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微课】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2.0

2023-08-12 16:41 作者:星火-燎原-  | 我要投稿

一、判断某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回顾其它三个基本反应类型:

  • 化合反应——多变一
  • 分解反应——一变多
  • 置换反应——单质和化合物“交换人质”(负价)

复分解反应是怎么定义的呢?:

初中阶段复分解反应多发生于酸、碱、盐等化合物之间。

复分解的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表示:AB+CD=AD+CB(C写在B之前!)

特点:两化合物相互交换(原子团看作整体)

【原子团: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基团】

二、从微观解释复分解反应如何发生

是不是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复分解的就能发生?:

不是!

交换物质后还要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复分解发生条件①——有水生成: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

【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指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子:盐酸和氢氧化钠(借助酚酞试剂显色)

现象:氢氧化钠被盐酸反应,酚酞变无色。

微观角度理解:盐酸、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但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相遇结合成水分子。溶液里就剩下钠离子与氯离子,其实就是氯化钠溶液。【根:在化学反应中,带电的原子团称为根】

方程式:见下图

复分解发生条件②——有气体生成:

例子:盐酸与碳酸钠

现象:相遇会产生大量气体

微观角度理解: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结合成碳酸,再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里只剩下钠离子与氯离子

方程式:见下图

初中阶段主要的两种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NH₃:氨气】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③——有沉淀生成

例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现象:生成了难溶物碳酸钙

微观角度理解:碳酸根和钙反应,生成了难溶物碳酸钙,以沉淀的形式离开了溶液。最终溶液里就只剩下了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方程式:见下图

酸碱盐反应会形成那些沉淀:

沉淀的形成视频:


05:51


三、判断两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和条件:


习题就不写笔记啦




【微课】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2.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