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50岁,拥有1000万元存款,是该继续打拼,还是该不再工作?
人到五十岁,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也基本开始踏入人生后半程。对很多人来说,50岁之后,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健康程度、体力、精力等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多工作将开始变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过,也有一些人一直都很注意锻炼和养生,到了五十岁依然看不出半点老态,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依然可以继续拼搏下去。
就有人想知道,人到50岁,如果已经拥有了1000万元存款,是该继续打拼,还是该不再工作呢?对此你怎么看?

1000万元
假设一个人从20岁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70岁,工作50年,每年净结余20万元,也才能攒够1000万元存款。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高收入人士虽然存在,但只是少数人。根据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6883元,且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对很多人来说,一年也就攒下一万多元的储蓄而已,想要攒下1000万元,可能毕生都只能是个奢望。
1000万元所带来的被动收入
如果拥有1000万元,将这些钱存在银行活期存款中,即使只享受0.2%的活期存款利率,也能有10000000*0.2%=20000元的年利息。而去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有16632元,2万元的年利息已经可以让不少农村居民轻轻松松靠利息生活了。
但凡是存在余额宝中,或者是2年期的定期存款中,或者是存在一些银行零钱理财方式中等,想要享受2%以上的收益率,还是有希望的,此时的年利息都可以达到20万元以上了。以当下的物价水平,有每年有20万元利息,基本可以覆盖一个常见三口之家的日常开销。

该打拼,还是该不再工作?
从上述计算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人能有1000万元存款时,其基本也算能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此时即使一个人不再工作,那么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开销问题,所以,无需单纯为了赚钱而去工作,打拼。
当经济问题不再是问题之后,年逾50岁,是该打拼,还是该不再个工作呢?这个答案是见仁见智的。不同人的选择或有不同。
有些人上班上得很累,虽然早年废寝忘食地打拼,攒下了偌大的家业,还有1000万元的存款,可是却给身体埋下了隐患,各种病痛缠身。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其实完全可以歇一歇,不再工作,开始“养寿”,好好调理自己的身体,将早年的爱好等捡起来,余生可以尽情地享受。
当然,也有些人奉行的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念,他可以在拼搏中,在事业中感觉到成就感,也能通过自己的工作为社会贡献出一份价值,同时自己的健康情况也允许。那么年逾50岁,依然可以继续打拼。毕竟50岁时,人还并不算老。对于一些人来说,提早退休,打破早年由于上班形成的生活节奏,变得无所事事,反倒对其身心并不好。
不过,上述是一个人有1000万元存款时的情况。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这样泼天的富贵,因而,对于很多人来说,50岁时面临的局面将是不得不为了钱再工作。
若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主动收入,积攒更多的存款,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被动收入的获取。可以将多数资金存在银行存款中,对少数资金选择一些其余方式进行增值,比如基金定投、银行零钱理财等。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如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利润。

总之,人到50岁,如果拥有1000万元存款,继续打拼和不再工作都是可以选择的。但是若一个人的存款数比较少,那么可能将不得不为了赚钱,继续打拼。不是吗?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