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摘』我们总是孤独成长

2023-06-09 22:08 作者:岐亦Kimata  | 我要投稿

《我们总是孤独成长》 李尚龙 200个笔记 ◆ 献言 >> 献给那些至死不渝、此生相爱的人 ◆ 插图 >> 结婚只会让我感到不孤单,孤独却从未离开我。 >> 在家里没有温暖,甚至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家。 >> 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 >> 时光是最好的良药,它能洗涤伤口,忘掉疼痛。只是我不知道这药量是否够治愈我曾经的致命伤。 ◆ 前言 >> 好一段快速的青春,等定下神来,人已经长大,却还总是在某些瞬间,觉得自己是个孩子。 >> 人们在焦虑中幸福,在甜蜜里挣扎。 >> 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的幸福,不幸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 >> 每个时代都有不幸福的原因,只是这个时代速度太快,让原本应该维持一辈子的婚姻开始动荡不堪。于是,我们看到曾经根深蒂固的东西,都在烟消云散。 >> 在长辈那个年代里,婚姻似乎是必需品,彼此可以不爱,但必须结婚。所以当他们在40岁的年龄,忽然有一天起床,发现自己的婚姻中早就没了爱,也只能摇摇头,凑合过完这一生。 >> 时代变了,变得让我们这群人不知道怎么选择,好像婚姻已经不再是必需品,好像就算没有婚姻我们也能活得很好,好像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这个一切都在变动的时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 “我觉得你看似在写婚姻和爱情,其实,你写的就是孤独,就是那种我们一辈子都逃不掉的孤独。” >> 一个年轻人对青春的告别,往往是从婚礼现场开始的,因为那一刻,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 对于婚姻,我可能没有太多发言权,但对于爱情,我只想告诉你:没有人能单独生存,我们必须相爱,否则,我们就会死亡。 ◆ 第一章 摄像师 郑直 >> 婚礼,是一个人最孤独的时刻 >> 婚姻里,迟到是美德,愿意等待,才能等到所爱。 >> 每次婚礼,我都很期待这个环节,父亲将会牵着女儿的手,把女儿交给她的丈夫,让她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个环节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把分离和结合放在了一起,把一个女孩子从原生家庭中解放到社会家庭里,让女孩变成了女人。 >> 那一刻,我看到的他不是阳光的,而是孤独的。可是,谁不是呢,我们,总是孤独成长。即使结了婚,即使有了孩子。 >> 所有在婚礼前后冲着工作人员发脾气的,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婚礼失望,对自己的感情失落。 >> 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能理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也别谴责谁:许多看起来特恶毒的婆婆,无非是她在成为媳妇儿时遇见了同样恶的婆婆,久而久之,自己竟成了她;许多看起来控制欲很强的妈妈,无非是因为自己没有安全感,所以才必须紧紧抓住唯一拥有的孩子;许多一直吵架的夫妻,也都源于自己童年时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 >> 不是我不想上去,而是一回到家,那些事情就扑面而来:你是父亲,是丈夫,是所有要承担责任的人,唯独不是你自己。 >> 这是一天里唯一属于我的时刻,我要珍惜。 >> 其实有的时候,情感的慰藉比身体的相拥还重要。 >> 家给人的感觉就是矛盾,别说婚姻了,就说小的时候,我们谁不是一边享受着父母的爱,一边希望去远方看看。人就是这样,矛盾又坚定。 >> 我是有病,我这病叫“婚姻”,它原来是解药,现在是绝症,一辈子的病。这病在她那儿,叫“无情病”。总之,这个病到了年纪,谁都有,谁都不会轻,谁都可能带着它一辈子。 >> 当一个男人夹在两个女人中间时,表现是最愚钝的。 >> 每个人都有伤,看似安慰的话语,有些其实只是在揭伤疤。 >> 月亮每天的形状都不一样,每天都是一个崭新的模样。