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传奇》第三部 三界归心(2021修改版)第三十九章 祸福相依(上)

不好意思,最近实在太忙,更新得有些迟了。

第三十九章 祸福相依(上)
文曲星府中遇险 碧罗仙君前明誓
太白金星的话,令展昭十分费解,垂眸冥思之间,听悟空问道:“你这老官儿,有话不说清楚,卖什么关子?”
太白金星犹豫片刻,对展昭道:“陛下统御三界,最重“忠孝”二字。陛下虽不能为公主夫妇翻案,殿下的‘忠孝’之心,却未必不能成全。”
“忠孝之心?”展昭想要继续追问,太白金星却讳莫如深,不肯再多言。
一道金光流转云间,落入太微玉清宫内。悟空送展昭回到寝殿,方欲转身离去,目光扫过书案上的雕龙玉砚,发觉一只银鼻白毛老鼠正在悠然啃食砚中的麒麟香墨,一双火眼金睛,登时光芒一闪。


本欲迈步上前,忽然想到了什么,又将脚步收了回来,扯下一根猴毛,变成一枚镂雕玉牌,交给展昭道:“把它收好,日后如有危难,只要握在掌心,默念一声‘大圣’,我便会前来相助。”
望着手中的玉牌,展昭心想:“大圣与我初次相见,便对我如此关切,想必早已知道我是他的师侄!”感激地对悟空道:“多谢师叔!”
“你叫我什么?”悟空惊得双目圆瞪,连忙告诫他道:“这话可不能乱说!你我虽在佛门,但师承不同,怎么会是叔侄?”目光微微一转,认真解释道:“你是杨戬大哥的外侄,我自然要帮他保护你。”
展昭见性情率直的悟空竟不肯与他相认,想到三界之中,除了外公,几乎无人知晓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便隐约明白了悟空的难处。
黝黑的五指放下当日堂审的供词,包拯望向窗外的残月,对公孙策与张龙、赵虎道:“夜深了,你们都回房歇息去吧。”
张龙摇头道:“我们不累。”
赵虎道:“等大人回房,我们再回去!”
“不必了。”包拯道:“本府还有公事要办,有王朝、马汉守在外面就够了。”
看着叠放整齐的案卷,公孙策心中明了,包拯并非还有公务,而是诸事难解,心情沉郁,即使劝慰也是枉然,于是叹息一声,向他告退,带张龙、赵虎离开了书房。
走出院门不远,见一名熟悉的小厮端着一个铜制托盘,踩着树下细碎的月光,从对面走来。
公孙策扬手让他停住,端起盘中的米粥,闻到熟悉的补药的味道,又借着月光看了看米粥的汤色,放心地点点头,叮嘱他道:“劝大人趁热喝下,别再把粥放凉了。”
小厮躬身称“是”,便向书房走去。
从小厮手中接过粥碗,包拯虽并无食欲,却不忍辜负公孙策的苦心,于是拿起了碗中的汤匙。
不料米粥尚未入口,眼前陡然一亮,包拯抬眸看时,惊见小厮目光阴冷,高举托盘。托盘犹如一面铜镜,发出可怖的红光,仿佛顷刻之间,就能噬人魂魄。
包拯巍然起身,怒目而视,眉心上方的月牙顿时闪出一束白芒,抵住了袭来的红光。

