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2023-06-27 00:13 作者:donsion  | 我要投稿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前面两章写,天地万物,皆有生死。要理

解生死,就得知道,万物何以生,何以死。要

如何理解万物的生和死呢,道德经认为,道生

万物,德畜万物,然后万物才能得以成形,得

以成势。万物有了形势之后,可见可得,才能

得以被人所认知,所描述。从而形成知识。

如果不知道万物为什么会有生死,那么就

会错误的认为,万物的生和死,都是因为一些

莫名其妙的妖怪创造出来的。持有这种想法的

人,十分的普遍。而稍微脑子好使点的人,对

妖怪创造万物,是不以为然的。因为这个妖怪

可以创造万物,那个妖怪也可以创造万物,到

底谁发明的妖怪最厉害呢,又要弄成三岁小孩

过家家攀比谁的玩具更厉害的幼稚游戏。

如果说,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妖怪们创造了

万物,那么这些妖怪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而崇

奉这些妖怪的人,则很愤怒很暴力地拒绝人们

质问这些妖怪都是怎么来的,并把这些法力无

边的妖怪都说成是他们的神,他们的主人。

这些不相信妖怪创造世界的人,很多会导

向不可知论。认为万物的生死,万物的由来,

万物的演化和消匿,都是不可知的。和愚不可

及的各种版本的妖怪创世论,死后再被妖怪回

收论相比,不可知论,也是一种愚蠢的观念。

万物当然不会毫无来由的生死,毫无来由的演

化。不可知论的问题出在,它们试图通过已经

成形成势的可见可知的万物那里,去自下而上

的逆向去认知这一切背后的推动力。这种自下

而上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举个例子,做个思想实验,一个人站在六

层楼的天台上,往楼下面扔金鱼。如果把地面

之上的楼都遮盖掉,这些不停往下掉的金鱼,

是怎么掉下来的,后面还有多少金鱼往下掉,

只通过地上的金鱼,是不可能逆推出来六楼的

天台上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可能知道,

他的桶里还剩下多少金鱼,这就会造成不可知

论的观念。

反过来,如果对六楼天台上发发生的一

切,都了如指掌,那么掉落在地上的金鱼这些

现象,就不在是什么神秘莫测之事,而是应然

之事,确然之事。既不需要假设出来很多妖怪

来解释,也不需要用一个不可知论来搪塞。

天下所有的万物,都是有开始,有原因,

有推动力的。这个天地之根,万物之源,就

是道。自上而下的看,是道先生了无,无生

了有,有生了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一茬万物

被生出来,一茬万物消亡,反反复复,无穷无

尽。为什么一切都没有穷尽呢,因为天下万

物,存在这一个不停的生育万物的母亲。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在中国的文化中,理解万物的思维是,要