在这一切都在变新的世界,我是不是也要新起来? >> 小的时候,总有家长说什么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时我还不信,现在看来,家长不愧是家长,所谓家长,就是在家庭方面他们一直见识长远。 >> 所谓的巧合,都是用爱设计的。 >> 曾以为两个人的孤独比一个人的孤独更孤独,直到今天才明白,两个人的孤独至少可以说说话,一个人的孤独才更绝望。 >> 我知道你怕吵架,可吵架不是坏事,吵起来总比没话说要好,吵架也是一种交流。夫妻在一起最怕没话说。 >> 夫妻之间很重要的一环,是沟通。吵架不可怕,但一定要学会复盘,要思考下次什么话题不要碰了,下次什么事情不能做了,下次谁的责任,要去做点儿什么。 >> 婚姻中最忌讳的,不是吵架,而是指责、批评还有鄙视,许多感情,就是在这种关系中逐渐消失了,一个人瞧不起另一个,一个人看不上另一个,这样的感情怎么长久呢? >> 如果不鄙视,就去解释。 >> 爱是动词,是一系列动作。当你发现你不爱她的时候,你就去唤醒曾经的感觉,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想起和她相识的那样,你唤醒了你之前为什么爱她的感觉,想到了你们曾经彼此炽热的温度,你会重新爱上她。 >> 爱是动词,爱是婚姻的基础,去爱比爱还要重要。 >> 书里有世界,书里有乾坤,书里也有很多你想知道的难题。 >>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不愿意让你不同圈子的朋友相见,甚至害怕他们见面。因为他们一见面,彼此交换对你的看法,你更像在裸泳一般,一丝不挂。 >> 我懂了我们并不是因为有了孩子,所以才结婚,我们是因为有爱,所以才决定在一起。如果仅仅是因为有了孩子就结婚,那就算两个人无比努力,最后伤害的也不仅仅是双方,更可能伤害的是孩子。 >> 只有分开时的想念才是爱,相遇时的拥抱才是情。 >> 大家拿着手机刷着别人构造出的世界,无意识地一条条地浏览着那些跟自己无关的视频。 >> 在西方,婚姻是三角关系,夫妻之间一定还要加上上帝。因为三角关系更稳定。 >> 三脚架是最稳定的,如果生命力只有两个点,势必会有不稳定的情况。 >> 夫妻加孩子,就会被孩子拖累到家庭垮掉;夫妻加工作,就会让家庭只剩赚钱,其他一塌糊涂;夫妻加婆婆,只能诞生“妈宝男”;夫妻加“小三”,出轨的爱情谁能接受呢?所以,我们的家庭永远是这样,不稳定,于是离婚率居高不下。 >> 原来人是分成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的,现在科技发达后,人可能会活得超过一百岁,人的一生或许不再是三个阶段,可能是好多个阶段,在这些阶段里,首先不稳定的就是婚姻。 >> 这个时代真有趣,科技在进步,大家都习惯了叫车,却忘了有时候伸手打车也挺快。 >> 夫妻加爱情,也是三角结构,这样的感情,能够更稳。 >> 爱是动词,是能用时间和情感换来的动作,是对过去的总结,是对未来的期盼。 >> 婚姻需要仪式感,婚礼就是婚姻仪式感的起点,生活里可以没有鲜花,但是要有彼此的甜;生活里可以没有香槟,但要有微醺时的美;生活里甚至可以没有钻戒,但要有为她打天下的心 >> 语言是贫瘠的,一万句话,也不如一个拥抱。 >> 往后的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 结婚以后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一条,就当这婚啊,还没结。 >> 他懂得最多,只可惜,懂得最多的人,总是伤痕累累的那一个。 ◆ 第二章 摄影师 晓睿 >> 我这人最讨厌的,就是说话时总把“永远”挂在嘴边,哪儿有那么多永远,永远就是用永生的时间,渐行渐远 >> 我喜欢当下,当下是全部,此时此刻就是永远。只有关注当下,人才不容易感到孤独,因为关注当下的人,孤独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 >> 我从不读书,我读姑娘,姑娘们就是一本本书,姑娘和姑娘是不一样的,有些姑娘是言情小说——只能谈恋爱不能结婚,有些姑娘是工具类的书——我看都不想看。 >> 语言是最大的祝福,也是最大的诅咒。 >> 女人啊,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开玩笑,什么时候是认真的。能说出来的话,往往做不出来;能做的事情,往往也就不会说了。 >> 女人啊,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开玩笑,什么时候是认真的。