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最大规模?英国重启尼斯湖水怪搜索行动


毫无疑问,尼斯湖水怪是英伦三岛迄今为止最著名的UMA(未确认生物体)。
截至目前,非政府组织「尼斯湖水怪官方目击登记册」已记录1148踪目击事件。

上周,苏格兰尼斯湖中心宣布启动51年来最大规模的搜索行动,誓要在本月26至27日间用无人机、热像仪、水听器等设备找到水怪真身。
然而,尼斯湖里几乎不可能存在蛇颈龙那样的大型史前生物。所谓水怪,只是传说。

早在1933年冬季,英国马戏巨子伯特伦·瓦格斯塔夫·米尔斯就悬赏2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200万英镑)活捉尼斯湖水怪。
与此同时,制片人马默杜克·韦瑟雷尔也动员了大量船只和两架飞机进行地毯式肉侦。为表决心,他本人甚至在汽艇上住了两个礼拜,期间没日没夜地搜寻目标。

按说两边阵仗不小,十天半个月的总该找到些蛛丝马迹。可最后别说水怪的踪影,厚米们连一张模糊的照片都没能拍到。
1954年1月5日,一艘名为「Rival III」的渔船利用声呐装置发现了一个长9米、宽1.5米的水下移动物体。不过,众人在一通分析后认为,那个被捕捉到的反射信号可能只是小股鱼群。
1972年8月8日,美国学者罗伯特·莱恩斯组团携大量现代化设备入驻尼斯湖。好消息是,他们也通过声呐装置成功探测到一个6-9米长的水下不明信号,坏消息是,谁都不知道那是个啥。

1987年10月9日,不信邪的英国人耗资100万英镑发起「Operation Deepscan」。行动期间,24艘船只呈一字队形,齐头并进展开撒网式搜索。
结果和前几次一样,声呐设备再次捕获信号,只可惜又是识别不出具体物种的垃圾信号。为了不让这场昂贵的行为艺术沦为笑话,主办方最后对外给出了「水怪大于鲨鱼,小于鲸鱼」的结论。
2003年,一支由BBC赞助的科研小组向尼斯湖发射了600条声呐射线,范围涵盖水域全境。如果水怪当真存在,那探测器百分之百能收到水下发出的畸变信号。
然而,研究人员直到行动结束都没能找到有用的证据。事后提交给BBC的报告很无奈写下了「这里完全没有大型动物生存的痕迹」。

2018年,多国大学联合发起了一项收集尼斯湖环境DNA从而鉴定水怪是否存在的科考项目。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团队在尼斯湖的不同区域和深度采集了250份水样,并从中提取了5亿个DNA序列。

在与数据库中的已知物种进行比对后,研究人员表示湖中没有鲨鱼、鲟鱼、鲶鱼等大型鱼类活动的痕迹,更不可能藏匿蛇颈龙。
由于大量DNA均来自小型鳗鱼,无良媒体纷纷调整口径,将尼斯湖水怪定性为一条年长的巨型鳗鱼…

坦率地说,像尼斯湖这种长37千米,最宽处仅2千米的细长形冷水湖,是不可能藏得下蛇颈龙或类似水怪的。
道理很简单,按研究人员估算,尼斯湖中拢共只有22吨不同品种的鱼类,其体量根本不足以作为食物,支撑大型肉食水生动物族群的正常繁衍。
即便真有水怪,它们也只会因食物稀少、空间狭窄,慢慢朝侏儒化演变。
此外,蛇颈龙还需要频繁地浮出水面换气,光这个特性就不可能躲过游客、冒险家以及科研团体的长枪短炮。

其实英国人自己心里门清,他们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重启搜索,本质上是为了赚钱。
要知道,尼斯湖水怪对当地旅游业来说是名副其实的财富密码。据悉,它每年可以为当地创造4100万英镑的旅游及周边收入。

某旅游公司负责人表示,仅在2022年的前8个月里,他们的尼斯湖游项目就接待了14.9万名游客。
另一家经营尼斯湖观光游轮公司的大佬则坦言,其顾客中最起码有70%以上的人是为了一睹水怪芳容才来的。不过在被问及史前生物是否存在时,老哥倒是很坦率给出了「不太可能」的回复。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英伦三岛的旅游业被冲击的很惨。
数据表明,2022年英国共接待游客3120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下降24%。再加上「旅游税」(不给外国游客退购物费中的增值税)对各地造成的损失远超收益,岛内的旅游驱动型城市只能各显神通,想办法自救了。
所以,尼斯湖在这个节骨眼上炒冷饭,也就不足为奇了,挣钱嘛,不寒碜。
虽然很不甘心,但大家还是接受尼斯湖不存在水怪的现实吧~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资料来源
1. 真的有人见过尼斯湖水怪吗?I 旅行 国家地理中文网
2. https://www.otago.ac.nz/news/news/otago717609.html
3. The Obsessive Life and Mysterious Death of the Fisherman Who Discovered The Loch Ness Monster PAUL BROWN
作者/鳗鱼
运营/稿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