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考研考生必看 | 武汉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2023-06-26 20:14 作者:硕小牛MPAcc考研  | 我要投稿

一、自我介绍

各位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来自武汉大学MPACC非全日制的千千学姐,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MPAcc的考研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本科阶段,我就读于武汉纺织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并且在在校期间通过自学和参加实习等多种方式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工作以后依旧从事财务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决定选择报考非全日制MPACC专业,希望能够在正常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也让我能更加灵活地安排时间,更好地兼顾工作和学习。我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已经是2020年10月23日了,当时距离考研只有2个月,冲刺2个月后,我初试成绩为管综155分,英语67分,总分222分,当年度招生人数为100人,我排在20多名。回想起考研的经历,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考研的内容很多,所以在备考期间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且不断评估和调整。我每天都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计划分配时间来学习各个科目,如数学、英语、专业课等。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就数学而言,这几年尤其是近两年,数学的出题方式呈现出灵活、综合、多变的趋势。所以在备考期间,建议大家首先要夯实基础,由于时间有限,我并不想要拿到全部分数,只希望能拿到基础分数,因此主要是学习知识点,保证简单题基础题能拿到分数。备考时需要做到这些:

(1)了解考试内容:了解考试内容,明确考试形式和时间分配。

(2)掌握基础知识:在备考开始前要通过上课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初中和高中数学知识,如函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3)刷题提高练习效率:通过做一些历年真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练习快速解题的能力。

(4)考前冲刺:提前做历年真题套卷,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练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归纳,复习重点内容。

(5)自信心态:要有自信心态,相信自己的备考成果,面对考试不要过于紧张,保持冷静和平和心态。

1、第一阶段(10月底-11月底)扫盲阶段

学习任务:在管综数学中,许多知识点涉及高中内容,因此在这个月里,我们需要唤起对以前学过内容的记忆,并进行整体系统综合的学习,建立知识框架。虽说大部分知识点都学过,但考试时管综数学的灵活性很强,需要注意重点,切忌在学习中盲目自信,知易行难。实际上,本书中的许多内容可能是高考留下的盲区,或者对于部分文科生考研党而言不曾学过的知识。因此,这个月一定要集中精力进行系统学习,对于整本书的重点要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方式:采用听课、笔记、总结、习题和总结的方式。

首先通过网课将知识框架建立起来。如果对内容不熟悉的,就需要重点学习,但如果完全掌握了就可以快速略过。但对于基础内容切忌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网课结束后,需要主动完成各种课后习题和章节习题。发现错题后,要进行修正并记在错题本上。

需要定时查看错题本,然后自己先尝试做错题,再查看答案。如果还没掌握,就标记出来,通过多次听网课,并且多找相似的题目进行练习的方式查漏补缺。最后,学完一个章节后,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建立思维导图。

推荐用书:《数学分册》机工版、《数学高分指南》机工版

2、第二阶段(11月底-12月中)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任务: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补漏和反复练习,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由于之前已经进行了基础学习,现在需要将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反复刷题有助于培养快速思维能力,这对时间有限的管综考试非常重要。这样,即使遇到新的题型,也不会过于惊慌失措,在冷静思考之后能够快速想到解题方法。

学习方式:

(1)制定复习计划.例如:每天刷一章题目,第二天复习总结和记录错题,第三天再构建自己的知识导图,最后再次回顾错题。

(2)把经典、新颖、技巧题尤其是经典题都写进错题本中,并不断总结规律。不定期翻看错题本,以便更好地巩固知识。

(3)将之前的思维导图拿出来对比,重新整理自己在这一学习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和技巧。

推荐用书:陈剑《顿悟精炼1000题》、韩超72技

3、第三阶段(12月-12月底)模拟冲刺阶段-用真题

学习任务:经过掌握基础知识、反复练习、不断总结后,我们需要尽快开始做真题套卷了。这样才能够逐渐熟悉考试的形式和要求,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出题人的出题风格和对自己对知识点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备战考试。

学习方式:

(1)每周至少做三份真题,由于时间很紧,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去刷模拟题,要通过真题建立考试情景和考试思维,(建议:题目数量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在刷题的过程中,保持专心和状态,并且分析错题的原因。不仅仅是把它们记录在错题本上,更要思考错题的原因,错在哪里,如何避免下次再错,并且还要考虑这类问题可能以哪种形式出现,与哪些知识点相关,是否还能从另一个角度出现,从出题人的角度分析这道题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点。)

(2)反复查看错题本。

推荐用书:陈剑讲真题。

备考建议

(1)近年来,数学考题越来越灵活,但我们作为非全考生的目标并不是获得240以上的高分,而是要保证基础分能拿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打好基础,同时要”想得开“,对于难题不要过分纠结,考场上应该适当放弃这类题目,留下时间来解决其他好拿分的题目。

(2) 对于容易忘记知识点的学生,不要过于紧张地进行真题复盘,正确率也不必过分在意,一定要牢记目标不是高分,而是通过考试。

(3)时间掌控非常重要,因为数学的答题情况会直接影响逻辑和写作的时间。因此,在平常的学习中一定要充分掌握时间管理,不能指望“考试时我会注意”。

(4) 要有良好的心态。遇到难题要保持乐观,遇到简单题也要保持细心。要树立大家都是在职人员,能力水平都差不多的信心。在考场上,遇到难题不要死磕,以免影响到后面做题的心态。同时,遇到简单题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仔细思考,防止陷阱。

(二)逻辑

把逻辑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讲述:

1、第一阶段(10月底-11月底)学习知识点阶段

学习任务:学习知识点,掌握考试相关内容与题型。由于之前尚未系统学习过逻辑,因此这个月的主要目标是初步了解逻辑知识点,并且能在形式逻辑方面取得一定的准确率。

学习形式:

在第一阶段,采取听课、记笔记、总结知识点的方法。主要目标是熟悉基本的逻辑知识点。

(1)在这个阶段,主要关注形式逻辑。通过刷题和总结学习,了解形式逻辑考试的形式。(同时还需要了解综合推理和论证逻辑基础)

(2)关注那些自己尚未掌握的问题,将因粗心失分的题目进行适当标注,并定期查看错误题目。

(3)在这个阶段,对于综合推理和论证逻辑,只需要简单了解即可。

推荐用书:形式逻辑和综合推理部分推荐老吕的逻辑要点精编,论证逻辑部分推荐赵鑫全的逻辑经典

2、第二阶段(11月底-12月中)综合推理+论证逻辑突破阶段

综合推理突破:这一阶段是逻辑实现质的突破的阶段,一定要认真钻研。

学习任务:掌握综合推理方法,并了解论证逻辑。

学习方式:

(1)为了掌握综合推理的不同题型,我们必须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并记笔记。将适用于不同题型的方法牢记于心,并通过反复刷题和定期复习笔记,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2)练习刷不同类型的综合推理题目可以帮助掌握技巧和方法。但是,在刷题的过程中,不仅应关注答案,还需思考题目内在的规律和答题技巧。同时,收集错误题目并反复练习,以了解思维中的误区。

(3)综合推理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但在笔试中,我们重要的是在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答案。因此,快速思维能力在平时就应该锻炼出来。所以在做完练习题后,我们需要思考整个过程,分析如何一步步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在刷题时,我们需要以快为准。

3、第三阶段(12月中下旬)论证逻辑突破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反复看真题,反复做真题。通过反复分析真题来强化你的逻辑能力,达到能快速找到做题切入点的程度,通过在不同的问题中练习和磨练,你可以更好地理解逻辑思维的本质并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

推荐用书:鑫全讲真题。

(三)写作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写作性价比不如客观题高,但是不代表不用花费时间学习。书写很重要,上下分数浮动5-6分,所以如果板书不够整洁、字迹潦草的同学一定要从现在开始练字!但作为字丑星人,个人经验是如果时间实在不够,还是以学习内容为主,字体可以锦上添花但不会雪中送炭。

