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印度首富坐拥845亿,独爱素人妻子35年,背后是他对高种姓的渴望

2023-08-06 07:36 作者:高音镜面  | 我要投稿

谨由我同大家一起来深度剖析一下这篇与印度种姓阶级制度以及印度民众贫富差距下对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有所相关联的通例并看看其中所藏有着的知识点以及亮点在哪里,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去西藏朝拜,他们都是为了祈求身体健康或升官发财。而当地藏民的朝拜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朝拜者认为来世与今生同样重要,今生的修行是为来世做积累。

无独有偶,在北半球的印度国家,也有类似的说法:若印度低种姓为高种姓送礼物,便会在当世或者下一世得到善报。不过相比之下,印度种族制度下衍生的地位参差,是旧观念、旧思想的残留,它依然在戕害着21世纪的印度人。


×

就连印度首富也是如此,即使他的财富已经达到845亿,却也只能靠着妻子的高种姓来获得“贵族”地位。印度首富的婚姻看似情深义重,实则就是一场地位与种姓的交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种姓制度的戕害

古代印度与中国、埃及、芭比伦一起被列为人类发祥地。作为有着这般历史渊源的国家,它的发展本该是从封建迷信走向自由民主、文明平等的,但是即便在21世纪,印度仍然存在大量的不平等现象。这种不平等现象不仅存在于普通百姓中,就连印度首富都深受其害。而这种现象的源头就是“种姓制度”。


×


在印度有四大种姓:1.婆罗门(第一等级),它主要是祭祀贵族、掌握神权,在社会上具有最高的地位。2.刹帝利(第二等级),以军事贵族为主,控制着印度除神职之外的所有权力。这两种高级种姓人数占印度总人口数量的5%,依靠剥削谋生,他们是国家的统治阶级。

3.吠舍(第三等级),以普通工人为主,代表着印度的中下级阶层,包括必须纳税的农民、手工业者与商人。4.首陀罗(第四等级),指失去土地的自由人民以及实际处于奴隶地位的群体。其他的种姓的人更是被统称为“贱民”。


×

不同等级有着悬殊的地位与权力,甚至连职业都会受影响。印度街头的清洁工,工厂里的普通群众,这些最基本的职业都是由第四等级的首陀罗种姓的人以及其他种姓的人来做,他们被印度贵族视为肮脏的工作。

就连印度首富穆科什也会因自己的低种姓出身而耿耿于怀。在2021年4月发布的《福布斯富人榜》上,穆科什以845亿美元的身价位居第十。即使他富可敌国,在印度依然算不得“贵族”。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其他国家,穆科什一定是“贵族中的贵族”。


×


可是在印度,再有钱的富翁只要不是高种姓,即使同家境一般的婆罗门与刹帝利同坐,也要表现得谦卑、客气,只因印度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直到1985年,在穆科什父亲的帮助下,27岁的穆科什迎娶高种姓的妻子妮塔,他的阶层跨越梦想才得以实现。

二、婚姻改变出身

按照现在的说法,穆科什其实是一个“富二代”。其父亲迪鲁拜在1958年开始创业,经过20多年的资本积累,迪鲁拜将生意做到印度的全国各地,甚至可以影响到印度的经济。


×

穆科什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也颇有经商经验。他很快就能接手家中的生意,独当一面。不过,再富有的迪鲁拜一家人,还只是吠舍种姓,婆罗门与刹帝利的种姓于他们而言,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在种姓制度没被废除之前,为了保障高种姓血统的纯正,种姓制度规定:同种种姓的人才能通婚;高种姓女人不能下嫁给低种姓的男人,否则会遭受“光荣死”(因不同阶级通婚而遭到群众反对,处以死刑的判罚)等后果。

1947年印度废除了种姓制度,虽然不会再明令禁止不同种姓的人通婚,但是大部分普通百姓依然不敢迈出阶级的跨越。迪鲁拜家族接受过其他国家的文化思想影响,他们认为印度的种姓制度并非一无是处,但也算不上十全十美。

为了让整个家族都能改变出身,迪鲁拜计划为儿子挑选一位高种姓的妻子。1985年,在父亲的安排下,穆科什与妮塔见面。那天是穆科什公司举办的商业活动,妮塔作为舞蹈演员来表演。初次见到妮塔的穆科什,就被舞台上美若天仙的妮塔深深吸引住。


