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类的愚蠢在于,总是试图向外求《一个瑜伽士的内在喜悦工程》

2023-03-26 10:46 作者:九吉吉祥  | 我要投稿

《一个瑜伽士的内在喜悦工程》

【九吉读书笔记】

真理是永恒不朽的,但技术和语言却一直都是当代的

「自我转化」是指没有任何老旧的残迹,它意味着你感知和体验人生的方式产生巨幅且具深度的转变。了知这一点,即是瑜伽

每个人的内心都不喜欢界限和藩篱,都渴望成为无穷无限,人性本就如此,因此我们总是渴望超越现状。不论有多大的成就,我们仍然想要超越,想要更多。如果仔细加以审视,就会了解到,我们不是在渴望更多,而是在渴望全然。人人都想要成为无限,唯一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寻求它。

「自由」被视为每个人类的本然渴望和终极的目的地。只因为我们尚未意识到它,所以才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去实现它,不论是透过权势、金钱、爱或知识来取得,或透过今日最妙的消遣活动——购物血拼——来取得它!人类所渴求冀望的不是任何特定的事物,而是无穷无限地扩展

截至目前为止,你生命中的所作所为,都在追求一件单一的事物。不论你追求的是职业、创业、赚钱或成家立业,这全都是因为你想要拥有一个简单的事物——喜悦。但在这条路上行至某处,生命却变得错综复杂

让我们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所认为的幸福状态是什麽?」

答案非常简单,「幸福」只是一种内在愉悦的深刻感受。如果你的身体感觉舒服,我们称之为「健康」;如果它感觉非常舒服,我们称之为「愉快」。如果你的头脑感觉愉悦,我们称之为「平静」;如果它感觉非常愉悦,我们称之为「喜悦」。如果你的情感变得愉悦,我们称之为「爱」;如果它们变得非常愉悦,我们称之为「慈悲」。如果你的生命能量变得愉悦,我们称之为「极乐」;如果它变得非常愉悦,我们称之为「狂喜」。这即是你正在寻求的一切——里里外外的愉悦。当内在愉悦时,它称为「平静」、「喜悦」和「快乐」;当你的周遭环境变得愉悦宜人时,它被称为「成功」。如果你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并且想要上天堂,那么你是在追寻什么?超脱尘世的成就!因此在本质上,人类所有的体验都只是程度不一的愉悦和不快的问题而已。

在你的一生当中,有多少次一整天过得充满喜乐,而没有一刻的焦虑、躁动、恼怒或紧张?有多少次你一整天都处于全然绝对的愉悦当中?你上一次有这种体验是在什麽时候?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没有一天是如愿以偿、心想事成的。当然,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喜悦、平静,甚至极乐的状态,但它总是稍纵即逝,无法维持,虽然人们有办法获得这种体验,但它却一直在瓦解之中。它的瓦解并不需要发生什麽石破天惊的事,仅仅最单纯的事就会使人们乱了阵脚而不知所措。

你只需要去看见,你的内在即是体验的来源和基础。人类的体验可能会受到外在情境的刺激或催化,但它却源于内在。痛苦或欢乐、喜悦或悲惨、极苦或极乐,都只发生在你的内心。人类愚蠢之处在于,人们总是试图从外界汲取喜悦。你可能会把外界当作一个刺激或触发,但真实的事物永远来自于内在。

你所面临、体验的一切,都在你的内心。明亮和黑暗、痛苦和欢乐、极苦和极乐,都发生在你的内心。如果现在有人碰触你的手,你可能会认为自己正在感觉他们的手,但事实上,你只是在体验自己的手被碰触所产生的感觉,整个体验都包含于内在。人类所有的体验百分之百都是自创的。如果念头和情绪是你创造的产物,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形塑。

「快乐」是一种特定的化学状态,「平静」则是另一种化学状态。事实上,我们所体验的每一种愉悦,不论是平静、喜悦或狂喜,都是一种化学状态

不要去寻找摆脱悲惨不幸之道,不要去寻找摆脱痛苦之道;「内在」是唯一的出路。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平静和喜悦是灵性生活的目标,这是一种谬见。其实,平静和喜悦是幸福生活的基本要件。如果你今晚想要享用晚餐,你必须平静、快乐。如果你想要享受与家人共处的时光,享受你的工作和你所居住的世界,你就必须平静、快乐。平静和喜悦不是你在生命尽头所获得的事物,而是生命的基础。如果你认为平静是最终的目标,那麽你将只会「安息」(rest in peace)!