小厮惊得一愣,却不罢手,眼中寒意更盛,红光也变得更强。
王朝、马汉发觉房中的异样,急忙冲入房门,看到这般情景,都十分震惊,正欲举刀上前,但见一轮金光从包拯左腕升起,疾速攻向小厮,重击在他胸口。随着一声惨叫,小厮喷血倒地,手中铜镜也应声碎裂,化为灰烟。
所谓“忠孝之心”,展昭固然明白,可他冥思许久,也不知究竟怎样才能救父母生还。
这时,一名神将进来拱手道:“启禀殿下,太上老君求见!”
展昭心想:“若非老君,我娘当年也不会下凡,以致连遭劫难。或许解救爹娘的办法,也要着落在老君身上。”当即吩咐神将道:“请他进来。”
太上老君手持拂尘,稳步进殿,未曾走到展昭床前,已见他迎上来道:“叩见太师父!”说着,便要下跪行礼。
太上老君轻挑白眉,含笑将他拦下,口中虽称“不敢”,却无惶恐之意。
展昭见他如此,顺势不再下跪,向他躬身一揖。
太上老君合十还礼,让展昭坐回床上,指尖轻搭他的腕脉,疼惜的目光带着几分责备道:“老臣命小错叮嘱殿下,在复原之前要好好休息,为何方才又离开寝殿?殿下可知,依照天规,储君会见朝臣,须向陛下请旨?”
展昭心想:“看来他不愿我与金星相见。”淡笑着答道:“我初返仙界,对天规尚不熟悉。”请他落座的同时,将话锋一转道:“听说,太师父已将幻真宝镜交给外公,而且帮他恢复了记忆。”
太上老君道:“陛下公正贤明、爱女情深,一旦得知真相,定会颁旨为公主平反。”不等展昭插言,接着道:“只是陛下政务繁忙,日理万机,尚未得暇处理此事。殿下不必焦急,耐心等候便是。”
虽然展昭从不奢望老君会帮他搭救父母,却没料到老君三言两语,就把他想试探的话都挡了回去。
太上老君从袍袖之中取出一物,笑容和蔼,递向他道:“殿下离开凡间之时,走得仓促,忘了带回此物。”
展昭定睛一看,竟是思恩在临别之前赠予他的半支玉簪,想到自己既已接受玉簪,便应好生保管,把它落在人间,的确有负思恩。
小顺子瞥向老君,心中暗暗抱怨:“殿下当日只剩一成精元,若非有白玉指环护体,在回天庭之前,魂魄早已消散,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玉簪?”
展昭接过玉簪,问太上老君道:“思恩与王爷夫妇如今可好?”
“他们很好。”太上老君感慨道:“思恩对殿下一往情深,然而为了照顾父母,宁愿留在凡间,当真是个孝女。”长长叹息一声道:“殿下的母亲也是难得的孝女!”
展昭望着枕边的《孝经》,忆起那日在承怡宝殿,外公竟把它丢在地上。不知母亲这个“孝女”,外公是否真的在意。
察觉到展昭心绪的波动,太上老君继续说道:“殿下对公主夫妇更是孝感天地!无论面对人间的艰险,还是天界的磨难,从未放弃为父母平反。这些年来,殿下跟随文曲星君,更是一心匡扶正义!”
展昭听到此处,握着玉簪的五指一紧,心想:“老君虽未明言,却句句别有用意,莫非他今夜前来,就是要劝我与外公力争到底?身为天庭老臣,他竟毫不担心,我坚持为爹娘翻案,会对外公不利?或许,他真正的目的便是借助此事,动摇外公在朝中的威信。他的阴谋一旦得逞,即便不会谋夺帝位,也会再施手段,令外公失去众臣的拥戴,逼外公早日退位。而我,作为老君的‘孙女婿’,亦将沦为他手中的傀儡……”

黎明的曙光划破暗夜,唤醒了南清宫沉睡的寂静。
八贤王起身下床,由王妃亲自服侍,穿戴好朝服、王冠,又到偏殿用了几样简单的茶点,见寅时将近,便吩咐程祥备轿,送他入宫上朝。
“王爷!”一名太监跑入殿门,仓惶禀道:“王……王妃娘娘……突然昏倒了!”
“什么!”八贤王大惊失色,忙吩咐道:“快,传太医!”说着,大步出门,向寝殿赶去。

“你确定外公此刻在通明宝殿?”展昭合上手中的奏疏,问小顺子道。
“正是。”小顺子道:“陛下一向勤勉,天庭虽是巳时上朝,但在辰时二刻,众臣进入凌霄宝殿之前,陛下就会到通明宝殿,与近臣商议朝政。”
展昭低垂双眸,默然沉思良久,抬起眼帘之时,眸中的纠结与踌躇已全部退去,取而代之的,唯有笃定与坚毅。
看到展昭的神色,小顺子与小错对视一眼,不知他究竟想做些什么,又为何急于在天明之前,完成这道奏疏?
待小顺子帮他左腕的伤口换了药,展昭命宫娥取来一件素白无纹的常服,帮他穿戴整齐,把小错送他的墨玉香囊系在腰间。随即拿起扶亥给他的药瓶,倾出两粒丹药,想到扶亥被他连累,至今仍关在思过堂里,捏起其中一粒,想要放回药瓶,思虑再三之后,终是把两粒丹药都放入了口中。
小错不知他日前心脉受损,就是因为过量服用这种丹药,故而并未阻止。小顺子看到展昭的举动,愈发确定他有大事要办,也便没有拦阻。
展昭将奏疏收入衣袖,含笑对小错道:“师叔辛苦了一夜,不妨且到偏殿歇息。”眸光一远,望向寝殿门口,沉声吩咐小顺子道:“随我去通明宝殿!”
“启禀陛下!”张天师脚步匆匆,进入通明殿内,向玉帝禀道:“长孙殿下身着素服,跪在殿外,说是……”
“他说什么?”玉帝蹙眉问道。

双手呈上展昭的奏疏,张天师躬身禀道:“殿下说……他要向陛下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