×

当父亲告诉他,妮塔是婆罗门种姓时,穆科什更加坚定了求娶妮塔的想法。妮塔家中算不上富贵,可是这种家庭背景在印度可是一等一的特权阶层。

妮塔是一名舞蹈老师,她的妈妈也是舞蹈老师。这份职业在印度可是独属于贵族的职业,因为跳舞是给神的表演,只要高种姓的人才有资格去学习舞蹈,读书也是同样如此。

那次表演结束以后,穆科什开始疯狂地追求妮塔。起初,妮塔并未将穆科什的追求放在心上。她觉得穆科什不过是一时新鲜罢了,何况妮塔对不同种姓之间的交往还存有一些顾忌。

但在穆科什愿意陪妮塔去吃路边摊,以及参加平民活动以后,妮塔便对这名富商有了新的了解。她开始有些动摇,甚至有一些想要冲破世俗种姓观念的想法。


×

在两人约会8次以后,穆科什将妮塔视为自己的一生所爱。为了试探妮塔的心意,穆科什决定赌一次,他在送妮塔回家的路上等红绿灯时,对妮塔说:“你嫁给我吧,不然我就停在这里不走了。”

本就对穆科什颇有好感的妮塔,面对此时十字路口的拥挤,害羞地点点头。她确定自己是喜欢穆科什的,只是这种选择依然是一次冒险,毕竟在印度的大环境下,能冲破种姓观念的人还是很少的。

两人很快就举行婚礼,穆科什一家自此实现阶层的跨越,这才是印度国真正意义上的贵族身份。

三、种姓思想的残余

穆科什与妮塔的婚礼,虽然有一定的爱情为基础,但更多的还是为了满足二人的一己私念,并非那么纯粹。穆科什拥有的财富是妮塔一辈子都不得享有的,而妮塔拥有的高种姓更是穆科什整个家族都为之疯狂的存在。

婚后的妮塔极爱炫富,自从成为首富的妻子,豪车、别墅、私人飞机等等,只要她想要都能得到。这些价值不菲的东西,只有穆科什才能满足她。在印度有一种说法:给婆罗门种姓送礼物的人,会在当世或者来世得到福报。


×

从而不难看出,穆科什对妮塔的百依百顺,不仅是出自丈夫对妻子的关爱,更是源于低种姓对高种姓的臣服。可以说,穆科什这一生除了建造家族的商业帝国以外,还将妮塔的终身幸福视为一生的奋斗目标。

某次,妮塔向丈夫抱怨家里的房子景色不好,当时他们居住的房子已经是整个印度国家最高大上的地段。这句话让爱妻心切的穆科什当即决定:自己买地皮,为妻子单独建设一栋豪宅。

当时,这块地皮还引起印度平民的不少非议。因为穆科什看好的地皮原本是准备建造孤儿院使用的,但在穆科什看好以后,直接出高价将其买下。

有人说:“穆科什的行为是在印度平民的头顶建立自己的爱巢。”对此,穆科什根本不在乎。此时的他不仅有首富的雄厚财力,还有高种姓的贵族背景,穆科什怎么会去在意印度最“低贱”阶层的想法呢?他只要博得妻子一笑即可。


×

这栋豪宅价值10亿美金,耗时7年。建成以后的占地面积为3000多平米,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一共27层,高173米。这样的高度相当于60层楼那么高。每层楼的层高都有7米左右,天花板镶满水晶,屋内所有楼梯扶手都用白金覆盖,处处都彰显着首富的实力。

为了令妻子满意,穆科什还专门找人为这栋豪宅取名,命其为“安蒂拉”。“安蒂拉”是神话中的一座岛屿,一是衬托高种姓人才能拥有与神灵相关的名字,二是以此名将豪宅比作人间天堂,妮塔是这里的女主人,自然是最高尚、最纯洁的天使化身。

那么“安蒂拉”这27层楼是如何设计的呢?豪宅的1-6层,主要用来停放各种豪车,包括穆科什自驾的迈巴赫,价值5000万人民币;以及其余167辆价值从几百万到两千万之间的其他限量款跑车,一共168个停车位。

豪宅的7层为修车厂,主要是为那168辆豪车提供保养及修理服务。为此,穆科什还特意高价聘请了专业的汽修团队,保证每一辆豪车都能得到最完美的“照顾”。

豪宅的8层为招待各国商业大鳄及政府高层的宴会厅。9-12层为空中花园,这几层高度为妮塔最喜欢欣赏户外美景的高度。尤其是这里还有一尊巨大的印度教神毗湿奴的雕像,神像全身以金银打造,再用各种名贵的钻石和珠宝装饰。穆科什与父亲都是忠诚的印度教徒,这座神像的打造更是从侧面印证他们对种姓的执念。


