着’挺过低谷

四、现金流贴现法

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扣除所有开支以后,可以自由支配的钱(比如,向所有权利者支付现金之前剩余的现金流量。) 

个人的自由现金流 = 一个人的储蓄,税后工资扣除房贷、生活费用等各种开支以后,剩下的;

理解:

但是未来的钱不等于现在的钱,未来的钱需要耐心等待,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能不能把这些钱拿到手里,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在给企业估值的时候,需要把未来的这些现金流打一个折扣,折算到当期,也就是折算到现在来,这个折扣率就叫贴现率。那些不确定性大的现金流折扣就大,反之折扣就小。

把所有折现的这些现金流加起来,就得到了公司的估值,所以这就叫做现金流贴现法。

威廉姆斯写了一篇论文,叫《价值投资理论》。他提出,股票也是一个商品,它是具有内在价值的,而这个内在价值就是一个企业未来能够创造的现金流折现回来的总和,它代表的就是一个企业能够替股东创造的价值。

价值评估,看:一个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总和

百度百科定义:

 

评估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       预测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

2)       确定公司的连续价值;

3)       确定一个合理的贴现率;

4)       以该贴现率计算出公司的价值。

具体操作:

1.确定增长率。 

1)未来10年的增长率: 可以参考前面几年的平均增长率,然后给出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

2)一个是10年之后的增长率=永续增长率

2.确定贴现率。

长期国债利率、也有说短期国债利率、整个市场的平均回报率。许多投资人喜欢使用10%-15%区间折现率

ps:其实市盈率估值法的本质就是永续零增长的贴现模型.对于正常盈利的公司而言,折现率的倒数基本就是市盈率倍数

折现率=机会成本+风险溢价,其中的机会成本通常考虑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及银行贷款利率两个无风险利率。处于成熟期且盈利稳定的企业,我们可以预期公司现金流风险溢价比较低,反之则比较高

3、当前的自由现金流量。

衡量企业实际持有的能够回报股东的现金。公司获取的将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而"自由"并不是现金流丰富则公司可以偿还债务、开发新产品、回购股票、增加股息支付所说的那个现金流。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可简单地表述为“利润+折旧摊销-投资”。

百度百科:

科普兰教授(1990)更是比较详尽地阐述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即将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营业利润扣除实付所得税税金之后的数额)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和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它是公司所产生的税后现金流量总额,可以提供给公司资本的所有供应者,包括债权人和股东。”

FCF【自由现金流量EBIT【息税前利润】 -Taxation【税款+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折旧和摊销】- 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营运资本变动】- Capital expenditure【资本支出】

第一种是最简单的:

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资本开支

逻辑简单,资本开支就是花在长期投资以及维持当前生产或推动生产所要完成的长期投资。

第二种又称股东盈余:

自由现金流=净利润+折旧+摊销-资本支出-资本运营增加

4、公式计算

F: 当前的自由现金流量

P:未来10年的增长率

l:永续增长率

r:贴现率 


局限性:

贴现率的计算也很复杂,因为它反映的是企业的风险。而企业的风险,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会随着企业的经营、行业的变化、负债率等很多因素变化。只要贴现率略略发生一点变化,整个的估值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果增长率和贴现率估算得不准的话,那你的估值自然也不会特别准确

陷人财务困难状态的公司

拥有未被利用资产的公司

拥有未利用专利或产品选择权的公司

 

好处:

1、不容易人为操纵。自由现金流量则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认准的是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一切调节利润的手法都对它毫无影响。它只计算营业利润而将非经常性收益剔除在外,反映了企业实际节余和可动用的资金,不受会计方法的影响。所以自由现金流量弥补利润等指标在反映公司真实盈利能力上的缺陷,是企业在扣除了所有经营成本和当年投资之后剩下来的现金利润。这些利润可以以真金白银的形式全部分配给企业的投资者,包括股权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

2、利于股权投资。自由现金流量指的就是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这部分由企业核心收益产生的现金流量自由地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红利,是投资收益的客观衡量依据,消除了可能存在的水分,反映了企业的真实价值。

例子:

https://www.jianshu.com/p/aba824331a14


估值方法梳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