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碧学习重启Ep1】150天学习实录day1

Hello,大家好,老碧回来了!最近经历了几次人生“劫难”,虽然没有完全回归常态,遗留了许多ptsd的典型心境,随时随地会被回忆和认知中的可怕思路攥取。但是状态已经逐渐转向平稳,恐惧程度开始减弱,在斟酌之后,认为还是应该将学习任务重启,用熟悉的生活状态冲淡近期负性回忆的创伤。
因为遭受了变故,期间九死一生,所以,学习节奏和办法也同样进行了调整,学习计划和目标约等于重启,学习反思发在这个号上,学习内容发在其他号上。
情绪调整
俗称“打鸡血”,利用正面积极的文字给自己种下“强信念”,以缓解认知失调造成的过度恐惧不安。
寻求了许多种办法解决脑中不可抑制的恐怖想法,乃至诉诸于宗教,试图寻求答案,但是最后依然发现这个世界是唯物的:
情绪会被身体的状态影响,当身体是柔软松弛状态良好的时候,相对应的负面想法会减少很多,如果世界是唯心的,那么身体机能的改善不会影响认知功能;
逻辑连续性,思维与梦境的共性是,片段性(比如做梦的时候会有明显的画面瞬移感)、超验(比如梦里吃了7碗饭,感受到了吃饭的酣快感,却没有常规伴生的胃部不适)、模糊(画面没有现实中清晰可见细节),所以,如果世界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变化,那么,源于意识的同一性,现实世界也会有类似的特征,然而并无;
心境复杂性与大脑复杂性对应,如果一颗大脑能产生如许多复杂的感受与想法,那么这颗大脑的复杂度应该是存续的,摆脱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恐惧是第一步。

唯物世界的恐惧源于对未来与环境的失控,来自于濒死体验造成的创伤,随时随地都有死亡的可能性,在安全感极度缺失的情况下,该如何面对人生,这需要探寻最底部的价值取向:
坦然赴死的前提,意义感,相信自己的死亡可以带来正向积极的价值,比如,所爱的人的幸福、其他美好的人更好的生活,且死亡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如果不是穷途末路,没有选择,那么如何去死亡,会让自己觉得死得其所?给这个世界留下了烙印与痕迹,其实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人结婚生子的终极意义,孩子会无条件地爱自己,那么在爱中,人生便可以延续下去,但是,老碧短期内看不到太远的未来,也不敢想象,所以需要其他办法,现在的想法就是每天写点东西,拍拍视频和照片,给这个世界留多一点痕迹吧,希望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对生命的确定感能够回溯;
如果这一秒看不到下一秒的确认,那么如何面对生命的不确定性,其实这种不确定性在我幼年时便如影随形,如果能够回溯过去,可能可以找得到解决的办法,仿佛当年是因为抑郁的怠惰缓解了精神的恐惧,而现在恐惧拉满的状态,抑郁便成了一种伴生情绪,ptsd导致的是大脑过度紧张活跃,完全占上风,脱敏可能是一个好办法;
脱敏是不断不断地去在经验中确认,生命没有那么脆弱,以及,看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他者,扭转对于死亡风险夸大的认知方式,这个世界上每一天都有人离去,但是我身边的所有人(比我身体状态差,比我从事的职业高危,比我衰老虚弱的人)都依然好好活着,那么如果没有意外、天灾,我有什么理由先死?理性认知这件事,而不是被过度的敏感控制了所有的思绪。

亲测有效的调整途径:
听佛经;
冥想;
瑜伽;
理疗;
与朋友交谈正能量的内容、学习和心底的压力与想法;
让爸爸妈妈拍下我跳舞的视频,每天给自己和生活拍照记录(了却一项任务);
找朋友整理我的所有文字(了却一项任务)。
整个调整过程不会那么快,但是,慢慢来,心境会渐渐平复。

学习目标
因为身体从底线回复,所以最先需要的不是立刻回到之前的高效亢奋状态,而是,从一件事上获取自信心,而今年想要挑战的全新科目是经济学,那么,缩小范围,用《微观经济学》作为重塑信心的突破口。一天学习1章,3h,整理知识点。有结余时间做拓展阅读。
同时学习《高等数学》,做题、搭配视频,微观经济学的计算基础,一天学习3h,做10页题目。有结余时间,往后继续做题。
这两门课学到一个熟稔地步后,加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一天学习2h,做10页题。
慢是比之前慢了很多,但是学习通透的程度有上升,仿佛回到了高中的竞赛时期,每天学习的量都很大,东西记得其实不少,但是总是觉得自己慢,焦虑到爆炸,缺乏平稳的心境,如果能够有稳衡的心态,可能学习效果会更好,但是死亡焦虑一时半会克服不了。快乐学习的效果肯定比恐惧学习的效果好。以前总觉得适当焦虑可以激发自驱力,现在被焦虑死死抓住,才知道以前还是过度年轻天真了。

今日目标
阅读次序,页数,及时间分配——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学习第5章(75min),复习第2章(45min);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2章习题(60min);
《高等数学》:学习第9章(75min),复习第3章(45min);
《高等数学:基础篇》:25~40页(60min)。
试行,记录所有内容的学习时间,以供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