光说不做假把式,一定要勤写多练。真题训练至关重要,写作前期基础+后期强化都不建议刷模拟题。

但由于时间确实有限,所以对于写作,我采取了直接背模板的方式,背诵了3-5个模板在考场上套用,但不建议各位效仿,因为我客观题正确率尚可,所以对主观题期望是拿到基础分即可。背模板是一定拿不到高分的。

下面是我们其他老师的备考经验,更有效且实用,供大家参考。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

1、论效部分

(1)前期准备(7-8月):学漏洞类型,并且掌握几个结构话语,但是不建议背模板(低分警告)

(2)中期构建结构(9-10月):把题目,开头,结尾,每段框架学会,着重学习每种漏洞类型写作方式(自己总结话术)整体行文(10-11月):把自己学过的话术搭积木一样形成整篇文章。

(3)修改润色(11-考前):不断更改,并且尝试各种话术排列组合文章。

总结概括论效学习就是:第一遍(基础)+第二遍(行文+修改)+第三遍(修改润色)+第四遍(再次修改)直到自己口述(换各种方式快速、流畅、简洁地说出来)

2、论说部分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

(1)前期准备:论效结束后就开始论说(7-8月),这一过程主要是掌握论说文的考法、结构,中期准备:(8-9月初)把历年真题刷第一遍,不在于计时完成,在于看完题目独立完成写作。当然第一遍会出现字数不够或者字数超过,这种情况很正常,写完之后自己检查完善。听课后再结合老师所讲进行修改,对于结构不对或者行文方向相反的第二天或者及时再重新写。

(2)强化准备:(9-10月底)不断更改自己的论文。但是这个时候要计时完成,不管自己写的怎么样。(管综写作完成度很重要,一定要写完)写完之后先自己改,同时对照一稿进行反思,是否有进步,形成快速行文思路,做到列完提纲就能写出一篇结构比较完美的文章。

(3)真题再研读:(11月)论效+论说一起限时完成,争取做到论效20分钟-25分钟完成,论说文30-35分钟完成,或者总体完成时间设置在53-55分钟。一定要记得完成度比优美度领先。反省+训练:(12月)看优秀范文主要是领会其结构,适当学习其文字内容。反复看自己的一稿二稿三稿内容,不断反思自己的优缺点,查漏补缺。另外隔段时间要自己再限时完成一套真题。在考试前一周/半月进行模拟题目训练。

备考建议

(1)莫小看前期准备,尤其是论说文审题课,一定要反复听课并且揣摩题目中心思想。偏题作文哪怕文笔再好必是低分。

(2)写作不是一瞬就能拿高分的,所以必须在平常通过反复的训练形成相应的思维。(例如: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是否有相关可以进行剖析的,找准角度并在大脑形成提纲,然后适当行文。)

(3)论效贵在熟能生巧,除了多练习之外,还要记得有些漏洞并不是非得按照模板那样写,而是要自己有批判思维,能用适当准确的语言对其过程进行剖析,所以一定要多总结,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总结独有的模板。

(四)英语二

我认为英语二考试的成功关键在于充分掌握单词和刷真题。如果你能够熟练掌握考试大纲上的单词,并且刷够足够的真题,那么很难考不过线。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需要听老师讲授技巧,针对不同部分有针对性的提升,如阅读、写作、新题型、完形填空、汉译英等。 如果你英语基础较好,那么建议至少抽出2-3个月时间备考。如果你的英语基础较弱,那么建议更长时间的备考,比如至少半年或更长时间。同时,备考期间注意调整情绪,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只有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和应对英语二考试。

1、记单词相关经验

(1)使用多种记忆工具:我记单词使用了墨墨背单词和《恋练有词》,还可以尝试其他的记忆应用程序和方法。对于基础薄弱的人,可以先慢慢增加单词数量,但一定要保证记忆新单词的数量,否则无法提高记忆水平。并且在做真题时一定要把不会的单词划出记录,确保第一次做划出全部不会单词,第二次做单词起码全部眼熟,第三次做题单词全部认识。

