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学语文一年级考据学习,点赞(四)~

2022-03-17 10:29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还是下载了小学课本,然后发现了一些东西

比如小雨点儿

对话体的问话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对比,对话的双方是对比,去的地方是对比,结果也是对比

在大还是小里面,重点抽取的是大和小的对比,而最后两句,体现在结论里面,我之前没有看原文觉得自己理解的是尽量自己做,不行的寻求合适的帮助,但现在看了原文,配合课后问题,推翻自己的认为,结论应该是,当能独立自主的时候,会自信,而当力所不能及或者恐惧的时候,就会不自信

在项链这篇课文里,名字是项链了,肯定有主体是项链,但是开篇是铺垫,用了对称句,大海沙滩,然后并列地位的浪花,项链的主题海螺贝壳是浪花带来的产物,所以不是并列关系,而贝壳项链和脚印项链是并列关系,这里的动词也是亮点,所以原来的结构图应该做一点调整

写的时候觉得,浪花其实是大海的产物,没法独立存在的,所以结构就改成这样了,就这样吧^_^

乌鸦喝水,我觉得结构也可以改,改成,问题-解决,新问题-再解决

所以结论应该是,遇到问题,需要资源的就找资源,需要解决问题的就想办法,然后还要行动,最终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而配套同步教辅里的扩展阅读,正是提醒我们要把复盘加上去,一种方法尝试总有个时间期限判断的,不行了还得迭代的,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

关于小蜗牛这篇文,我还是挺想仔细看看,毕竟原来的结构抽取里,结论居然上升到了抓住时机。。。感觉很高大上。。。

当然童话故事bug多,如果小蜗牛爬一次就3个月,那背上草莓蘑菇回来也都坏掉了。。。

目标之后要搜集认知——路途多久,目标有效期多久,然后决定行动方式——自己速度多少,怎么在有效期内到达

这篇的启示的确是要学会抓住机会,并且要会做计划,有自己的判断感觉还是大了点。。

那么接下来,看下册了

不行,还得总结一下上册,里面当然都是教给孩子一些常识,世界观和方法论,和对生活积极热爱的态度,并且提高文学素养

比如独立自主啦,比如要注意观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啦,比如要抓住时机、也要学会自己判断思考啦

真的从这儿就灌输方法论了,可真了不起。。。我一个大人都觉得,哎,自己这是第一次学习课文呢。。。。

果然成长后,常学常新。。。。

现在开始下册吧,开始有比较长的不是儿歌形式的短文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里是很典型的写作结构

叙事文

地点,人物,时间,状态,交代故事背景

然后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是解决行动,然后是后来的结果,或者是后续“番外”

非常完整的5W1H

这都可以让小孩子们模仿着写故事了

每天都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它们都是有背景有各个要素,有问题有解决有结果有后续

没有扩展思考,只用描述,哇塞,我都被自己感动了。。。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小文,应该也是叙事文

这里是空间法结构,从近到远,然后展开想象

从眼前的小路,到远的想象,走出天山,然后是遥想北京,这里又用了远景-近景的手法,先是北京城,然后天安门,再最后具体到一个场景,就是广场升旗仪式

另一个小男孩的视角,整个空间结构,是一样一样的,宽宽公路,走出北京,想象新疆,再远景-近景,新疆,天山,再具体场景,是雪山盛开着白莲

这个的寓意也可以是,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如画,处处都有各自的美,小孩子要读书,也要观世界,先观中国就挺好的。。。走到民族相连的话。。。如果这是正确答案,就背下来吧。。