「灵性」一词是地球上最堕落败坏的字眼之一,切勿为了平静而走上灵性的道路。

曾经,有一位住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八十五岁老翁去钓鱼,在他打算收工打道回府之际,捕到一只青蛙。当他要把青蛙释放回沼泽时,青蛙开口说话了。「给我一个热情的吻,」牠说,「我就会变成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老人审视青蛙很长一段时间,青蛙引颈期盼地噘起嘴唇,然后老人把青蛙放进鱼篓里。

青蛙尖叫:「你没听到我说的话吗?只要亲我一下,我就会变成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老人说:「我这把年纪,无福消受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如果亲你可以把我变成一个英俊潇洒的王子,那就另当别论。但是一只会说话的青蛙!我可要发财了!」

出于无能所作的抉择,不是生命的解决方案。没有能力去做一个充满喜悦的人,会使最单纯的生命议题看起来像是高度错综复杂的难题。现在,「做一个平静且喜悦的人」变成人类最重大的问题。在追求快乐的同时,我们正把地球撕得支离破碎。诸如平静、喜悦、慈爱这种单纯的事情之所以变成最终的志向和热望,那是因为人们虽然活着,却未注意到生命的过程。当大多数人说「生活」时,他们指的是生活的附属品——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住所、开的车子、穿的衣服,或他们祈祷的上帝。他们所错过的是「生命」——生命过程本身,而那实质的生命就是你。在你犯下把「不是你」的某件事物认同为「你」的这个根本错误时,生命就变成一种不必要的挣扎。平静和喜乐的基础不在于处理生命的外在现实,而是在于接近和安排生命的内在本质。

如果我们真的必须创造利于所有人的解决方案,那麽,人类就都必须体验这种绝对的包容性,而这是有可能达到的。每个人之所以未能自然地觉悟,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们把世界区分为善和恶、神和魔、高和低、神圣和污秽、净和不净、天堂和地狱,这些全都是永远不会相遇的平行线。

一旦这个内在的生命破碎断裂之后,你就无法达到长久幸福和自由的状态。人们一直说,你要去爱你的敌人,但如果你先把某人贴上「敌人」的标签,然后再试着去爱他(她),那会是一种折磨!一旦创造了这种分别,就无法达到绝对包容的状态。

人们已经无法作出根本的区别,而这是问题所在。人们无法区分内在和外在,无法区别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跟外在世界交易互动的方式。这种交易互动根据情况或人际关系的本质而有所不同,不论亲疏远近的程度,交易互动总是受到法律或规范的控制。

就内在本质而言,「无界合一」(borderless unity)是唯一的统御原则。我们的有形物质世界和社交世界都受到「界限」的管理和统治,但内在世界则不需要这些东西。为了达到本然状态——「无界合一」的狂喜,你们唯一需要做的是,不论是否有外在的刺激作为支持,都依照「所有人类的体验都源自内在」的准则来过生活,就是如此

「内在」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你往外走,那是一段永无止境的旅程;如果你转身向内,它只是一刹那。在那个刹那,一切都改变了。在那个刹那,你不再追求喜悦。相反地,你的生命成为喜悦的展现。

每当我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做点事情时,我们就会亲自处理。每当面对不幸的是别人时,我们就会以「命运」这个词来解释。这是多麽方便好用的一个词汇呀!「命运」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流行的代罪羔羊,一种处理失败的方式,一种让自己接受各种令人不自在情况的宿命论花招。但是,「转向内在」则是让我们从消极转变为积极活跃,从一个受害者转变成为掌握自身命运之主人的第一步。

为了能够随心所欲地形塑情境,你必须先明白「我是谁」。事情的症结在于,你还不知道「我是谁」。「我是谁」并不是你所累积建立之事物的总合。你目前所认为是「我」的每件事物,都只是一种累积,你的身体是食物的累积,头脑只是透过五种感官所聚集之印记的累积。你所累积的事物可以是「你的」,但它永远不会是「你」。那麽,你是谁?「你是谁」尚未成为你的体验,而且仍然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你正在试图透过你所聚集的事物来过生活,而非透过「你是谁」来过活。

「掌握命运」不表示一切都会顺心如意。外在世界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地让你称心如意,因为其中有太多的变数。

当痛苦、悲惨不幸或瞋怒降临时,应该往内注视而非环顾四周。为了获得幸福,你是那个唯一需要整顿的人。你忘记生病时,自己才是那个需要服药的人;饥饿时,你是那个需要食物的人。你是那个唯一需要整顿的人,而人们需要花上生生世世的时间,才会了解这个简单的事实!

「担负全责」(保持全然的回应)就是要保持全然的觉察。你认为的「身体」,是透过消化吸收所积聚而来的;你认为的「头脑」,是透过五种感官所积聚而来的;而「你是谁」则超越积聚,不是你积聚出来的。「活着」即是「觉察」,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觉察,但是当你触及超越身体和头脑的层面时,你就已经触及意识和觉察之源。在那时,你了解到整个宇宙是觉察的,而你则居住在一个活生生的宇宙当中。

身体和心理的层面属于两极化的界域,例如苦与乐、爱与恨、阳性与阴性等等。如果你拥有其中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注定会尾随而来;但是当你进入「你是谁」的根本层面时,你就超越了所有的极端,并且因为你的自性而充满喜乐。你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责任」(responsibility)纯粹是指「回应的能力」(ability to respond)。如果你决定「我有责任」,你将会拥有回应的能力;如果你决定「我没有责任」,你将不会拥有回应的能力,它就是如此简单。它唯一要求你做的事情是,去了解要为自己所有的「是」和「不是」、所有可能会发生和不会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负责

