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 东北铁道旅+神户马拉松10日行|D3-3|京都·惊艳的清水寺夜枫!

第三日(三)惊艳的清水寺夜枫!
出发,清水寺夜间特别拜观!

枫叶季的花见小路,华灯初上,在暧昧的灯光之下,两边是一如既往的维系着老式的经营风格,有着相当神秘感的茶屋料亭。如果这时再能巧遇一位舞妓或者艺妓,就更有京都的风味了。但现在的花见小路,已经成为所有旅游指南之中,国际观光客体验京都风情的经典,于是想要碰到艺妓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上次就没有,这次仍然没有。上次前来是冬天的夜,微凉冬夜中的花见小路也算满有意境;这次赶上枫叶季,国际观光客摩肩接踵就真的只是个景点而已了。。。

不过有个额外的收获,这是Hermes在花见小路开设的期间限定店铺,更确切的说是一个展场而不是店铺的概念。这家店结合了花间小路的京都传统与Hermes品牌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多专属花见小路的特别设计。个人对奢侈品的了解等于零,当天的穿着也实在与Hermes的定位差很多,于是只在院子里面看了几眼京都限定的丝巾展示,还是很有点意思的。

穿过拥挤的清水道,终于来到了清水寺仁王门。

清水寺秋季的夜间特别拜观,红叶和清水舞台都是主角。原先那些经典的角度依然经典,而伴随着灯光照耀之下的枫叶,清水舞台体现出的是代表秋季的特定风情。
首先当然是最经典的角度,奥之院上方。灯光照耀之下,满满的红叶显出黄色,到橘色,再到鲜亮的火红;这华丽的背景之中,雄伟的清水寺本堂与清水舞台矗立其中,远端是京都市街的璀璨灯火;夜空的蓝光,直指向西方的极乐净土,不同的光影,组成京都秋季标志性的画面,亲眼看到这惊艳的画面,京都赏枫已无遗憾。

而随着2017年清水舞台为迎接东京奥运的整修,此番画面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不再得见!
换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已经整修完毕的国宝三重塔与清水舞台同框,蓝光将夜空划开,给画面增添了一番意境。

再换一个角度,这是清水寺本堂的角度,俯瞰远端明亮的京都市街,京都塔位于画面的正中央,灯光照耀之下,枫叶显出很有层次感的颜色。其实阴天还是有些影响,否则加上月光与星空的背景,会是更加深邃的画面。

红叶在灯光的照耀之下,显出不同的颜色。


从奥之院走到清水舞台的下方是音羽之泷,这里的三条泉水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的美好祝愿,尽管已经入夜,仍然有很多观光客在排队祈求美好的祝福。这里看清水舞台是一个仰视的角度,并不是很利于拍照,所以在拥挤的清水寺之中,这边的游客并不算多。如果不是很想拍照,而想要更多的体验这种夜枫氛围;或者想拍人像纪念照的话,我觉得这里是蛮适合的(另外一个比较适合拍人像纪念照的地点是仁王门,夜间特别拜观期间仁王门反而没那么多人)。
音羽之泷门口的几家茶室在特别拜观期间提供因应时节的赏枫特别餐点与茶点,可以坐下歇脚赏枫,甚至感受飘落的枫叶,这些体验也是日本赏枫文化中的一环。
继续下坡,是清水寺西门前的水池,红叶倒映在水池中,背后是朱红色的三重塔,这又是只有秋之夜间特别拜观才能欣赏到的画面。


到这里,清水寺秋季夜间特别拜观就圆满结束。其实清水寺本身并不是很大,夜间特别拜观期间像远端的地主神社等一些区域并不开放,真正的线路就是“仁王门—三重塔—本堂—清水舞台—奥之院—音羽之泷—西门”这样一个单向的线路,尤其是从本堂开始到奥之院这一段俯瞰清水舞台的经典角度,是严格的单向管制不能走回头路的。
清水寺的秋季夜间特别拜观有着十分不一样的感觉,是世界各国观光客绝对不可错过的活动。人多的完全超乎想象。我到本堂的时候大约七点半,已经过了最高峰的时间,但从清水舞台到奥之院的路途上,还是要么限流,要么跟着大家一起慢慢向前,不夸张的说,黄金周的八达岭长城也不过如此,当然前进的还算有序,基本上只需要排二十分钟就能够到达奥之院,就是我拍摄清水舞台的角度。
清水寺内禁止使用三脚架(即使有也不可能伸展开的),而拍夜景所需要的当然是长曝光,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之下,只能通过仅有的一些平台来稳住相机,即使是日本人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温良恭俭让,我算是瞅准机会才找到地方架了相机。而且我带了一个只有15cm长的简易三脚架,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相机的基本稳定还是没问题的,也逐渐试出了效果比较好的曝光时间。。。总之这次清水寺的夜间特别拜观算是相当顺利,之前岚山的阴霾一扫而空,如果有机会,下次还要再来京都赏夜枫!
清水寺的夜间特别拜观有壮观而惊艳的感觉,但回看这些照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幕的还是上一篇里面,上桂车站的月台,红叶飘落,旅人前行的意境。(那么再看一次吧)

特别拜观结束之后,正对面的就是这家地点超好的西尾八之桥,一样是热情的提供试吃以及奉上温度恰到好处的温抹茶,经典的日式甜点味道真的是很当不错。对于京都来说,秋季有着特殊的意义,甜点也当然要遵循时节,西尾八之桥推出的秋季限定是甘薯馅和栗子馅各5个的生八桥组合,味道相当相当柔和。而这个秋季限定的包装更是如同艺术品一般的表现出清水寺秋季的魅力,相当见心思。我觉得这毫无疑问的是最能够代表秋之京都的伴手礼,也有文化内涵在里面(不过离境的时候,关西空港免税店没有这个限定口味,只有各种普通口味,很是遗憾,改买了Royce的生巧克力)。

回程的时候没有走五条坂而是走了三年坂,不过两边的店也关的差不多于是也感受不到太多的京都氛围了。个人觉得清水寺的夜间特别拜观直奔主题就好(不过话说17-19年三个秋天也看不到主题了),那些坂道可以另外找个晴朗的白天结合高台寺或者八坂神社等东山的景点再来一次。
从清水寺走到京阪清水五条差不多20分钟,京阪祗园四条差不多25分钟;到我要前往的阪急四条河原町差不多30分钟,还是可以接受的步行距离。枫叶季的夜间我是非常不推荐搭Bus的,单纯为了利用Bus一日券和理论上的少走路会等的很痛苦。尽管京都市已经尽力加开了很多临时线或者直达线,但清水道的公车站仍然是排了夸张的长队,能挤上车的游客寥寥,即使挤上车之后,还有四条河原町这种超级堵点,京都车站前就更不必说了。轨道交通虽然多走些路,但至少时间可控而且不会挤在公车上那么难受。
四条河原町搭上始发的阪急特急电车,一天的行程即将画上句号,这一天已经走了超过七万步,而且还包括了在一个马拉松之后再去爬清水寺的山。总之就是行程圆满完成之后,终于可以真正“觉得疲劳”了,阪急京都线特急到淡路,转乘阪急千里线-大阪市地下铁堺筋线直通运转列车,抵达熟悉的动物园前。在车站前那家24小时的激安殿堂买了薯片、冰结和第二天早餐的牛奶,回到旅馆是还不算太晚的十点半,还来得及泡澡好好放松一下疲惫的双脚,再配着冰结回味一下一早的马拉松。
就这样,三天的关西之行到此结束,几个小时之后的早晨五点,从这里出发前往东北,第一站将是900公里之外的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