×

印度为亚热带气候,在那里生活的人的从来不能理解雪花的洁白如玉。于是,穆科什将豪宅的第13层设计为雪场,用专业的制雪设备喷洒雪花,他经常与妻子在“人工降雪”的浪漫中,欣赏这别样的景色。

第14层是健身俱乐部,从健身器材到健身教练一应俱全。15-16层为私人医院,若身体有任何不适,直接在家中就可以享受最高级的医疗服务。17-18层是客房,用来招待朋友及贵宾。

第19-22层是穆科什自家人居住的地方,而他们家一共才6个人,足见其奢靡程度。23-25层为家中佣人的宿舍,其中包括50名保镖以及600名服务人员。按平均数据来算,穆科什家的每个人都有100多人进行专门服务。

这种完全不平等的社会现状与古印度依然残存着的守旧思想,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称得上大同小异。尤其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环境下,这种“不平等”现象对印度平民的思想残害更严重。


×

妮塔有一个习惯,她的物品从来不会用第二次,衣服、首饰都是如此。豪宅的26-27层,就是妮塔的私人衣帽间。那里有全球的限量奢侈品牌及知名设计师的高定服装。

穆科什更是经常给妻子送包当作“日常礼物”,尤其是每只包上都会镶嵌上钻石。他说:“我老婆一定要背最好、最特别的包,带钻的包算什么?”

真正被首富的大手笔折服的,是穆科什找到世界顶级工匠,专门为妮塔打造一款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豪车。这辆豪车上镶满30万颗真钻,寻常人家连一颗钻石都买不起,何况是30万颗呢?

妮塔经常开着这辆豪车出门兜风,有小孩子们跟在车的后面,他们并非为了观赏豪车,而是想等着它万一发生磕碰,掉下一两颗钻石,足够花一辈子。


×

那么穆科什如此雄厚的财富实力,是做什么生意呢?他从16岁就跟着父亲学习,在穆科什的扩展下,家族集团业务涉及电信、金融、电力、外贸等等。

而且其家族集团是印度最大的私营炼油企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在2007年10月,穆科什的财富甚至问鼎过世界首富的宝座,足以见穆科什的实力。

四、印度女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妮塔作为一名新时代印度女性,平权意识逐渐被唤醒。2002年穆科什父亲去世,穆科什的弟弟安东尼与哥哥开始争夺家产。为了帮助丈夫,妮塔夜以继日地研究公司现状、分析材料、为公司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她完美地弥补了穆科什不善言辞的缺点,化身丈夫背后的军师。

也许有人认为妮塔的所做作为理所应当。其实,印度女人的地位很低,即使高种姓的女人与同种姓男人相比,也要矮一截。印度的大部分女性几乎都被捆绑在家中,全身心的只服务于丈夫。这种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女性群体,势必只能成为依附于男性的附属品。

而妮塔为丈夫出谋划策,在集团中身兼数职,不仅可以帮助丈夫获得集团高层的大力支持,还能实现女性本该拥有的社会资源,缓解印度的社会资源只向男性倾斜的问题。

可以说,穆科什能成为印度首富,有一半功劳是属于妻子妮塔的。即使当初穆科什更看中妮塔的“背景”,但是他也在这些年的夫妻关系中获得到更多的“财富”。

正因如此,穆科什在婚后一直独宠妮塔一人,从未有过其他的男女问题。如果说最初对妮塔的感情是一种低种姓对高种姓的仰望,那么现在穆科什对妮塔的感情更多了一份情深义重。毕竟,夫妻二人在一起经历过集团的“战争”。

五、精华与糟粕

文化只是一种形式,它代表着国家的精神内涵与载体,在封闭落后的社会环境下,文化只会发展成愚昧与糟粕的中转站。印度的阶级思想还存在于大部分人的观念中,若不能跟随经济发展一起同步,那么印度的发展还会存在更多问题。

女性思想的解放作为衡量社会开放的重要指标之一,她们完全可以获得同男性一般的地位及利益保障。希望随着印度文明车轮的前进,女性能够真正在阳光下自由的呼吸。同时也希望泯灭人性的“种姓制度”可以被印度取缔,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平等与自由。


印度首富坐拥845亿,独爱素人妻子35年,背后是他对高种姓的渴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