这一篇文,可以作为未曾经历的叙事文的典范,目遇毕竟有限,耳听的更丰富,都可以这样写,类似的构建空间

上一篇叙事文是客观叙事,这篇是是想象的客观叙事

接下来这一篇,是时间顺序文

从月夜,要去睡觉,睡到清晨,要去上学,然后是课间,要再去上课

我发现这个结构延展,比较喜欢延展情绪,比如之前的乌鸦喝水,就编了很多情绪,这个吧,其实太主观了,从原文中是看不出来的,所以我决定按自己的逻辑重新写下结构

所以,在这个框架下的结论,应该是,不管遇到什么自己觉得“不如意”的事情,改变不了客观事实,就要学会转念,往好处想。。。要积极乐观

我的天啊,原来道理都在小学一年级,我的妈呀。。。

而且,这个叙事结构中,其实是叙事散文?交代背景人物事件和个人想法,并且还用了三段,完全也可以仿写,写心态发生转变,想法发生改变,前面铺垫的方法可以仿造

再次回顾一下前面的仿造结构

从实际客观叙事文,可以写下春游笔记,配合一些故事和“番外”,让普通的地方变得形象生动

想象客观叙事文,可以写家长和老师给讲的一些远方的景致,用空间法,从近到远,再在远方具体地方用远景-近景来具体描绘场景,增加代入感,“引人入胜”,让人们可以发挥想象,把场景具象化

然后可以写客观叙事主观散文,先介绍客观事情,也介绍主观想法,记录自己想法的变化

不同类型的叙事文~bingo~

小公鸡和小鸭子。。。个人觉得很主要的启示应该是各有所长,合作共存吧。。。

用地点线索^_^,附上软件中的结构图

果然是真善美^_^

树和喜鹊,文章的结构是结论性叙事,感觉是为了说明一个主旨来编写的,所以过程的描写是为了说明结论,这算是论述文?

先设计结构,再填写内容,这是一种套路化的创作方式

结论说的这么简单,是给小孩子看的吧。。。但其实按性格分快乐的方式啊。。。

比如下一篇这里面讲的,怎么都快乐啊。。。这两篇文放一起,还真的蛮合适^_^

不同情况下都可以快乐,不过还是鼓励集体活动,有倾向性的

战胜恐惧,原生家庭的陪伴。。看软件上带的框架,我忽然想换个框架,就是如何战胜恐惧,这个框架我觉得用时间线不是很合适,而是用角色线

以问题为主旨,如何解决问题

结论应该是,要战胜恐惧,仅仅靠理论是不行的,要去直面恐惧的事情,然后发现它其实是纸老虎,自然就战胜了——人们害怕的,是未知的,去直面,变成已知就好了

我觉得这个对大人其实也是非常有启发的

端午粽是一篇叙事文,可以参考来介绍食物,当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就更好参考了

介绍事物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这里的是食物可以参考的套路

所以结论现在看之前写的不是很合适,可以改成:明白了粽子的各个方面,感受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博大。。。

我觉得自己get了结构的方法,然后整合了学习力思考力表达力中的逻辑,综合升华了^_^

厚脸皮的给自己点赞!

彩虹

原来抽出结构真的是很容易得出主旨这种东西

想象丰富,浪漫,热爱生活,并且看到什么都想到家人,爱家人关心家人,想帮助家人,想让家人开心

对于要下雨了这一篇,本来我觉得就是一篇科普文,告诉小朋友们怎么识别要下雨了

然而看到软件上的结构图,还看到了一条线,就是从怀疑到相信行动到传播信息的转变,可以说是褒义词的“三人成虎”?

所以,想要说服别人,靠自己一个人一次告知是很难的,要团结些别的力量,还要给点耐心,改变需要时间^_^

看到咕咚,忽然想起来教练说的,没有目标的行动是没有段位的,如同阿甘正传里的仪式感跑步,没有目标计划的行动,很难持续的,很容易就会停止行动

剩下的几篇文章,大致过了一遍,都是基础认知的普及,自然世界,还有好习惯的培养,时间观念,不要人云亦云,要去建立认知自己做出决策

一年级的课就over到这里吧,想想后面的不抽取框架的,都是结论不需要框架就很容易看出来的

那前面的框架,有的是通过理解才能明白道理,还有的是觉得这是写作的思路

叙事文中的地点介绍,食物介绍,写实+从他人口中得知,先写实再想象,或者简单事实其他全部想象,想象也分写实想象和虚拟想象。。。

总之,真心觉得写作文都可以套这些框架的。。。。后面再学习到写作的时候再说了

over~

小学语文一年级考据学习,点赞(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