先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而西方文化的思

维则是,试图通过先知其然,然后再逆向出其

所以然。例如对待下面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的

生命是怎么回事,人为什么会生病,中西方的

思维是完全相反的。中国文化是先告诉你生命

是怎么发生的,生死是怎么循环的。然后进一

步推论出,人生病,是因为逆了天地之气,逆

了万物之势。

西方文化,则是试图,通过从分子从原子

层面上,理解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疾病。都不

知道生命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疾病是怎么来

的,他们也搞出来了一套套言之凿凿的“生命

科学”和“医学”。试图在物的层面上,去理

解道,这是一种迷信。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

人体是怎么生病的,器官和组织是怎么坏的,

所以他们对待疾病的手段,也比较有意思,直

接把“坏”的零件割掉就行了,哪里疼割哪

里,哪里坏割哪里。

要让一个饥饿的人消除饥饿,一个办法是

给他吃饭,另一个办法是杀死他,因为死人不

会感到饥饿。西方的医学,也是类似的思维,

消除疾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让人恢复正

常,疾病自然就痊愈了,另一种方法就是把病

患的部位切掉,于是病就好了。这种思维,跟

把饥饿的人杀死,好解决他的饥饿问题,有异

曲同工之妙。如同死人不会饥饿一样,被割掉

的零件也不会再生病。

如果我们理解了,天下万物都是怎么生出

来的,我们才能理解,万物为什么会是这样,

以及它们会如何演化。上一波万物消亡了,如

果我们的理解力,也随之跟着这波万物而消

亡,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下一波万物是怎么

来的,以及下一波万物会是什么样的。

人一时得势容易,难的是一生得势。为什

么呢,因为万物的一波成形成势,接着就会进

入衰亡周期。有的人认为,它理解了这一波万

物的生死循环,所以他也可以通过这个循环道

理,去套用在下一波的万物生死循环之上。这

显然是不行的,不可以物解物,以物缘道,而

应以道明物,以道统物。

我们要理解,下一波万物,会成什么形

态,会成什么趋势,生死周期又会是多久,就

得复归于天下万物之母那里,去俯瞰洞察万

物。再用上面那个例子来说明,得站在六楼的

天台上,看着天台上的那个人桶里装了什么

鱼,才能知道明天他会往下扔什么鱼。不能因

为,他昨天往楼下扔了金鱼,就断定,他明天

还会照样扔金鱼。他有可能明天扔乌龟,也有

可能明天扔螃蟹,这都取决于他桶里装了什

么,而不取决于他昨天往楼下扔了什么。

如果我们盯着那个天台上的人,和他手里

的桶看,那么我们就可以每一次都能判断准

确,他下一次会往下扔什么鱼。这就是一种自

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先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

然。如果掌握了这种自上而下的理解万物的思

维方式,那么就不会错判任何一次的形势,就

会每一次都能在万物演化过程中,主动的去统

御万物,趋利避害。

人与万物的关系,可利可害。如果不能理

解万物的演化规律,那么人的生存就会被万

物所害,万物的形势,就会被认为是可怕的

力量,这种可怕的力量,就会把人碾碎。反过

来,如果能够掌握万物的演化规律,那么就可

以通过利用这样的规律,把万物转化成利,终

生也不会为万物的演化所害。逆万物之势而得

害,则事败身亡;乘万物之势而得利,则大业

成功。这便是没身不殆的道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我们怎么才能看到

战在天台上的那个人,怎么才能眼睛盯着他手

里的那个桶呢。也就是说,怎么才能做到复守

其母呢。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这句讲

的就是具体方法。

自下而上的研究楼下跌落的金鱼,无论把

这些金鱼们研究的再怎么细致,也不可能通过

逆向工程,把楼顶上的那个人逆向出来,也更

不可能逆向出来桶里还都装了什么鱼。这就决

定了,中国文化中的格物致知,西方文化中的

物理学。都无法自下而上的通达天下之始,和

万物之母。西方物理学刚传入中国时,翻译的

名称就是格致学而不是现在通用的物理学。格

致学,物理学,都是研究万物层次道理的浅显

学问。

穷物并不能得道,再说了,物也不可被穷

尽。把所有的交易数据,都研究透,也不可能

逆向出来,交易所的服务器,是什么型号,什

么配置。而且,所谓的穷尽数据,穷尽的不过

是历史数据而已。新的一天,又会有新的数据

产生。只要交易所不倒闭,交易数据,就不可

能被彻底穷尽。同理,只要宇宙不毁灭,万物

也不可能被穷尽。

兑字,上面是个八,中间是口,下面是

人。意思是说,人以自身之气,向八方舒散,

对万事万物,都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趋向姿

态,去追逐万物。人在这种无尽的追逐中,很

快的就会耗尽自己的精气神。而且,当一个人

被束缚在特定的某事某物上时,那么就意味着

对其余的事物,都丧失了理解。因为人不可能

同时把自己绑在所有的事物之上,以物解物,

物不可穷,以知达知,其知无涯。

塞其兑,是要抱神以静,把精气神都收回

到自身之内。这样才能重新站在万物的总源头

上,高高在上的,俯瞰万物,看它们的生生死

死,看它们的缤纷变幻。精神内守,虽然收回

来了,但是为了防止人的精神再次开泄,那么

就要关闭精神出入的大门,眼,耳,口。关闭

了这些精神出入的大门,那么人就可以做到根

源牢固,神不外驰。

抱神以静,以正其形,根源牢固,神不外

驰。这样就可以做到,精全,精全了之后,就

可以有纯气之守。纯气之守,守之又守,则

能神全。神全,则通其明,见万物变化之朕。

通明者,则德全,德全集虚,而同于道。同于

道,天下都会前来归附他,根本不用他去追逐

天下。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有天下取天下,这

便是终身不勤。

所谋所营者为事,举而措之为天下民者为

业。人的事业,得万物之利则成,失万物之利

则败,反为万物之势所害者,则亡。怎么才能

永远不失败呢,首先,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

山,不能丧心于物而失道,这样就会丧失对

万物变化的总体洞察力。其次,人的精神要足

全,要内守,以无用有,以道统物,天下万物

各行其所是,各成其所成,终至不为而成。此

谓圣人之道。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开其兑,把精气神都舒散出去,消耗在各

种事物之上,从这个事物,不停地迁徙到了另

一个事物,而新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冒出来,

那么这个追逐就不会有穷尽的时候。这样一

直耗散下去,人的精气神就会枯竭,就会被耗

尽。精气神都没了,那么人也就会没了。人的

生命,说到底就是一口气撑起来的肉壳子,气

没了,壳子撑不住了,塌了瘪了坏了,疾病来

了,死亡也跟着来了。

人的理论寿限,有一百二十岁左右。但是

极少有人可以活到自然寿限,为什么呢,都是

因为过用。就像手机一样,正常使用的话,电

量可以续航两天。而一个重度用户呢,他可

能一天一充都不够。手机没电了可以充电,人

呢,人快死了可以给生命充电吗?

