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中的华夏史(七)——五代十国

唐末,黄巢大起义,撼动了李唐王朝的统治根基。加上,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黄巢之乱虽被评定,但大唐随之也寿终正寝。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即东晋十六国后,再次处于混乱状态。

传说:
黄巢造反,将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阎王为造生死簿,夜间也要加班加点。灯油不足,命两鬼差往祥梅寺,偷取佛前之灯油,不幸被寺僧了空和尚抓获。鬼差道出原委,并告诉了空,他将是被杀的第一人。
了空十分害怕,却正逢黄巢等人来到祥梅寺。了空求其不要杀自己,黄巢允诺绝不杀他。
黄巢在庙内得到玄女娘娘赠送混唐剑,便在院里挑选了一棵大树试剑。一剑下去,树断为两节,一颗和尚的人头也随之落地。原来了空和尚不放心,依据惧怕黄巢,就躲在这颗空心树内。黄巢一声慨叹,天意不可违!
正所谓“剑杀八百万,在树难逃”。

京剧传统剧目“祥梅寺”就讲述了这段故事,黄巢斩僧祭旗后,就势起兵。
黄巢杀人太多,血流成河,不得人心。针对此事,又有一传说:
目莲僧去地狱救母时,不甚将八百万恶鬼一同放出。人间正值李唐王朝,八百万冤魂到了人间化作酷吏、唐兵,乱国祸民。目莲僧惹下大祸,无法收拾,阎王找到了目莲的师父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因无人可派,就派出了坐骑九丑星谛听兽降世,去收回八百万恶鬼。而黄巢就是谛听兽转世,一出生相貌就极其丑陋:身长二尺,面似喋血,一脸金钱癣,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左臂生肉滕蛇一条,右臂生肉隋球一个,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家里本不想要,但黄父梦见“黄龙入家”,认定此子长大必有一番作为,因此起名黄巢,字巨天。

黄巢模样虽丑,却是文采非凡。八岁时,黄巢因赋菊花诗被隐居在龙潭寺的北枪王张处让(晚唐五老之一)收为徒弟,学会罗家枪,十九岁已威震山东。后来武科场打败朱温等一众好汉,夺得魁首。但因相貌丑陋,僖宗不喜,被赶出科场,永不录用。这才题反诗,杀僧起义。陆陆续续将参加武科的众好汉一一纳入麾下。黄巢的五虎大将: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赛瘟神朱温、张归霸。
可惜,黄巢遇到了十三太保李存孝,既生巢何生孝?!
民间传说:南天门口的有一尊石狮子,按照玉皇大帝的旨意,将一只犯了错的黄雀,压在身下。魏征梦斩老龙,唐王游地府又闹到天宫,路过南天门,向石狮子施了一礼。石狮急忙起身还礼,一不小心,把黄雀放跑了。
这黄雀下凡成为“杀人魔王”大齐国君黄巢,石狮子被贬下凡捉拿黄雀,弥补所犯过失。这才有了“石人之子”李存孝出世。他天生神力,五岁时在其父"石头将军"脚下挖出天书,练就了一身神功。长大后,扶保大唐,剿灭黄巢叛军。黄巢死后,李存孝完成任务,回归天庭交差。

评书中则是李存孝拜银枪老祖澹台誉为师学艺。澹台誉为晚唐五老之首,是北枪王张处让的师兄,两人同在越国公罗谏门下,学习献把梅花枪。与大刀李克用、罗家枪罗弘信、枪仙郭瑞夫(汾阳王郭子仪后人)并称晚唐五老。

澹台誉教给李存孝三十六路霸王槊,并禹王神槊传给李存孝,让其辅助好友李克用,扶保大唐江山。禹王槊共分四种,其形由一只手来变化,分别是“指、掌、拳、横”,借以谐音“执掌权衡”。十三太保李存孝用的是“指”,又叫毕燕挝。
李存孝一出世就无人能敌,接连打败黄巢的五虎上将。一直未逢对手的大齐皇帝黄巢,也败于其手下,兵败后自刎而亡。李存孝乃剿灭黄巢叛军,恢复大唐的第一功臣,被封为护国勇南公、天下恒勇无敌将。

