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随笔

2023-02-16 14:37 作者:时间真贵  | 我要投稿

元旦至今,书读不辍。早上似睡非醒时,大脑像不受控制般品咂近来看过的这些书。 首先冒出的第一本是《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七张面孔虽属大明,却近乎概括了中国古代舞台上所有重点人物,开国先君、中兴之主、清官大臣、祸国宦官、边疆大将、起义首领、民族英雄。虽不如《万历十五年》那般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意义和研究深度,却也是对两千年中央集权制中的利弊的一个总结,可以说是管中窥豹。对于明史,自大学读《万历十五年》开始,而后网上刷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后又两刷《简读中国史》,被张宏杰治史观点所迷,遂看了《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人性格历程分析》。脑中呈现一句话:中国近代毁于明,明朝亡于朱元璋。盖因朱有五宗罪。 其罪一: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断中华经济文明发展之源,让中国从此开始落后于世界。 其罪二:锁定职业、固化户籍使海内阶层如死水一潭,其流毒殆害至今。 其罪四:科举制度演进为八股取士,戕害中国知识阶层独立之精神,使之丧思考能力,统统化身朝廷工具人。 其罪三:税收制度就地收发,使由下至上不得不腐,并影响了宋以来发展的保险业、金融业和交通业。 其罪五:以低薪重刑求清廉官场让反腐走上了牛角尖路,制度性腐败从此登峰造极。 若每一罪都细加论证,则可成一大篇文章。 第二本是《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真是书小体大,前前后后看了两个月才算读完。不过,感触也是最深。其中,君主、教士、贵族、资产阶级、文学界和农民等各阶层对民主、权利以及自由不断演变的态度,相对于看惯了中国史的人来说,无异于另一个世界,什么是权利、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民主,这些至今都难以感受的东西,却在几百年前的这块土地上任意驰骋,摧毁了一个世界又建造了一个世界。看着看着,就好像坐在家中看着无人机带来的几万公里外的异域影像。东西方中央集权诞生的异同,公民与人民远非法律政治名词的不同、追求自由与追求民主、平等的区别,如此种种,令人眼花缭乱。将来有时间得专门写一篇。这其中一个小小的镜头引起了我的注意: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突然出现,又骤然消失。在本书中虽如蜻蜓点水,但作者可以永远都不会想到这一点引起的涟漪却像蝴蝶效应一般。 第三本《月亮与六便士》,多年前买的这本双语珍藏版,三读三放,第四次再读时,居然三天就看完了。第一感觉如同去年看《刀锋》,天才之行为,非我等凡人可度量。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应值得尊重,哪怕TA在有的人看来是虚度一生。知乎对此书的评论也让中西价值观的不同全部彰显。这恐怕也是价值观统一教育的缺点。思想如同文明发展历程一样,有交流有碰撞,多元化而非一元化才能发展进步。 第四本是《沈从文的前半生》,与之前的《沈从文的后半生》相比,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第五本是《余英时访谈录》,1978年,余英时随团回国交流时与钱锺书座谈,钱骤然谈起老马的私事。后在中说,钱意在言明其未被洗脑仍能独立思考。 《罪与罚》开了个头,五百多页,三月看完过后再说吧。

读书随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