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升即走,论文工厂,低薪996,青椒正在逃离科研圈?

2022-04-26 19:29 作者:酸谈讲科研  | 我要投稿

近日,因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硕士生郝治伟近日受到关注。

虽然他并非名校出身,但不俗的科研成绩依旧引得网友连连称赞。大家都知道发Nature意味着博士保底,他将来去很多地方都有可能直升副教授甚至教授了。
然而,正当人们感叹一颗学术新星冉冉升起时,却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该学术新星毕业后,逃离科研圈,回宿州老家做基层公务员了
有人为他的选择感到可惜和不解,更多科研人换位思考后,觉得他的选择理所当然:科研不易,一战封神,见好就收
实际上,在内卷的科研圈,近年来逃离的人越来越多,逃离科研圈考公似乎是他们的首选,更有高校毕业生直接去往一线生产操作间。
前段时间,河南中烟的一份招聘拟录用名单就显示,在「一线生产操作岗」录取的135人中,不乏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其中硕士学历共41人,高达录取总人数的30%

依然有很多科研人抱着理想化的态度觉得,硕博生读完最好的选择是去高校教书搞科。然而,现实是能够最后坚持下来的人是凤毛麟角。
高校科研这条路能从很多青椒的分享中看出并不容易:教学任务重,科研指标多,薪资不理想,非升即走,末尾淘汰等现状,可以说大写加粗的残酷和艰难
对大部分的青椒而言,低收入是限制他们成长的一个主要瓶颈。
2011年,就有项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收入普遍不高,81.9%的青年教师年收入10万元以下,特别是34.6%的青年教师年收入6万元以下
刚刚毕业进入高校的青椒收入则更少,甚至,不乏以“啃老”养活科研梦想的人。

当他们和同时期毕业去企业就业或是转行另起炉灶的同学相比,也就是说,当他们在排队等聘副高24小时值班,周末门诊时,别人有可能在这段时间,搞投资,实现了财务自由,收入和心理落差就立马出来了。
青椒和职位较高的学校内部同事相比,收入差距甚至也高达数十倍左右
你会问,青椒的收入还包括职务工资、课题经费呢?可是这些经济收入与他们大多无缘。由于职称偏低,职务工资低得可怜,申请课题则“僧多粥少”,中标率太低。
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样会为居高不下的房价发愁,尤其是生活在一线城市且家庭条件有限的青椒。
尽管,他是一个在学校尽职尽责,一个优秀的科技研究人员,他一样会像大家一样在高房价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
除住房以外,还要养家糊口,在高消费时代下,他们经济状况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了。
虽然,算不上低收入群体,但比起青椒那么多年求学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而言,回报确实低了。所以,收入低也劝退了一批人
你以为,对于这群追求精神生活的高知群体而言,大学讲师的职位安稳且体面,他们会很有身份认同感?他们常常自称学术搬砖工。

针对他们的自我认知,有一项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84.5%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总之,就“权力”而言,他们不能和进入官场的青年人相比,就“钱多”而言,他们更无法和年轻的商界精英相提并论
只要能进入大学搞科研,相对低的收入和相对低的自我认知,对于热爱科研的青椒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教学任务重,科研指标多,又困住了他们
如你所见,他们在学校既要完成随时会空降的教学任务,又要参与科研考核。
这些指标包括:本科生教学、带研究生、发表论著、主持课题、到校经费、获奖获证和获政府批示的数量,有些指标高得离谱,如一学年450时以上标准学时,一年三篇论文一篇SCI、SSCI、A&HCI或CSSCI,三年一本书等等。
这些硬性指标落到他们身上,就演变成996现场,结果就是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科研。
满怀热情进入高校搞科研,谁曾想变成西西弗斯,不断推着上山掉下里的不相关科研任务。

身为青椒,实属不易,年纪轻轻就已经担负着培养人才和科研双重任务。
但这些都打不倒他们,毕竟,科研生涯就前期就是要吃苦耐劳、历经磨练,总有熬过去的一天吧。
他们最怕的是“非升即走”(飞升疾走),虽然这可以鼓励他们的保持科研热情,但也意味着6年之内发不了文,达不到科研指标就会被迫出局