李存孝曾在黄河边,两胜铁枪大将王彦章,自此王彦章立誓:有李存孝在,自己永不出头。李存孝死后,王彦章二次出山,再无人能与其匹敌。
有“天下第一枪”之称的白马银枪高思继为朋友赫连铎(晚唐六友之一)出头,却被李存孝轻松捉住,很快与李存孝成了至交好友。火塘寨的火山王杨衮乃是高思继的师弟,两人皆师从“金枪老祖”夏鲁奇,学的是北霸六合枪。杨衮年轻时气盛,去找李存孝较量,也被生擒活捉。此外,正宗罗家枪法的传人罗弘信与罗兆威两父子,也皆败在李存孝手下。

但顶天立地的残唐第一大英雄,却被小人暗算。康君利、李存信两人诬蔑其谋反,并假传晋王李克用旨意,将李存孝五牛分尸。
神话传说:李存孝乃石将军之子,铁石星君下凡。五头牛亦无法撼动其分毫。此时,空中就出现一个金甲神人,告知李存孝:你乃天上的铁石精下凡,目前已经功行圆满,现吾奉玉帝旨意,来带你回天庭归神位。
李存孝听后,随即放弃了挣扎,让康君利等人挑断自己的手足之筋,这才殒命归位。

失去了李存孝,李克用的势力大幅度削弱。梁王朱温势力越发强大,率先称帝,国号为“梁”。李唐灭亡,历史正式进入了五代十国这段混乱时期。
五代: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后梁——朱温所建
朱温一代枭雄,惯使一把锯齿飞廉大砍刀,早年在武科场上也是连败数名好汉,直到遇到黄巢,被其轻易打败。
他长相丑陋,貌似猪头,为人奸诈,人送外号赛瘟神。后投入黄巢帐下,成为了五虎将之一。

黄巢带兵攻战长安,僖宗仓皇逃走。朱温带人清洗宫苑时,发现了御妹玉銮英公主,便隐瞒不报,金屋藏娇,强行成了唐僖宗的御妹夫。朱温知道黄巢心狠手辣,怕事情泄露遭其毒手。在公主的劝说下,背叛了黄巢,投降了大唐,被封为汴梁节度使,成为了大唐驸马,僖宗赐其玉带。
雅观楼内,朱温与李克用争各路夺勤王大军的指挥权,两人对赌哪方能活捉黄巢大将孟绝海,谁为总指挥。朱温耍心眼,点指李克用座下瘦小枯干的李存孝,限其一个时辰之内生擒孟绝海。

朱温可看走了眼,十三太保李存孝乃是恒勇无敌将,一个照面走马活捉孟绝海,将其夹在腋下,赶回雅观楼。李存孝力气太大了,孟绝海被活活夹死。朱温两眼一转,耍赖据不认输,必须生擒活捉才算。
李存孝大怒,一把扯下朱温的玉带,将其举过头顶,狠狠地掼了出去。也是朱温命不该绝,跌落池塘,逃过一劫,灰溜溜的逃走。
从此之后,朱温与李克用成了死对头,但独独惧怕十三太保李存孝。

剿灭黄巢后,虽名义上回归李唐天下,但诸侯林立。奸相田令孜审时度势,害死僖宗,将传国玉玺献予朱温。于是朱温称帝,建立“大梁”。与晋王李克用多番交战,但都铩羽而归。
李存孝死后,铁枪大将王彦章二次出山,投靠大梁,成为朱温手下大将。鸡宝山下,连挑唐营三十六员大将,一时间,无人能敌。

其弟王彦龙也杀了八家太保,并一路追杀晋王李克用。十三太保李存孝突然显灵,吓死王彦龙,救下李克用。
为了对付王彦章,采用激将法请来白马银枪高思继。两位大将打斗一整天不分胜负,最终王彦章一招回马枪,枪挑高思继。这才引来了高思继之子高行周,与高思继的师弟火塘寨杨衮前来报仇。上演了一出“五龙二虎斗彦章”的好戏。

五龙:大太保李嗣源、三太保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此五人皆登基做过皇帝。二虎为两员虎将,其一乃是为父报仇的东平王高行周(高老鹞子),另一位则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杨家将第一代,与刘知远八拜结交的火山王杨衮,他是高思继的师弟,与侄子高行周年纪相仿,一道阵前报仇。
另一说乃是史敬思之子史建塘。昔日朱温设下鸿门宴请李克用赴会,史敬思一杆暴雨梨花枪,盘肠大战太平桥,才保李克用逃出升天。老子英雄儿好汉,史建塘出世时,与王彦章大战,曾使巧招一枪杆将其打吐血。
此番大战,王彦章知大势已去,拒不投降,自刎而亡。
又正逢后院起火,梁帝朱温爬灰,被亲儿子所杀。其弟见哥哥杀了父亲,又杀了其兄,继位当了皇帝。但梁被唐所灭,李存勖成了后唐庄宗。

