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2年考研人数462万?没有14亿人考根本不慌

2021-11-26 18:37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你们的小苏又来啦!

最近考研人数频繁上热搜,

一度冲到了热搜第一,阅读量达2.4亿!

还没点进去小苏就有点忐忑,

果然又是一个考研焦虑日常。


网传今年的考研人数将达到462万

比去年增加85万人


网友纷纷感慨这也太卷了,

不过也有研友质疑真的假的?


消息源于网友说这是19日教育部和人力部召开毕业生就业创业会议确定的数据,小苏去教育部官网查看了会议相关内容,发现文章中只提到“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并未提及考研人数,所以只是网传推测而已,并非官方数据,目前官方并未发布相关讯息,其真实性有待考证,大家不必慌张!


其实每年都会有关于考研人数的预测,

去年还有人预测考研人数将突破400万,

实际才377万,根本没有那么多,

所以别被网传的不实消息吼住,

看到人数就吓得不敢考研了!


消息虽不实,考研热却是真的

虽然462万人实属“网传”,不过考研人数逐年递增却是真的,小苏统计了近年的考研人数和报考情况:

可以看到考研人数增长的速度确实可怕!大伙儿们都知道,考研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某些比较好的一流高校,也免不了竞争得“头破血流”的现状,也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为什么近年考研大军规模越来越庞大呢?是什么原因使每年的考研人数迅速增加呢?接下来,小苏带友友盘点考研热的主要原因:

1.好好挣钱,挣好多钱

由低到高的学历层次排名: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首先在学历上,研究生是比本科生要高的,这样的话,在面临就业或者就业起薪的时候都比本科生要乐观许多。

本科生就业一般以社招为主,现实点来说,普通一些的本科院校毕业生,在投简历的时候就会遇到诸多困难,好的企业和单位门槛都比较高,基本上首轮就pass了普通院校毕业生。

所以大多考研人会选择考研来提高自己的选择权,甚至可以造就高质量就业,并且研究生就业起薪也是普遍高于本科生的。

2. 人人都是科学家

也有许多考研人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的学术实力和科研能力,当然,以深造为目的的友友,大多也会读博,这些友友基本上是将科研道路或者高校任教、留学留校作为自身的职业方向和发展道路。

3.新目标、新生活

也有部分考研人选择考研是为了追求那所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因高考无缘自己的目标院校或现目前自己就读的院校不那么出色,那考研就是第二次机会和突破。

4.选我喜欢的专业

部分友友选择考研是以换专业为目的,因本科专业自身不感兴趣或者发现其对应前景有诸多局限,所以选择了考研换校换专业来重新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有前景的专业目标。

5.不蒸馒头争口气!

社会环境很复杂,少不了周围大环境的诸多影响,也有部分友友选择考研,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给自己和家人争一口气。

6.漫无目的的走,也能考上研

也有少部分考研人至今也不知自己考研的原因和目的,不想就业,只想着跟着周围朋友或熟人一起考研。


诸多因素使得考研人数逐年增加,无论考研人选择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在这个知识和经济并存的时代,国家对高知识、高水平、高层次、高素养的人才需求肯定是越来越大的,考研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考研人数虽然增加,弃考人数也不少

考研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其实等你真正踏入考场的时候就会发现,报考人数和实际的参考人数并不对等,很多考生都没来参加考试,就像一位研友吐槽的“考到最后一门教室里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每年都会有一大批弃考的人!

拿去年的考研数据来看:

1.总体数据

报考人数网传达到了422万人,但是报名审核通过的学生只有377万人,也就是说其中有近45万的学生放弃了考试,弃考率高达10%。在剩下的这些考生当中,最终进入考场考试的的仅有332万人,这一轮的弃考率高达12%!

2.辽宁省

按辽宁省2019年研究生考试报考数据来看,报名人数约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弃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达11.11%。

3.广东省

同年,广东省报名人数约为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人数约为1.6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43%。

所以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基本上近几年弃考率都在10%左右,也就是说越到最后弃考的人也就越多,所以只要你最终坚持下来,就已经打败了10%的考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弃考呢?

  1. 跟风考研,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

  2. 前期不好好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期才意识到来不及了

  3. 找到工作或者有了更好的机遇

  4. 还没上考场,心态就奔溃

  5. 感觉自己没准备好,还没有学习完,想来年再战

  6. 考完前几科感觉考砸了,直接放弃后面的考试

还有诸多原因小苏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无论是考研人数还是弃考人数,最终反映的还是考研的问题。想要考研上岸,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的困难:环境,心态,方法,信息等,困惑与迷茫是常有的。


那现阶段我们该怎么办呢?

1.别慌,问题不大

考研是一场长时间的拉锯战,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大家很容易陷入焦虑,其实仔细想想人数上涨是分母变大,但是我们都是分子呀!

信息是为了让你了解更多考研现状的,而不是给你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

考研虽然竞争变大了,但是这个意味着读研对于很多人而言更有价值了,才更需要我们稳定心态尽力一搏!

2.稳中求进,复习有序

除了要给自己加油打气,复习也不能落下,按自己计划有序进行,不放过一个知识点,或许最后看到的那道题就是考场会考的呢!坚持学习到最后一秒,不要辜负自己的努力与付出!

3.注意身体健康

最后还有一个月的冲刺时间,大家都会有很大压力,加上冬天持续性降温,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要多注意饮食和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别像小苏最近就着凉感冒了,考研前一定注意保暖不要生病不要发烧,不然可能会受防疫隔离影响,千万别耽误了考试!


最后引用北大校长的一段话来鼓励大家: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书便宜,但不意味知识的廉价,虽然读书不一定功成名就,不一定能让你锦绣前程,它能让你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

这世上大部分问题,要么用权力解决,要么要金钱解决,要么用知识解决。

这三样事物中,只有知识的获取,是相对公平的。

所以你努力读书,是为自己,为家人多获取一份公平,为自己解决问题,多一份能力。人一定要多读书,才是康庄大道。


22考研即将来开帷幕,

小苏致22考研的学子们:

考研路上,你们并不孤独!

一鼓作气,你们终将胜利!

坚持!加油!努力!

22年考研人数462万?没有14亿人考根本不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