(2)记忆方式: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既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背。最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看到单词就能够知道它的含义(标记叠加)。

(3)记忆时间:根据自己每天的学习安排进行计划,早晚最佳。

(4)记忆技巧:可以通过联想画面、谐音记忆、变形记忆、词根记忆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2、真题一刷(10月底-11月底)

(1)先自己尝试完成近5年真题,针对错题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然后对这些错题和知识点进行分类,找到自己的弱点(如主旨题、细节题等)。

(2)标记所有不会的单词,把它们摘抄下来,及时加以巩固记忆。建议把摘抄的单词放到下一天的单词背诵任务中。

(3)多背诵。多读多背佳句和长难句,建立一定的基础语法记忆。查看文章中的语气词、中心词和情感词,以总结文章的意义和行文方式。

(4)研究作文思路。针对真题的作文,多找范文来学习背诵,摸清文章行文脉络,多想多背。

3、真题二刷(11月底-12月底)      

(1)二刷真题,这时候的目标是客观题不错,主观题能把模板默写出来。

(2)对于错误题重点关注,厘清错误原因,然后专攻弱点,比如单词不熟就再强化单词,语法不熟就再去看相关网课和笔记,马虎导致错误就一定要牢记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掉坑。

(3)自己先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梳理、对于解题过程进行复盘,再对照答案解析进行比对,落实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无误。

(4)总结题目设计思路、比方说一些题目如七选五有解题技巧。

4、写作

基本情况: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同样背模板可以保证拿到基础分数。但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听一下王江涛老师的课了解一下。如果写字比较潦草,推荐买一本英语字帖练练,每天抽十来分钟。

推荐老师:王江涛

备考建议

(1)重复做真题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不要只做埋头真题,尤其在后期二刷三刷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2)不反对听网课,但需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信息内容更重要,要善于总结归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单词是掌握英语的基础,不理解单词的意思,再多的技巧也无法发挥出来。

(4)尝试将阅读理解的思考方式应用到完型填空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5)作文需要积累素材,但更关键的是掌握写作技巧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注重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和实践,加强写作训练。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2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13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21日

资格审查与笔试:3月24日

面试:3月25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2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1)笔试:主要为专业能力测试。考核对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

2)政治: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素养、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以及运用政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英语:测试考生英语使用与表达的水平。

4)综合能力与素质:通过对考生综合素质的面试,全面考察和测试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基本素质和潜力等。

(二)复试形式

现场复试(线下复试)。

(三)复试环节

1)笔试:考察考生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考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2)政治面试:采取考官与考生一对一方式,即以考官提问、考生回答的方式进行。

3)英语面试:采取考官与考生一对一方式,考生作英语自我介绍。

4)综合面试:采取考官与考生 “小组对小组形式。重点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组织和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 成绩计算

总评成绩=(初试总分÷3×60%+复试综合成绩×40%

其中,复试综合成绩=复试笔试×37.5%+综合面试×37.5%+政治面试×12.5%+英语面试×12.5%

所有考生(包括专项计划考生和二等功免试生)复试综合成绩不合格者(按百分制未达到60分,下同)不予录取。复试单项成绩(复试笔试、综合面试、政治面试或英语面试)不及格者也不予录取(专项计划考生和二等功免试生除外)。

(五)复试流程


四、学姐寄语

在考研之前,我觉得两个月考武大其实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在学习和刷真题,背模板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我也能做到,那么多人都能考上,会多一个我吗?同时拥有自信和不在乎失败的信念之后,考上也就变得很顺理成章。

各位同学在备考期间可能会有很多迷茫与困惑,质疑自己是否能行的时刻,但是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努力去打好基础,曾经的海市蜃楼,也会在你的努力下变成面前金光闪闪的大城堡,邀你进去更上一层楼。

武大的樱花季很美,武大的四季也很美,希望你付出的努力,成为走进武大的阶梯,明年樱花开的时候,我在武大等你。

24考研考生必看 | 武汉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