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乱账,该如何梳理?
我们见过一个成立一年多的企业,资产负债表除了库存现金和实收资本项目数据是准确的外,其他报表项目全是错误的。
百度北京麦泽企服游庆凤为您讲解~
大白话说就是一个企业基本的财务要求,自己欠别人多少钱,别人欠自己多少钱,赚了多少钱,这些是搞不清楚的。会计人员或非会计人员第一反应是,这是哪个不及格的会计做的账。会计是老大姐,从业十几年,是老板的亲戚。不能说这乱账和这个大姐没有一点关系,但是你要是知道每天出多少货,公司没有一个人知道(仓库一个数、销售一个数、财务一个数),你就知道问题没这么简单了。
如果说上面这个企业只是刚成立一年多,不知道自己实际赚多少钱,作为期初企业那还情有可原。如果我告诉你我也曾整理过一个成立十几年的企业(交代一下背景:这家企业账务,会计交给其中一个股东的亲戚,用EXCEL表格每月做个流水账,外帐交给代理记账机构处理),也搞不清楚赚多少钱,你会不会不相信?甚至觉得这怎么可能,绝对是笔者瞎编的故事。
当我把历史账务整理出来,把数据报给那个公司的几个股东时,他们的反应和吃瓜群众一样,“我不信,我不信,打死我就是不信”。其中一个股东肯定认为我的整理了个寂寞。小学老师出身的他,转行商海多年,肯定认为会计算个数有啥技术含量。于是乎,撸起袖子和我就最近的一个月的财务数据,核查了一两个小时。

我想多年以后的某个下午,我依然会记得,我和这个老板两个人拿起计算器和电脑,噼里啪啦算来算去的场景。
很显然和这个股东大战几百个回合后,我的计算让他信服了。想起看到报表时,他摇着头摆着手说:“不可能不可能,怎么会亏这么多,不要算这么多年的,就单算最近一个月的,我不用算也知道应该赚**万上下”。 我只想告诉老板们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他的“老谋深算”,虽不能说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的流水账,但是还有很多是不准确的。比如没有完整的固定资产表,每月自己估计一个数据,比如每月应该需要承担业务员提成,但是未支付,不计入,什么时间支付什么时间计入,比如这么多年来,企业在股东们想象的盈利场景中,为了缓解资金周转问题,持续借款,已到达快一千万的个人借款(亲朋好友),按照借款协议,每月都应该承担利息,但是这么多年因为资金周转都未支付,也未计入。还有其他的一些事项。
遇到乱账是机会也是挑战,所谓机会就是通过整理乱账,打开工作局面,建立规范账务,获得老板信任。所谓挑战就是成年乱账,真要整理可是不是什么盘点资产、盘点存货这么简单,你要深入了解历史乱账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是幸运也是不幸。所谓幸运,也就是一个企业需要整理乱账,一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了,出现了新的发展机会,比如准备上市,比如由外部投资者,比如合并重组等等,二则会计人通过这次机会,对自己职业生涯,对自己职业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所谓不幸运,很多时候一个企业的乱账,是多方面,多部门造成的,但是背锅的往往就是财务部。整理好了是你财务部应该的,其他部门没有配合、老板出于成本效益考虑不想整理等原因,后续出问题了,财务背锅是一定的。
乱账整理除了以上说的机会和幸运,更多的时候,会计人接手乱账,需要考虑风险与收益,因为很多时候接手一摊子乱账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你去接手以前乱账,老板不重视,认为这就是你的工作,其他部门也不配合。本来这个事情在专业上可以解决,可是真要把乱账整理好,需要各部门配合。有人说你去找各部门沟通呀,可是沟通是有沟才有通,沟通是双向的关系,不单财务一个人去沟就通了。
所以在老板不重视、风险与收益不对等、企业管理混乱,中小企业很多财务人员都是一波接着一波换,这类企业的账务也是一乱再乱。老板还总认为财务人员水平怎么都这么低。老板还认为企业需要高端的财务人士来解决企业历史积累的财务问题。于是乎企业一年换四五个财务经理,没有一个能干好的。老板从不认为自己有问题,问题都是会计水平太差。于是乎乱账周而复始,如此循环往复。
一:了解乱账成因
整理乱账第一步不是撸起袖子,就往盘点库存盘点资产。而是应该坐下来对企业乱账成因做一些分析。任何事项背后必有其原因,所以有的放矢的行动,才能做好乱账整理。
对于乱账成因,普遍分析原因都有这些:
1)没有正规建账,或者只有流水账,公司领导不重视。
2)有进行建账,所在公司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或者人员等限制,导致账务处理不规范,账和实际完全不相符。
3)由于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完善,账务处理不规范,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或者人员限制等部分账和实际对应不上。
4)频繁更换财务人员交接不接完整,数据不连续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