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 Reading|d11(1)社区管理的现代性内涵

2023-06-30 00:00 作者:仲思枣  | 我要投稿

简记: 社区的形成,基于利益的寻求和对自然力量的畏惧是人们最初共同生活的基础。一个共同体想要持续下去,必然面临如何分配权力和利益的问题,因而必然会形成一个最初的核心人物,而这个人物存在都合理性就在于能够有效地调和不同人群的利益问题,权力公正问题实质就在此。 而最不坏的办法往往是诉诸于对心灵的管理,也就是创造一套能够安抚人们心灵的话语体系,能够让大家心安理得的生活而没有太对的非分之想。(出自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 但近代以来,现代性的生成和扩展使得社区管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作为主体的我和作为他者的你,是平等的。平等意味着任何人都没有对别人说三道四的天然权力,我们只需要关注自己的私人生活就可,公共生活就变得异常困难。实质上,一个公共权力(国家等各种制度行组织)的出现,恰恰是人们太过关注自我之后在利益上的妥协,诉诸于第三者公正裁决。因此,现代社区管理的内涵就变为:通过何种途径协调独立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就可理解为,现代条件下的共同生活还何以可能? 这种内涵变化恰恰是人自身的生存方式及其变化紧密相关的。从自然经济条件下以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为基础的确定性的生存方式转变为市场条件下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可选择的生存方式。 生存方式的变化带来“社会何以可能”的空前挑战,社区管理这一技术化实践策略,也面临着现实的不断拷问。这种挑战来自于近代启蒙观念使得现代人始终秉持着三种信念:“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义信念、“我欲故我在”的功利主义信念以及“我生而为人”的权利本位信念。但难题在于,在现代社会,个体在去神秘化和去道德化的趋势中要么变得为所欲为,要么变得无所适从。 简述: 社区治理的转变显然是由于现代性的扩展。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导致了文化模式发生变化,但作者没有着重提及的是这一变化过程显然是缓慢的,受制于我们传统社会强大的文化模式惯性和包容性,吸纳并消解了相当部分的现代性意识,但向现代性转变时时在发生,其力量随着生存方式的调整(趋向城市化,工业化,个体原子化)而增强,只要继续保持发展与变革,那这将是不可逆的文化趋向。

V Reading|d11(1)社区管理的现代性内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