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章
六司掌事之间向来同气连枝,付司珍难得遇到了一位极有天赋的人,自然是要同其他五思掌事说上一番的。几位掌事之间关系密切,这么多年的相处早就是一家人了。
她们想着能被付司珍看上的人定是不一般,若是那人有意,便将她们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也并无不可。如此,待她们百年之后还有人能继承她们的衣钵,这样便是最好了。
因此便有了六司掌事一齐到栖梧宫请愿要人的壮观场面。
白珊珊自嫁入宫中不过月余,平日里除了处理宫中事务以外,甚为低调。底下那些不了解情况的宫人们还以为六司掌事对这位王后心生不满,一齐上阵要去找人家理论呢。
这位新娘娘他们是不太了解的,但是六司掌事可是门儿清。特别是那位付司珍,那可是位不好惹的主。宫人们的臆断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离谱。大家都在为白珊珊捏一把汗,最后成功传到了国主的耳朵里。
司马玉龙对此倒不觉奇怪,此事只有他和白珊珊以及太后三人知晓。况且他已将此事全权交由白珊珊处理,她的能力他是绝对相信的,所以对于此等传言自然也没有放在心上。不过还是好奇究竟发生了何事,一下早朝就去找白珊珊了。
白珊珊刚送走掌事们,司马玉龙紧接着就到了。不想也知道定是因为此事才来的,只是没想到这消息竟然这么快就传到前朝了。这王宫还是太小了。
白珊珊依礼拜见了司马玉龙,刚俯下身就被司马玉龙抬手接住,“你我之间无需这些虚礼。”
“你快同我说说你与六司掌事发生了何事?”
白珊珊闻言嘴角轻扬,屏退左右,将方才的事情与司马玉龙细细道来。
——回忆——
“臣司宝司掌事付兰溪携六司拜见王后娘娘。”
“六位掌事快快请起,不知今日六位掌事一同来我这栖梧宫所谓何事啊?”
“回禀王后,我等也不愿兜圈子,就直说了。”
“我们想向您要一个人。”
“哦?不知是何人?掌事又要此人做什么?”
“实不相瞒,此人名叫贾凤。日前曾到我司宝司为王后取用物。”
“我见她在锻造方面很有天赋,不忍埋没其才华,遂才唐突到此叨扰王后。”
“既如此,为何是六司掌事一起前来,不应该只付司珍一人即可吗?”
“回王后的话,我等年事已高,在这宫中也没几年可做了。我等不忍一身技艺无人继承,难得碰到一个极具天赋的人,便不想就此错过。若有人能继承我们的衣钵,就算是死也没有遗憾了。”
白珊珊听了付兰溪的话,颇为动容。他们不慕名利,只为让毕生所学后继有人。他们一生所志便是希望能将技艺发扬传承吧!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匠人,岁月的累积,国家的轮转,让这颗匠心变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掌事请在此等候片刻。”说罢,白珊珊便先行离开了。
再出现时便是那副宫女打扮,还戴着那张易容面具。
“付司珍可是在找我?”
付兰溪抬头一看,当真是那日的小宫女,可又觉得哪里不对。
为何只有她一人前来?王后去了何处?
“付司珍可是在想王后去了何处?”说罢白珊珊便撕下易容面具,以本来的面目示人。
六位掌事都被眼前这一幕震惊了,原来他们要找的人竟是王后!
“还请各位掌事见谅,我本无意隐瞒。原是想到六司中学习,但若以我现在的身份贸然前去,定会给诸位掌事造成困扰。所以才化成宫女的样子。”
“王后为何要到我六司学习?”
“我幼时随父亲在边地生活时,对锻造工艺极有兴趣。后来走过许多地方,见到了许多匠人,对他们由衷钦佩。我想若是能将这些技艺编撰成书,普及上下,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既能惠及百姓,也能流传后世,供后人参详。”
“不想王后竟有此志向,当真与我等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等对王后也是由衷地钦佩。”言及此,六位掌事便一齐向白珊珊作揖行礼,以示敬意。
“那这么说来,付司珍您是同意我到六司学习了?”
“当然!我等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协力完成王后之志向。”
“如此,白珊珊在此谢过各位掌事了。”同时还向他们行了一礼,是为学生向老师的行礼。
六位掌事见状齐声制止,“王后娘娘,您不可......”作势便要跪下。
“掌事不要推拒,诸位愿将毕生所学传授于我,是我的荣幸。您肯收下我这个不太聪明的人做学生,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如今你们是我的老师,我向你们行礼是理所应当。此刻没有王后与臣子,只有老师和学生。”
六位掌事都被这位平易近人又谦逊有礼的王后所折服,这位王后娘娘始终对他们这几个老家伙带着敬意,连称呼都不以本宫自称。如此可见其真心。
不禁赞叹楚国有这样一位贤后是国之幸事。能有这样的学生,也是他们的幸事。
白珊珊本以为要很久才能与之交心,却不想少时的一段缘分竟意外促成了今日之事。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不过,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是最大的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