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伦:话说福善的历史渊源 坟山咀坟山嘴从善场
富顺西边与南溪县、宜宾县接壤,三县之交有一个乡村聚落名“坟山嘴场”。由于这里远离三县县治,往往藏垢纳污、匪盗猖獗,老百姓常常“夜不安枕”。同治九年(1870),经四川总督吴棠批准,同意在该场设立绿营兵的基层单位“汛”,并配备把总1员、兵丁30名,其主要任务就是防盗捕贼,以保一方平安。按照商定协议,“三县令每月会哨一次”,同时将“坟山嘴场”更名为“从善场(今富顺县福善镇)”,似有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之意,官府用心实在良苦。同年十月二十六日,驻军营房破土动工,但直到同治十年(1871)五月仍未竣工。新任知县吴鼎立获知此事,感叹“此守土责也”,于是“锐意筹款,刻期三月而汛署始成”。紧接着,吴知县积极主动地牵头为驻军官兵筹措钱粮,其中,宜宾、南溪两县共派钱二十二千,而富顺县单独筹款三十七千,分担经费超过六成。为强化协防和发挥驻军的最大作用,吴知县又将观音桥、新场、李家桥三场划归从善汛管辖,为当地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吴知县在其《从善汛记》中这样记述:“天下之治乱,自一邑始。一邑之治乱,自一乡之善不善始。夫人性皆善,而有善不善者,亦视乎所从以为断。若富邑之从善汛,其明征也。”看得出,吴知县对从善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同治《富顺县志》载“从善汛图考”骇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