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建,后被李嗣源所替代
李存勖乃晋王李克用亲生儿子,李克用死前给他三支箭,代表“三大恨”:1.朱温与其有不共戴天之仇;2.燕王刘仁恭是其所立,但背叛了自己;3.曾与契丹耶律阿保机约为兄弟,也遭背叛自己,与朱温联合在一起。
庄宗每次出战都要请出三支箭,晋王遗恨一刻不敢忘记。最终消灭了刘仁恭,打败了契丹,灭亡了朱温的大梁。
此时,李克用家族不姓李,因为其父有功,被皇帝赐姓李。因此,李克用与李存勖一脉,本不是李唐王朝的血统了,虽国号依旧为“唐”,后代为了进行区分,史称“后唐”。
为父报仇雪恨之后,庄宗如释重负,彻底马放南山,开始享受皇帝生活。他喜好戏曲艺术,宠信伶人,荒废朝政。诸侯叛乱,刀兵四起,自己落荒而逃,最终被伶人所杀。大太保李嗣源收拾残局,自己做了皇帝,成为后唐明宗。
后晋——儿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本是李嗣源的女婿,因拥立有功,逐渐掌握军权。后唐明宗之后,继位的几位小皇帝都不中用,石敬瑭瞅准时机,取而代之,趁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石敬瑭的实力本不够反唐,为了得到契丹的支持,他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并年年纳贡、岁岁称臣。最无耻的是,他奉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是历史上臭名远扬的“儿皇帝”。
后汉——刘知远
石敬瑭死后,其继任者拒绝再侍奉契丹,结果被契丹人抓回北国,后晋被灭。刘知远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后周——郭威
刘知远死后,其子刘承佑登记,奸相苏逢吉把持朝政,但兵权却落到其死对头郭威手中。苏逢吉架空黄口小儿糊涂皇帝,铲除异己,最终将刀伸向了郭威,其家人全部被害。郭威举起“清君侧”的大旗,起兵反汉。在澶州“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国号为“周”,史称“后周”。最后灭汉,报得大仇。

从后周取代后汉开始,残唐五代演义的故事基本完毕。后面则是“飞龙全传”、“赵匡胤演义”等,主要讲宋太祖赵匡胤的创立大宋朝的故事。其中清代创作飞龙全传,充满了不少神魔元素。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就天降异象,一生戎马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总能化险为夷。三弟郑恩郑子明,除了天生神力,还拥有一对神眼,能够窥破一切邪术妖端,破除一切妖术。
书胆赵匡胤凭借“亮银盘龙棍”,纵横疆场,成为后周皇帝郭威手下一员大将。他与柴荣、郑恩黄土岗结拜。郭威死后,将皇位传给侄子柴荣(后周世宗),赵匡胤成为殿前都点检兵马大元帅。兄弟三人一起与刘崇创立的北汉作战。
北汉——侄皇帝刘崇
刘崇本是刘知远的弟弟,见郭威灭汉,侄子后汉隐帝被杀,便在太原继位,史称“北汉”,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偏居一方的十国之一。
北汉实力无法与后周抗衡,刘崇学习石敬瑭,向辽国(原契丹)称臣,奉辽国小皇帝为叔父,成为了“侄皇帝”。背靠着"慈父"大辽国的支持,北汉多次与后周开展,企图夺回中原故土。

刘崇死后儿子继位,也许是有后晋的前车之鉴,新皇帝不敢造次,奉大辽皇帝为父,自己做起了“儿皇帝”。
在评书中北汉可是好汉频出,有十二家令公,其中火山王杨衮与他的七郎八子(杨家将)、呼延赞(呼家将),都十分厉害,但北汉不得人心,诸将都归降了赵匡胤。
大哥柴荣御死后,留下孤儿寡母。赵匡胤“陈桥兵变”,也学郭威来个黄袍加身,创建了大宋。他感念君臣、兄弟之情,善待柴家子孙,让其永享富贵。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手里就握有宋太祖所赐免死金牌。
宋太祖赵匡胤平南陈,灭北汉,统一中原,与北方大辽国对峙。五代十国结束,迎来了风雨飘摇的赵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