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拉斯韦尔理论(5W理论)——传播学理论
当我们写作学术论文的时候,引入并使用理论有两大好处。
其一,理论毕竟是做学术的人提炼出来的,并且也是得到至少一定范围的人的认可的。那么它就必然会有它价值性的一面。有些理论看似繁琐又佶屈聱牙,但是,在将理论运用到问题分析中,它就会展现出理论该有的魅力——它会有一定的普适性。而不会像非理论那样,智能具体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分析。
其二,某个理论在运用的时候,必然有它优势的地方。例如当我们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时,出于个人的本能或者随想,可能只能从某一两个或者几个相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论的使用,可以让你比较全局地、多角度地,甚至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而这,远比我们自己思考问题要好很多。
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人想问题会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特别明显时,我们可能说这个人比价极端,想问题容易钻牛角尖。而理论,则是相当于一个睿智的老人,他能帮你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只停留在一个极端里。这样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就会比较全面,或者更具有逻辑性。(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
学术论文写作中,理论的运用分为两个步骤:第一,认识并了解某个理论;第二,学会使用理论进而分析具体问题。
就以5W理论为例来说,它其实可以不看做一个理论,而可以被用来看作为一个方法。
理论阐述
该理论是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也叫拉斯韦尔理论。5W分别代表了五个英文字母开头的问题,分别是What, Who, Where, When, Why(什么,谁,哪里,何时,为什么),而H则代表How(如何)。
这5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传播过程的五个环节。
1. 传播者:控制分析。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也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 他们被称为“ 把关人 ”,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把关”。
2. 信息:内容分析。内容是传播的中心,又可分为内容和传播方式两个部分。
3. 媒介:媒介分析。传播学意义中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
4. 接收者:受众分析。受众也是这一过程的重要部分。一般对受众的分析会集中在受众特点,行为动机,社会影响和意义方面。
5. 传播效果:效果分析。也就是对个人、对群体、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效果。这一过程是整个传播过程中时间最长、意义最大的一个环节。
了解这几个部分是比较容易的。那当我们知道了这个理论的概念和含义以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利用这一方法,或者说利用这一理论“视角”去分析具体问题。
将一个理论概念吸收了以后,使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就是学术论文写作的重中之重。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用理论,这就是用理论。比如我们分析某一出圈短视频,没有理论的分析比较干瘪,可能我们只能说出,这个短视频影响了年轻人的价值观,带坏了社会风气等等。
但当我们学习了5W理论,我们就可以分别从该短视频的传播过程的5个环节逐一对其进行分析。比如对视频信息的接收者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分析,喜欢观看这类短视频的人群具有哪些特质,他们看了这类短视频以后会对他们的日常行为产生什么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等等。
也就是说,学术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它是我们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的各个位置上,我们拿上放大镜,拿上望远镜,来讲讲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果扔掉这个理论,扔掉这个框架来写学术论文,就是王婆碎碎念了,很难有章法有逻辑。
学术思路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