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读完全部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一日一题】一月十五日
一月十五日:《论语》的文学特色是什么?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并编纂而成。它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用形象隽永的语言表述思想与哲理,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学主要的形式。 从文学角度看,孔子在文艺上提出了新的看法,如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阳货》)。也即是说,文学除了对社会和政治的教化作用之外,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知识。《论语》 篇幅简短,每章大约二三十字,百字以上的很少。形式或为问答,或为独白,作为语录看,又是一种典范。说理论点明确,大半不提论据,还属于理论文的萌芽状态,但它传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意义深刻,生动含蓄,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对后代的文学影响也很大。 《论语》以孔子为中心,以所定的一群人物来衬托孔子的思想和人格,同时通过对话显示这些人物各自的性格,抓住他们的特点,以很少的笔墨写出,却能是孔子和他的门生弟子的音容笑貌,在人的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论语》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色。如单记孔子和他的门生弟子的言辞,也有些形象性的语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影也”(《子罕》), 这不仅是颂扬了松柏坚贞不拔的性格;“子在川上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也不仅是对流水奔逝的感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这更有力地突出坚强之志。 《论语》的口语化, 亦庄亦谐,富于启发性的地方不少。如孔子对季路问鬼神一章,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长者风度(《先进》);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写出子路等四人谈话的神态,维妙维肖,并刻画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先进》), 耐人寻味。总之,《论语》 一书,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准确,一些格言式的表达哲学理论的语句,有的也有着丰富的文学意味,这正是《论语》语言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每日诗歌拓展: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元·汤式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 一夜梦难成, 三处愁相并。 【解析】 这首小令表达思乡之情,实际上蕴含了对自身命运不济的感叹。人在不顺畅时,思乡之情往往会更加强烈。汤式仕途不顺,落魄于江湖间,因而感慨颇为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