唯有了解到自己有责任(有能力回应)时,你才能拥有随心所欲地造就自己的自由,而不是以惯性反应(reaction)对抗你所置身的情境。「惯性反应」即是奴役,「责任」(有意识的回应)即是自由。当你能依自己所希望的样子来造就自己,你就能如愿地创造自己的生活。你或许没有百分之百地掌控外在的生活,但将永远能百分之百地掌握内在的生活

瞋怒根植于你的谬见,你误以为发脾气就可以改变情况。但是生活经验却一再地告诉你,事实恰恰相反;当你丧失理智时,你绝对无法改善任何情况,发怒只会让情况更加变得一团糟。一旦看清这一点,你就已经朝改变跨出了第一步。

你身无一物地来到这个世界,并且空手而返。生命的财富在于,如何藉由生活体验而使你变得更充实。污物可以绽放出花朵的芬芳,粪肥可以转化成为芒果的甜美。如果你处于觉察回应的状态,就没有什麽逆境会成为障碍。不论你的处境的本质是什麽,如果你容许它的话,它只会增长你的生活体验。

怨恨、瞋怒、嫉妒、痛苦、伤害和抑郁是你饮用的毒药,但你却期望被毒死的是别人。生命不是以这种方式运作,大多数人得花上多生多世的时间,才会了解这个简单的真谛。

你符合逻辑的头脑告诉你:「放弃所有的责任,你将会自由自在。」但生活体验却告诉你,你愈能够为周遭的一切负责,你就愈自由自在!

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大自然已经把你困在特定的界限和藩篱之内,这是人类的困境。这种囚禁不只限于生物学的层次,在人类的意识层次上,你就像一只笼中鸟,而这笼子没有笼门。这是多麽悲惨的讽刺!你只不过是出于长久以来的习惯,而拒绝自由自在地飞翔。生命把一切开展在你面前,生命没有阻碍任何人。如果你乐意,便可以亲近整个宇宙。

「爱」与其他人无关,但百分之百和你有关,它是一种存在的方式。基本上,它意味着你已经把愉悦带入自己的情感之中。如果你挚爱的人旅行到另一个国家,你仍然能够爱他们吗?你能。如果你亲爱的人逝世,你仍然能够爱他们吗?你能。即使挚爱的人不再长相左右,你仍然能够做一个慈爱的人。因此,「爱」是什麽?它是你的特质,你只是把另一个人当作钥匙,开启已经存在于你内在的事物。

在生命中,没有「这个」和「那个」,只有「这个」和「这个」。这表示一切都是此时此地,都是当下。「当下」是亲近一切的入口

瑜伽科学不谈论心或灵魂,身体即是一切。对所有人而言,身体是物质创造里最私密的部分,它是一台终极机器,也是我们灵性成长的工具。如果我们校正身体的几何结构,便能够下载整个宇宙。

当你了解到自己终归一死的本质时,你就会在内心发现一种无可描述的深刻性。如果你尚未了解自己的永恒本质,那么,至少必须了悟你终归一死的本质。死亡不是生命的尽头,死亡只是身体的终结。如果你深深地认同身体,你和死亡之间的争斗就会更加剧烈,因为死亡标示了身体的终结。唯有当你正视自己终归一死——你的身体可能面对且必然发生的终结,你才会生起超越身体的真正渴望。

人类发明了数百万个让自己受苦的方式,而发明这一切的生产单位只在你的头脑中。一旦你不再认同你的头脑,你就可以自由自在地体验超越限制的人生

灵性修持意味着回归生命,并且追随你生命能量所蕴含的深刻智力。唯有当你刻意地朝生命能量的方向前进,你才有胆量去探索最高层面的丰沛繁茂,并且冒险进入最深奥的生命之谜。

你的喜悦、你的悲惨不幸、你的爱、你的痛苦、你的喜乐,全都在你的手中。我们有出路,往内即是出路。唯有转心向内,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创造一个充满爱、光明和笑声的世界

【书名】一個瑜伽士的內在喜悅工程

【作者】薩古魯‧賈吉‧瓦殊戴夫 / Sadhguru Jaggi Vasudev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2017年出版
【副标题】轉心向內 即是出路
【原作名】Inner Engineering: A Yogi’s Guide to Joy

【读书笔记声明】再极致的总结,都会有喜好、偏差、偏见、歧义,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不同,不要迷在所知障中。请有时间的读者,看原作!以原作为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感恩♥️


【本司名】宇宙爱你

【本司打工妹】九吉吉祥

【本司口号】让我们一起爱裂苍穹♥️

【本司愿景】助力全宇宙中国人心灵成长♥️


♥️宇宙爱你♥️宇宙愿您富贵一生♥️圆融圆满♥️

♥️谢谢你♥️我爱你♥️感恩你♥️


人类的愚蠢在于,总是试图向外求《一个瑜伽士的内在喜悦工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