关于能不能给生命充电这个问题,有不同

的答案。有极少的几个人,可能在人类的历史

上,只有寥寥几个人,才懂得怎么给生命充电

的技术,这个答案是长生术。还有一部分人认

为,生命是定额定数的,只能省着花生着用,

用完就没了,节俭些会活的更久,这是养生

术。还有的人认为,生命就在于折腾,在于重

度使用所带来的快感,折腾不动了,死了也没

遗憾了,这种是作死术。

最愚蠢的一类人,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是

假的,世界也是假的,在彼岸有个摸不着看不

见的隔壁房间,里面存在着一个摸不着看不

到的手机,里面装着摸不着看不见的电池,怎

么用电量也都用不完,那个手机才是真的,人

活着本身没有意义,为了能死后去玩那个真手

机,被装神弄鬼的人糊弄奴役一辈子。这种活

法,叫神棍术。

人要一辈子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得奉生

治身,连生命的基本原理都弄不清楚,那么活

的就会打折很厉害。弄清楚了生命的基本原

理,也就很容易的可以理解,天地万物运转的

基本原理。因为这些,都是同一个道的不同体

现。

反过来,既不懂生命运转的基本原理,也

不懂天地万物运转的基本原理,那么人就很

难驾驭自己的生命,也更难驾驭天地万物。理

解不了天地万物的形势,理解不了未来会出现

什么变化,活的就很被动。背道而驰的活法,

生命就被自戕自害,事业上,因为逆了万物之

势,也会被万物的形势倾轧而过。

对于生命,对于事业,要经营筹措它们,

道理都是相通的。不外乎都是趋利避害,得益

而去损。要得万物之益,以力取之为下,以智

取之为中,以道取之为上。用力,自戕自损,

得不偿失,是用生命在和利益做置换。用智,

依万物之理,而寻找最优路径,可以提高效

率。用道,则是无为之益。只有懂无为之益,

才能成天下之大业。用力者谋生,用智者谋

利,用道者,谋天下。

如果开其门,济其事,把耗散自己的生命

当成生活任务一样去完成,那么当人的精气

神,全部耗散光了,他的生命也就要枯萎了。

一个行将枯萎的生命,无法支撑起盛大的事

业。认为生活就是把精气神都抛出去的观念,

而不是精神内守,这样的观念,就会导致终身

不救,身亡事败功不成。

懂事道,方懂奉生,懂奉生,才能理解,

此身即是大道,才能明白,功成事遂之要,才

能窥见天地变化之枢机。最终才能游刃有余的

应对一切,既不耗损生命,还能功成事遂,顺

万物之势,谋万物之利,不为而成,这才是真

正的最高境界的成功。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前面说,用强,用力,把生命都耗散在外

