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可以有怎样的「质感」 ?

人们通常用“卷”来形容如今的手机行业,从屏幕、芯片、工艺、信号,到如今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拍照功能。但对于影像来说,“卷”这个字似乎又有点单薄。
那么谈到影像时,我最在意的一个词是什么呢?思考了一下后,我觉得是下面这个词:
「质感」

先感受下花朵的美。
在此,我并不想定义什么,而只是想通过对一台最新手机的使用体验,来聊聊手机在「质感」方面的提升。特别是长焦镜头的「质感」提升。
这台手机,就是 OPPO Find X6 Pro。
- What’s「 TooL 」?
- 它是谁?
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OPPO 是最早提出在手机上使用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厂商。当年的 OPPO Reno 10X 版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如今的 Find X6 Pro 早已比当年的 Reno 进步很多。这种进化是由内到外的,甚至是从外观就能感受到的。

如同经典的胶片相机那样,Find X6 Pro 也使用了「拼色」的设计。这个名为「大漠银月」的配色,上部是银色金属材质,让人联想到相机上的镀铬处理;下部为棕色亲肤的素皮材质,如同相机的蒙皮一般,也与我最近喜欢穿的皮夹克相得益彰。
而机背巨大的摄像头模组,也被一分为二,上部亮面玻璃,下部拉丝金属,外圈带有细密的刻度压花:

这种拼接设计不仅带来了极强的视觉识别度,也会让人联想到经典的相机设计元素。并且别忘了,由于 OPPO 与哈苏之间的合作,所以在镜头模组的外圈还使用了如相机上对焦圆环和刻度环一样的设计,以及相机经典的“卡扣点”设计。
这一点,让整个手机的“味道”变得更浓了。
而当你细看这 3 颗摄像头时,就会发现它们与我们常见的手机摄像头不太一样。首先体积都很大,其次,长焦镜头模组还带有特别的花纹轮廓。

模组整体较大较厚,是因为这次的三摄系统均采用了超大尺寸的传感器。广角镜头采用了 1 英寸的大底,超广角和长焦镜头也采用了 1/1.56 英寸这样以往手机中主摄级别的大尺寸传感器。当然,这样的模组搭配机身,重量却保持了不错的水准,也没有明显头重脚轻的感觉。
我问了OPPO的朋友后了解到,这次机型的长焦镜头采用了花瓣状档光环,能够更好地阻挡杂光,使光线更纯净,使拍照体验感更高。
当然在我这个工程外行看来,这个形状本身很好看就是了。

与精致的表面纹理工艺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如上面这张图里显示的那样,细密的纹理,极为精致耐看,甚至连「HASSELBLAD」的文字里都有斜向的线条。
所以当我想聊「质感」的时候,这台手机的外观首先就非常有质感。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外表,也要看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的表现,这也是接下来本文的重点所在。这台相机所拍出来的照片,是否也有「质感」呢?
- How「 Fun 」is it ?
- 有范儿吗?
感谢 OPPO 的信任,在提前拿到 Find X6 Pro 的这段时间里,我使用这台相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比如本文开篇的那张花朵照:

这张照片,是我晚上闲来无事,在客厅里用 Find X6 Pro 的 3× 长焦摄像头拍摄的。打光工具是一支野营用的 LED 手电。
我很喜欢这张照片,因为与过去手机上的长焦照片相比,Find X6 Pro 这次的大底长焦不仅在细节表现上有了明显提高,其次,手机对光影的捕捉和明暗影调的处理,以及色彩恰到好处的表现都令我相当满意,可谓”随手一拍都有作品感”。
所以如果谈「质感」的话,这样的照片,我觉得就是有质感的。当然,我没有只拍这一张。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特别喜欢拍花,因为花朵所传递的美感不仅来自于色彩,还有其表面独特的光泽、纹路、厚度和造型等方面。
花朵本身是有质感的,而如果一台手机足够强,就应该能把这种质感表现出来。并且,经得起放大观看:

老实说,我在用 Find X6 Pro 之前,是没有想到可以实现这样的拍摄效果的。因为这不仅要求长焦模组的底要够大、像素够高,还要求有比较近的对焦距离。
而这次 OPPO 也做到了这一点,这个长焦摄像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大约为 25cm,对于等效 65mm 焦距的规格来说,足够拍摄特写画面了。
但只拍花,似乎还有点不够看。特别是当谈到「质感」的时候,让我联想到了一位摄影大师的一幅作品:


巧合的是,我在某天闲逛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爬行宠物的小展览,于是抱着好奇和试试看的心态,我也进去参观并拍了拍。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使用 Find X6 Pro 的 3× 长焦变焦到大约 6× 时拍摄的,机内黑白滤镜直出,无后期。
当然啦,与大师的作品相比还差很多。但对于一台可以装进口袋的手机来说,在突然碰到的一个题材,立刻拍摄并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我还能再要求什么呢?
拥有一部能改变拍摄习惯的手机,才能在拍摄中感受构图自由、创作自由。
事实上,通过这次宠物拍摄,你也会发现当传感器尺寸增大后,在近距离+弱光拍摄时不仅清晰度和纯净度很好,画面本身还带有一定程度的浅景深效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虚化”。
看完“野兽”,再来看看多数人会更爱看的美女。并且直接挑战最难的部分,用 Find X6 Pro 上的大底 3× 摄像头在夜晚的街头,拍摄人像。

