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小荧星老师应对家长告状


我在食堂吃着冷面喝着绿豆汤,邻桌坐着小荧星的老师。忽然一位家长怒气冲冲领着孩子,靠上来劈脸就告状:
上课时邻座孩子打了小囡,一开始打胳膊,后来竟然还打了一记耳光!
这时我吞咽冷面的喉咙一滞,心中隐隐开始担忧。一涉及孩子每个家长都比发了情的狮子更危险,且看小荧星老师如何应对。
只见老师停箸转身,并没有直面家长,而是对着孩子用非常夸张的语气说:小囡,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告诉老师呢!?
小孩子嘟囔几句我没听清,然后老师又转向家长说:座位我们是按照姓名排序的,下节课我们就把位置换掉。
此时家长心情稍复,双方又聊了几句,老师紧接着又说:我们小囡上课很乖的,一直认真听讲,所以我就没注意到她那边的动静。
老师这句话像是按了家长的开关,家长忽然语带骄傲地说:小囡上课一直很专注的,是一个小学霸,哈哈。
来回夸了几轮,老师这时适时收尾:好的,小囡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一定要和老师说哦~
此时家长已满脸堆笑,对老师再三感谢之后满意地离开了。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甚至老师碗里的汤还温着。
这一出温汤斩家长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从黑云压城城欲摧到甲光向日金鳞开,不过短短一盏茶的功夫。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其中的情绪力场的转变。
首先,打耳光一事可大可小,往小里说就是孩子打闹,往大里说是校园霸凌甚至人身伤害。
普通人的想法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小荧星老师反其道而行之。她开口就定性: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跟老师说?
当时我就拍案叫绝,这一招共情妙到巅毫。当家长在气头上的时候,最烦别人和自己讲道理,要是老师这时说“脸也没红,应该只是摸了一下,不是耳光”,家长的怒火绝对能把食堂的顶给炸了。
当老师说“这么大的事情”,家长立即感受到老师和自己是站一边儿的,是战友,瞬间对老师的敌意就消除了。
随后老师更进一步,把座位安排的原则告知了家长。这一目的是洗脱了管理不善的嫌疑。因为老师是按照固有的规则来调配座位,所以不是故意把“坏孩子”排在小囡边上,而且应允下节课马上就会作出调整,这就给出了解决方法。
到目前为止,老师的应对可谓章法得道,但也只能称得上围棋中的本手。下一招惊天妙手才是全局的棋眼。
“小囡上课认真,所以没听她的动静。”这一手在棋界叫连消带打,就是不仅消解了对方的攻势,转而向对方发起反攻。
因为到刚才为止,老师还是没能洗刷自己管教不严的责任,但是老师点出“我没看见”,是因为“孩子太乖”,把老师的过错转换成孩子的优秀,这一下攻守之势顿时迥然不同。
果然家长马上进入到自己舒适的领域,惬意地接过老师的奉承,也开始对孩子夸奖起来。
最后老师适时地做了一个总结,结束了这场对话,避免家长夸起孩子来没完没了,让自己得以保留一碗暖汤。官子完美收场。
许多时候所谓的兴师问罪,其实要的就是一个态度。家长也不奢求打回一耳光,就是讨要一个说法,而最后发现问题的根结在于自己的孩子太优秀了,这哪是耳光,这简直是荣誉的奖章!
食堂的这一顿饭,比我在网上学20小时的情感课程还管用,让我不禁一咏三叹,回味无穷。低头再看,冷面已经坨了。
(文中小囡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