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年男人的爱车与生活
一眨眼今年已经38了。今天整装待发开车出门有感而发。
发文之前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开车了。对于上海的交通拥堵,这两年我只能是用“无语”来形容。绿牌超额发放,市区都是骗牌的网约车(荣威挂绿牌纯用油),周末在外滩200米可以堵四个小时。 所以开车通勤这件事我已经放弃了。但是对车的热爱还是一贯的。 (图里的杂牌车我买了10个月,只开了900公里) 算到现在前前后后我玩改装车也有10几年了。 最早玩jdm到后来也搞过一点bba,又玩回了jdm。 不瞒大家说,我不喜欢飙车,跑山也一次都没去过。 只是单纯的喜欢机械,和改装这件事情。然后可以把自己的车搭理成自己喜欢的外观。 14年的时候还和朋友一起动手改了个k20a到收的小思域上
锻造发动机到接线,多少个通宵,自己看着说明书一点点搞出来的。
还有我的小黄飞度,在别人看来都是废铜烂铁,但是都是我的心头爱。 之后也是搞了sti。 当时母亲其实不是很同意我玩车的,第一他们觉得好好的一台车拆成这样,然后改装特别烧钱,而且老人家会觉得你改装肯定飙车。 其实传统观念出发点都是好的。 之后工作太忙了,也没时间花在弄兴趣爱好上。 也就买了一台s3
但是,就是找不到以前的乐趣,加速快也没啥感觉。停在楼下也没开他的欲望。在他7000公里的时候我就把他给转让了。 后来在疫情的时候我爱上了翻新。收了台老的boxsters,从很普通的车况整备成了一滴水都不沾的模样
之后又收了台手动的F56
然后搞了个型格给我太太开,可能受我影响家里孩子和太太也都十分热爱改装文化。
慢慢的兴趣爱好从改装变成了洗车,擦车😂 前段日子在一直看到B站推文,什么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对喷。其实我觉得各有各优点没啥好多说的。 比如你是一个上班族,又只能妥协家里的各种用车需求那就买电车,买suv。 很多时候用车需求就是个伪命题。主要看你是怎么看待车子的,我可能就是大多人口中的沙雕。买来不开 买了车还要伺候他。 那自己喜欢呀,在能力范围能负担的情况下,买啥何必要听别人。 我喜欢多姿多彩的世界,不喜欢一成不变的马路,开出去都是,灰白黑三种车。大家都开byd。多枯燥啊。但是你只是把他当做一个点对点的工具,其实开啥都无所谓。 群里有朋友说:我丈人让我买个7座的mpv,可以满足家用出行。首先我也不管你是不是每天一堆人一起出行。对于我我肯定不买的。 家里谁让我买什么谁出钱呀。你说对不对。买了我也不开,开不开是我的权利。 像我一年一家出门也就玩一两次,租个gl8也不是蛮好的嘛。每天自己开开喜欢的车多好呀。一个个要空间大,难道天天要往车里塞满东西吗?不过很多大个子只能开suv的当我没说。所以很多所谓的刚需,没什么刚不刚需的,我现在天天开踏板,开摩托,坐地铁一样出门的。
今天高架上碰到了一台考维特,我开在他边上,互相打开车窗,竖了个大拇指👍🏻,心情特别好的一天。可能这才是真的爱好者的共同语言。
写在最后。 可能大环境是不太合适,老大们也希望你们这些老百姓最好都是一样的,穿一样的衣服,开一样的车,这样毕竟方便管理。 但是爱好还是不变的,家里孩子也非常喜欢车。别人过别人的,我过我的。别人喜欢坐大沙发,开车喜欢看大彩电,喜欢自动驾驶躺平了开。 我还是喜欢我住自己的方向盘。 ps:牌照没p掉已经无所谓了。这是父辈的光辉,已经在去年被车管所强制回收了。就当留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