走过夜色下的鼓楼,去什刹海旁的路口,趁天还未变暖,馋一串老北京特色的冰糖葫芦。
我不想把拍照当做纯纯的测试手机拍照功能,而是希望把测试手机拍照功能,扔进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当中。所以你看,在这个路口,Find X6 Pro 的 3× 人像模式过滤了杂乱的路人和车流,也拍出了人物的笑颜与欢乐,更表现出了冰糖葫芦的剔透质感。
嗯,再吃一口~

事实上,对于这种夜晚的街头场景,大底传感器的优势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人物发丝和眼睛的细节都有很好的还原。

当然,说到大底的优势,不能不提到 Find X6 Pro 上最大的那块大底 —— 1 英寸的主摄。
依旧,我并不想过于技术化的去描述什么,而是想先让你看下广角镜头在户外拍摄人像的表现:


对了,这些人像照片都未经后期处理,而是使用人像模式里的“大师人像”风格直接拍摄得到的。
这一滤镜也是我在使用这台手机时用到最多的,因为它的色调很独特。遗憾的是我之前没怎么使用过哈苏的相机,所以无法进行对比,但我想说的是,画面的色彩基本都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比如你看,夜幕降临时,北京古老的胡同与古建,碰上了灯火通明的现代建筑。

好像还忘了什么?哦对,其实前面我提到过,这次 Find X6 Pro 上的超广角镜头也是 1/1.56 英寸的大底。这意味着这款超广角镜头在光照并不算充足的室内,也能拍出细腻的画面效果:

上图画面边角处的局部放大:

还是那句话,我不会说过多技术术语(当然我是知道的,比如自由曲面镜片之类的)。因为我想说那些其实没什么意思,看效果最重要。
更何况,手机摄影的魅力难道只是技术吗?
我觉得,手机摄影最大的魅力不单纯是激发想象力,而是将创作工具交到每一个人手中,并且在你需要的任何时候去实现你的创意。比如我在喝果茶的时候:


在我看来,这就是手机摄影的乐趣,也是手机不断提升硬件规格、软件体验和功能丰富程度的终极目的 —— 手机是给人用的,满足人的各种脑洞和需求。
- 后记 -
有句话我们经常会看到,叫做 “各花入各眼”。就像我在拍摄花卉肖像照片之前,去逛花市,眼前所见的就是一幅繁花景象。

手机影像的世界也是如此,每个厂商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以本文所提的 Find X6 Pro 来说,目前我觉得遇到的问题是部分场景拍摄时会有快门时滞,特别是在人像模式下的快门时滞。不过好消息是这并非无法解决的顽疾,我向 OPPO 反馈后,对方也表示随着后续的升级,时滞问题会得到解决。
我也知道,长焦镜头在 OPPO 的几代 Find 上都有缺席,这是令人遗憾的。但好在从这代起,长焦重新回归,并且超光感潜望长焦镜头以超越以往的姿态强势来回归的。

从一英寸大底广角镜头,到自由曲面超广角与超光感潜望长焦的 1/1.56 英寸,体现的不仅是 OPPO 在硬件上下的“血本”。也是这家国产手机品牌对影像功能的重新重视,与渴望突破的精神。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这种挑战与突破的精神,才是人类本身所具备的「质感」,或者说「品质」。
在 AI 日益强大的当下,前几天还有朋友问我:“摄影师会被 AI 取代吗?”

我当时的回答是,部分会,部分不会。因为我始终相信人类所追求的不是简单的结果,而是探寻的过程,以及探寻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换个更俗气的说法,就是 “人类的调皮和脑洞,不是数据能轻易琢磨透的。”
当然或许有一天,AI 可以进化到超出我们的想象,不过在那之前,尽情挥洒我们自己的创意,去探索和实现我们的想象,拥抱当下,期待未来。
或许,这才是最佳的“方案”吧~

有点扯远了,但我想,这也是最近使用 OPPO Find X6 Pro 拍摄带给我的一些影响和思考吧。
这台手机很不错,也还有继续提升的潜力,值得期待!

有趣的设备解读
以本兔的范儿
「TooL Fun 兔范儿」
第九期 OPPO Find X6 Pro
至此告一段落感谢你的收看愿你收获更多 Fun变得更有范儿


我是李白兔子
是这个订阅号的创始人
是编辑、摄影师、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我是 IPPA 2015、2017、2018、2021、2022 获奖人
我是《摄影之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
Title 还有很多,意思一下就好……
我有一门课
叫作「 超凡手机摄影课 」
讲课始于 2015 年,如今重装上阵。

我有一本书
它很厚,也很贵,更实用
叫作《手机摄影笔记》
目前销量已超 10000 册

我在这里
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