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4.1.5.1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2023-11-20 11:2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五节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1、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不同性质的矛盾只有通过不同的斗争形式才能解决。因此,对于矛盾的斗争形式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唯物辩证法把千差万别的斗争形式区分为对抗和非对抗两类。对抗的斗争形式是指剧烈的外部冲突,非对抗的斗争形式则指相反的情形。矛盾的斗争形式是由矛盾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有些矛盾到了最后要通过外部冲突的斗争形式才能解决,这一类矛盾就叫做对抗性的矛盾;有些矛盾只有通过非外部冲突的斗争形式才能解决,这一类矛盾就叫做非对抗性的矛盾。

  在社会领域中,根本利益相反的阶级和集团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阶级掌握着生产资料和国家机器,依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来发财致富;而劳动人民则过着贫困无权的苦难生活。剥削阶级不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就不能发财致富,劳动人民不打倒剥削阶级就不能摆脱苦难。因此,他们的根本利益是截然相反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你死我活的对抗性的矛盾。当前社会主义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被压迫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国际范围内的对抗性矛盾。此外,两个剥削阶级之间或者一个剥削阶级内部的各个集团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根本利益相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是对抗性的。例如在反封建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同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帝国主义时期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和各垄断集团之间的矛盾,也是对抗性的矛盾。

  在自然界中也有与此相仿佛的情形。例如炸弹的爆炸,铀核的裂变、氢核的聚合、某些元素的化合、某些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等等,都是通过外部冲突来解决矛盾的实例。

  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另一种性质的矛盾。

  在社会领域中,在双方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例如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就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矛盾的斗争形式取决于矛盾的性质和周围的条件。把矛盾区分为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这就使我们有了用正确方法处理矛盾的客观依据。

  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根本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这个矛盾既表现为敌我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当然,人民内部还有不属于两条道路性质的矛盾)。为了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必须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正确地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处理。

  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必须通过对抗的斗争形式才能解决,就是说,必须采取专政的办法才能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必须通过非对抗的斗争形式才能解决,就是说,必须采取民主的即“团结        批评(或斗争)        团结”的办法,而决不能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办法。人民内部的剥削阶级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因为它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所以也可以用民主的办法加以解决。例如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党和国家对民族资产阶级是采取和平的方法逐步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这就是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当然,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正确的政策,同时还要民族资产阶级接受我们的政策。如果我们不是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或者民族资产阶级不接受这个政策,那么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故我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能通过非对抗的斗争形式得到解决。

  只有正确地区分矛盾的性质,估计周围的条件,采取适当的斗争形式,才能使矛盾得到正确的解决。如果把敌我矛盾当成了人民内部矛盾,不采取对抗的斗争形式,或者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成了敌我矛盾,不采取非对抗的斗争形式,就必然要犯错误。

  现代修正主义者故意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硬要革命的人民接受他们提出的错误的处理方法,以此来危害革命事业,为帝国主义效劳。

  例如,在反动阶级掌握着国家机器的情况下,无产阶级要采取什么斗争形式才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关系到整个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成败的大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反动阶级从来不会自动让出政权,他们总是首先使用暴力镇压革命群众,他们同革命人民之间的矛盾是敌我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因此,要最终解决这个矛盾,唯一可能的斗争形式就是对抗的即外部冲突的形式,就是用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武装夺取政权,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列宁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次不经过国内战争的大革命,并且也没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会认为,不经过国内战争就能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1]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这是一切真正的革命者都承认的。可是现代修正主义者却提出了所谓通过“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荒谬主张,硬要革命人民用非对抗的斗争形式来“解决”他们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敌我矛盾。其实,现代修正主义者也并不是不知道,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敌我矛盾就等于禁止人民解决敌我矛盾。他们之所以要起劲地宣传这样的鬼话,不过是为了欺骗人民,使他们不要去推翻反动统治阶级而已。

  现代修正主义者一方面宣扬用非对抗的方法去解决敌我矛盾,一方面又用对抗的方法来处理某些人民内部矛盾。例如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兄弟党之间的意见分歧,本来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民主的基础上,用同志式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求得解决。可是现代修正主义者拒绝这样做。他们以“老子党”自居,蛮横无理地硬把他们一套完全错误的修正主义路线强加于兄弟党。对不同意他们的错误路线的中国共产党和其他马克思列宁主义兄弟党,他们就用对待敌人的办法,疯狂地进行诽谤、攻击和颠覆,甚至同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勾结起来,共同掀起反华狂潮。在国内,他们对不满意他们的反动统治的人民群众,实行残酷镇压。这说明他们已经彻底背叛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堕落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把自己摆在与人民为敌的地位了。

  革命的政党之所以必须重视矛盾的性质和矛盾的斗争形式,正是为了有效地解决矛盾。采取对抗的斗争形式固然是为了解决矛盾,采取非对抗的斗争形式也是为了解决矛盾。例如,我国现阶段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改造是一种非对抗的斗争形式,但是采取这种斗争形式的目的正是为了彻底消灭资产阶级,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而不是搞阶级调和。又如,用批评讨论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的正确意见和错误的矛盾也是为了使正确意见克服错误意见,而是不混淆视非。把采用非对抗性的斗争形式的目的理解为调和斗争形式的目的理解为调和矛盾,是完全错误。


注:

[1] 列宁:《预言》,《列宁全集》第27卷,第464页。

《唯物辩证法大纲》4.1.5.1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