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不要互相“拆台”!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位妈妈发表的长文,文中,她清楚地描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所面临的烦恼。
她说,“我和我爱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就经常吵架,起初,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说夫妻哪有隔夜仇,我也没当回事。可是自打孩子上了小学,他这甩手掌柜当得越来越娴熟,家里大事小事,一概不问,好像孩子就是我一个人的。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喜欢当着孩子面拆我的台,我说什么,他都觉得是错的。渐渐地,孩子也开始变得爱顶嘴,有时,我话说得重了点,孩子就会大声嚷嚷,称她只喜欢爸爸,妈妈一点也不好。”
这位妈妈的烦恼,实际上也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可能很多父母觉得在教育孩子时,夫妻双方各执己见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人无完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就是完全正确的。可是,如果有一方把“建议”变成了“揭短”,只要对方一开口,就是各种拆台,“别听你妈瞎说”,“她什么都不懂”,像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在加速家庭教育的失败。
那么,“拆台式教育”究竟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影响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拆台式教育”最大的危害就是混淆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对于较为单纯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很多时候,父母的意见和判断就成了孩子的参考。但是,父母双方总是意见不合,爸爸说妈妈的不是,妈妈道爸爸的短,那么孩子的是非观就会来回摇摆,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
二、容易让孩子养成侥幸心理
常有人建议父母之间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样做对孩子压根没什么好处。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父母不能统一战线,只会让孩子的侥幸心理与日俱增。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懂得趋利避害,孩子也不例外,谁向着他,他就听谁的。举个例子,孩子调皮,在学校弄坏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到家,妈妈批评孩子,并且要求孩子明天一定要好好跟小朋友道歉。这时候,爸爸横插一脚,跟孩子说,“不就是弄坏了玩具,赔他一个就是了。”在听到这样的回复之后,孩子会觉得自己有人撑腰,不把妈妈的批评当回事,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他依然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拆台”不就成了纵容了吗?
三、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拆台式教育”必不可少的是争吵,父亲的严厉和怒吼,母亲的尴尬和欲言又止,看似是父母之间的矛盾,实则是对孩子安全感的轮番攻击。
父母如果经常当着孩子面起冲突,孩子就会产生“父母是因为我才会吵架”的想法,并由此衍生出严重的负罪,听爸爸的话,觉得对不起妈妈,听妈妈的话,又觉得对不起爸爸。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小心翼翼,不自信,不开朗,没主见,甚至可能会养成讨好型人格,对别人唯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