物之上,不理解万物之势,就以博斗的姿态

去谋取万物之利,那最后的下场,就是终身不

救。如果人已经走到了这条路上,怎么才能拉

回来呢,怎么才能给救回来呢。

见小曰明,这句话讲的是,万物皆始于未

有,起于毫末。拘泥于已成之物,已成之势,

那么就无法理解,世界怎么继续演化,未来又

会生成什么事物,产生什么形势。理解了这一

点,就不会在把精神和心智,都拘泥在已成之

物上,也不会认为,已成之势,会永久维系下

去当前的势头。

愚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愚讲的是,一

个人的心智,局限在一个墙角里,而不理解墙

角之外的世界。蠢呢,说的是,有的人像春天

的虫子一样蠕动着,慢慢的爬行。愚侧重讲不

变化,蠢侧重讲,变化的太笨拙,太慢,跟不

上万物的形势演变。一个人为什么会把自己困

在已成之物,已成之势上呢,就因为他不肯把

自己的心智从角落里拉回来,即便想变化,也

笨拙的像个虫子。

见未有,见毫末,就能明晰洞察万物之纷

纭变幻。而一旦用力用强,那么心智和精神,

还是会被成长的外物所牵扯出去,并捆绑在上

面,最终被固定局限在一个角落里。要避免掉

进这种窠臼,就需要精神内守,永远的内于自

己,外于外物,居高临下才能俯瞰天下万物的

全体。而一旦丧己于物,置身于物,那么就不

能再俯瞰万物,就会变成在墙角里蠕动的一条

虫子,看啥都是真理,看什么都是道。

精神内守,怎么做呢,要用柔,抟气致

柔。真正的强,不是知一物,辨一时,乘一

势,毕一功。而是要不出户知天下,乘心游万

物,成万世之功。不生生者生万物,不化化者

化万物,不自生才能长生,不自化,才能化天

下。人怎么才能站在不停流逝的时间里,理解

永恒的变化并驾驭万物呢,万物都有一个共同

的母亲,要理解万物的永续演化,就需要,既

知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為袭常。

在道德经中,光与尘之辨,贯穿始终。光,

造化万物的驱动力,来自于太阳。尘,构成万

物的形质材料,来自于地球。天地相合而生造

化,只要太阳永恒的在照耀着,那么在未来,

就会永恒的生出来和以前,和现在,不一样的

新事物。

形势是什么呢,如日中天,并不是真正的

形势,因为形势走到这一步,说明已经步入了

衰亡的开始。万物的生死存亡周期,可以分为

两段,一半是生长周期,一半是衰亡周期。生

长周期,为阳,为生,为利,为益;衰亡周期,

为阴,为死,为害,为损。

要乘万物之势,谋万物之利,着眼点就是

万物的生长之势,而非衰亡之势。万事万物,

起起落落的形势,变化莫测的未来,都不过

阴阳二字。既然势起于未有和未始,那么要乘

势,就得从未有和未始,毫末之起处,乘而驾

之。等形势已经成熟了,人人都看得见了,都

能理解了,说明这个形势也就要结束了,在形

势最高处骑乘它,就会被甩进衰亡之谷。

用其光,站在未有之处,看未来之有,站

在未始之处,看待未来之物。现在人很喜欢

说,活在当下,这是很肤浅的无意义的废话,

跟什么都没说是一回事。说这种话的人,既不

理解过去,也不理解现在,更不理解未来,他

们连自己身上唯一的特长,愚蠢,也不理解。

他们就是没话找话说,自以为多说点故作高深

的废话,就可以让自己看上去没那么愚蠢。

真正有意义的是,在任意时刻,都可以见

万物之为萌,见变化之未兆。这才是理解了过

去,理解了现在,理解了未来。这种超越了形

质变化,超越了时间变化,对天地万物都洞若

观火的精神和心智状态,就是明。明道,才能

万世万域的理解天下万物的形势,理解了这

一点,才可以谈,怎么取万物之利,谋万物之

益。不理解这一点,人就会变得愚蠢,被万物

之势所倾轧。

无遗身殃,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性命之

明,精神不会丧于外物,生命不会耗散,这样

精神内守,精神足全的人,他的生命,不会因

为外物怎么变化而受到损害,所谓胜物不伤。

很多人,生活中出了个什么变故,马上就会

精神崩溃,生活变得不能自理,为什么会这样

呢,因为他的精神都耗散捆绑在外物上,外物

崩塌,他的精神也会崩塌。而对于一个用心若

镜之人,外物无论怎么变化和崩塌,对他的精

神都不会有丝毫的损害。

第二层意思,是见万物之明。自己的事

业,与万物之成同步而成,自己的利益,与

万物之势,同时而兴。这样就可以,盗天下之

机,盗万物之机。不会因为逆了天地之气,逆

了万物之势,而受到外物损害,不会留传祸患

给自己,此谓无遗身殃。

是為袭常。天下万物的演化,如果看做是

一辆奔腾向前的火车的话,那么人和这辆火车

的关系,有三种。一种是乘坐在这辆火车上,

让它载着自己向前飞驰。第二种是,不知道火

车从哪开来,也不知道火车的行进路线,经常

乱穿火车道被火车撞翻。第三种是,向犀牛那

样,迎着火车一头撞过去,撞的头稀碎,爬起

来还想撞。

第一种,就是袭常,因袭了大道,天地万

物的常理。所以可以做到,天人合发,不为而

成。第二种,第三种,都是不知常,妄为。妄

为,则大凶至,越用力,后果越糟糕,越用强,

越败亡得越快越彻底。

人生的成败,天下的兴亡,道理都是一样

的。顺了形势,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成功,天

下就可以兴旺。逆了形势,做的越多,越失

败,天下也会越乱。而要顺形势,就得理解万

物,要理解万物,就得知万物之母,要知万物

之母,就得明道。明道之后,就能知常合道,

就可以乘坐着天下这辆火车呼啸着奔驰。不明

道不知常,就会妄做妄为,冷不丁的,被呼啸而来的火车,撞翻在地。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