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明归乡
第一章 流亡海外 公元1644年,随着李自成率领百万大军攻入北京城,统治长达276年的大明朝灭亡。之后的中原大地呈大顺,大清和南明的三足鼎立之况,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明小朝廷并不是想着收复故土,打回中原,而是党派之争,偏安一隅。大顺也迅速被大清灭亡,不到三十年,南明便是只剩下四川和云贵了,成都之战,四万明军被一万左右清军围歼,此时,南明水师尚有战船千余艘,官兵万余,这只军队虽然挂了一个水师的名头,实际却是海陆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的私人军队,完全隶属于指挥总兵秦牧。原本的时间线中,他会被部下暗杀,军队最后投降满清。但是,历史却在这一刻发生了转变,对成都战役结果的失望导致了他对南明朝廷的绝望,为了延续大明最后一丝血脉,秦牧决定,逃亡海外,远赴南洋群岛。这并不是逃亡,只是为日后的反攻大陆留下基础。当然,多年从政从军的经验告诉他,仅靠军中的军士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吸纳多的平民劳动力,为快速建立殖民地打下基础。他曾在朝堂上见识过语言不通的尴尬,所以哪怕是到了南洋,也最好使用华人劳工。 最后,秦牧也是成功的携三万居民,耗时7个月到达加里曼丹岛,他们在今文莱登录当时的文莱还没有被探索,岛上的人都基本聚集在加里曼丹岛南部,土地肥沃的北部造成了荒无人烟之地了,这道也方便,南明水师在此建城。 不出4个月,在3万居民的齐心协力之下,大明也是在海外拥有了第1座城市,当然城市周围已经开垦了大量的农田。这座城市最后被定名为顺天府,也是被定为远明的临都。同时,勘探人员也在顺天府东北部20公里处发现了一处煤矿。这座煤矿在现在看来800年都用不完,但是现在远明的情况是远远不允许出去开采的,不光城内的基础设施还未建立,完全劳动力的短缺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于是1675年4月,题目命令整编后的南明水师再次北上宣传远明的好处,带回更多的百姓,加快大明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