每年国自然放榜或是论文落榜时刻,就会有新一批青椒开始认真考虑去还是留的问题。
正如他们所说:“其他人都在大浪里,往前拼命游泳,我在岸上也很难躺下来。”
躺下是不可能躺下的了,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水里的科研人,都要常年保持进击状态。
这一次,解螺旋想免费送你一套3本可实操也可实战的科研书籍,以帮助大家在科研路上走得更轻松!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导与技巧》



第一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导与技巧

先跟大家隆重介绍下这本书的作者,徐长庆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全国优秀教师。
曾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脏病理生理研究室主任。
他曾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累计中标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基金申请人和20余年的评审专家,基金申请方面丰富的经验不言而喻。
他在科学网发表了30余篇有关基金申请的博文和帖子(包括《标书歌》和作者的申请书,访问量超过34万人次),上传的4份标书被下载超过3.6万人次
应邀到全国20多个大学和医院做基金申请辅导讲座,深受读者和听众的欢迎和好评,被大家戏称为“标书哥”


【标书歌】助力秒get知识要点


“标书哥”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基金申请须知(总体原则、类别、流程、评审阶段、形式审查不合格常见原因、申请须知、评审要求、评审三要素等)
在此基础上,他还根据多年基金申请和评审的经验,以诗歌形式《标书歌》)对基金申请的撰写要点、注意事项和技巧进行了生动的阐述,有趣又好记,简直溜到飞起~


经典案例分析法提高标书质量


作者对申请书涉及的每段内容加以具体解析,尤其对诸如基金申请须知,如何撰写申请书的题目、关键词、摘要、技术路线、关键问题、创新和特色等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


深度刨析反面教材绕开弯路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徐长庆教授敢于自我剖析,书中展示了他的3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成功、失败和B类上会但最终落选的申请书各1)和专家评审意见及自我反省情况,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帮助读者少走弯路。
本书将为以下三类人雪中送炭:初出茅庐的医学科研小白屡投不中的落榜科研人未写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青椒


2


《奈特解剖涂色书》



下面要送大家的是医学人必备的《奈特解剖涂色书》
这本书妙在你可以在书里自由涂色,一边涂色减压,一边学习人体解剖学,体验超带感,甚至可以领回家珍藏或送朋友。


解剖图谱与涂色书完美结合


这本书以著名的《奈特人体解剖学图谱》为基础,奈特图谱风靡全球,被翻译成16种文字,为全球数百万学生展示了人体解剖结构。


囊括解剖学要点和临床相关记忆点


《奈特解剖涂色书》按身体的系统介绍了人体解剖学,在每一幅涂色图中均强调了最重要的结构。书中的涂色练习、标注、基本知识要点和表格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这些精心筛选的解剖图在解剖学和功能上的重要性。



艺术感与专业性完美平衡


和一般的人体解剖学书籍不同,你可以用自由涂色的方式,探索人体结构,利用每一幅图,增强学习乐趣。
适宜人群:医学科研人任何行业任何年龄段的学生


3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基础与拓展》



下面为大家准备的是医学生必肝读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基础与拓展》你将通过作者的精彩教学,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从而具备独立开展相关分子生物学课题研究的能力。


深重视基础实验技能


分子生物学技术种类繁多,发展迅速,掌握全部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所有高深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都是从最基础的实验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因此,只有掌握好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阶更精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手把手教你做基础实验,进阶高级实验


本书作者团队,皆有丰富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和科研背景。
在多年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10个最常用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一个综合实验(基础篇)和10个高级实验(拓展篇)


开启分子生物学课题研究力


通过对这些实验的操作和掌握,你将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从而具备独立开展相关分子生物学课题研究的能力,更助于我们理解、适应乃至当下的生物技术变革。
适宜人群:大学阶段生物学各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教学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相关医药领域研发人员


领取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科研书周周送,回复关键词:777

3选1,我们承诺0元包邮哦~

非升即走,论文工厂,低薪996,青椒正在逃离科研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