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长安三万里》 ,我不想握手了!
年轻人初入职场遭受的第一顿的毒打,往往来自于礼仪上的挑剔——“见了客户要主动鞠躬”,“你怎么能比领导先伸手呢”,“握个手怎么这么重”,“和女士握手距离太近啦”。烦人,又是想辞职的一天!
握手,这种传承至西方的社交礼仪,在中国,总是有各种各样不便利的应用场景,比如过多的肢体接触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甚至不卫生;比如异性之间握手往往比较尴尬;比如社恐被排除在了社交礼仪之外;比如不适用于送别、感谢等多个场景。
当然,最令人无法接受的是,中国堂堂礼仪之邦,连一套成型的商业礼仪都要遵循西方,隔壁阿三都开始推广自己的“合十礼”了。
那,有没有一种礼节,没有肢体接触,没有男女老幼尊贵卑贱的区别,适用于大多数场景,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中国人的礼仪习惯。看过《长安三万里》后,我感觉有了答案——叉手礼。
看这帅气的叉手礼,同样的礼节,男人行起来庄重,女人行起来秀雅,黄口小儿行起来乖巧伶俐,李白行起来洒脱俊逸,高适行起来秉节持重,官家行起来雍容华贵,小民行起来不卑不亢。最难得的是叉手礼行起来简单通俗,明白易懂,即使是对叉手礼不甚了解,只要是中国人,其中的含义也一望而知。最关键的是,这个承载了几千文化的礼节,做起来也泰裤辣!!!
叉手礼的行礼方式: 宋《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