能说出来的话,往往做不出来;能做的事情,往往也就不会说了 >> 女人啊,才不管什么逻辑、真假、过去、未来,女人就关心情绪和当下。 >> 比语言更可怕的,是女人的嫉妒心。 >> 他隐瞒得这么好,不就是为了家庭稳定吗?他都这么努力了,还怪他干吗? >> 比女人的嫉妒心更可怕的,是女人的直觉。 >> 其实我挺受不了那些分了手要死不活的人,我更受不了那些整天说什么时间是治愈伤痛的良药,狗屁,治愈伤痛的良药只有一个,叫备胎。 >> 随便输入个金额,点击“转账”,如果你被删除了,页面就会显示“你不是收款方的好友”;如果你没有被删除,下一步就该输入密码了,不输入就行,钱也不会打过去,对方当然也不知道。 >> 这就跟婚礼一样,一群人庆祝一个男人戴上了镣铐,庆祝一个女人将要受生育之苦,真讽刺。 >> 男人走进婚姻,就是跟基因为敌。基因告诉你要播撒种子,婚姻告诉你要老老实实。 >> “孩子,年轻时跟姑娘在一起一定记住,要有‘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 直到我长大后才知道,每个人都有秘密,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公之于众,就算是夫妻之间也会有不能说的秘密和不能碰的界限。 >> 结婚前,什么相爱都是试探,什么相处都是磨合。 >>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所有的悲剧拉远了看都是喜剧。 >> 又要分别了,又要说再见了,生命就是由一个个“再见”和一个个“你好”组成的。 >> 离别是人生的主题,孤独是生命的所有。 >> 佛经里说:人生有三苦,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憎恶的人总会相见,所求之事总不能得,相爱之人常常别离。 >> “爱别离”如果是常态,相聚就意味着分离。其实,相聚没有意义,分离才是主题。 >> 许多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说一声“再见”。 >> 那些相聚的兴奋,往往是徒劳,长大了才懂得,分离和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 每个漂亮女孩都喜欢把自己的最美时刻记录在相机里,而我们就是那群负责记录的人,就像许多夫妻也都希望把婚礼最美的样子留在相机中,但却忘了,人是会变的。 >> 时光是把雕刻刀,把每个人都刻画成意想不到的模样。 >> 所谓成熟就是慢慢懂得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所谓长大就是渐渐和熟悉的人割裂开。 >> 在我的世界里,一个人才叫日子,一群人只是集体的孤独。 >> 自己都不完整,想通过对方来完成一个完整的自己,殊不知,对方也是这么想的。 >> 让自己变得完整这件事,到头来还是只能靠自己。 >> 我总觉得爱情和生活隔着十万八千里。 >> 你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从来学不会专注。 >> 因为喝多之后,可以用“昨天喝多了”把所有事情强行画上一个句号。虽然彼此都知道,大家都记得,酒不过是壮了胆,并不能把白变成黑,但有了酒,讲的所有话、做的所有事,都可以当作不算话。 >> 可怕的是,当所有人都喝大了,只有一个人保持清醒,把每一句醉话当成实话时,不算话的话也就变成了真话。 >> 如果做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小三被扶正后,永远都会害怕,有另一个小三。 >> 我开始明白什么叫孤独。孤独就是你不需要依赖任何人,因为到头来,影子也会离开你;孤独,就是抬头时你看见千万颗星星,却没有一颗属于你。 >> 如果在一起就注定要分开,那何必在一起呢? >> 有些事,不是点击删除就能忘记;有些人,不是删了电话就不存在。 >> 我把这个号码当成了我的QQ密码,提醒着我永远不要忘记江湖险恶、世间无情、人心叵测、我本邪恶。 >> 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只会问合不合适,从不问喜不喜欢。小孩子才纠结爱或喜欢,大人只说门当户对。 >> 其实爱往往难别离,不爱才容易别离。 >> 他是良药,但是苦口;他是忠言,但是逆耳。 >> 我也曾经想过给玛丽打电话,但一个声音告诉我,一切都结束了,你回不去的。这些情感的破碎把我撕成一条条的裂缝,我的灵魂从裂缝里被碾得四分五裂,我看不到完整的自己,只有那片脆弱陪伴我度过日日夜夜。 >> 他竟然是个英雄?而我,一直认为他是我的诅咒,是我的梦魇,我接受不了一个噩梦竟然是英雄。 >> 我恨你,所以,我成了你。 >> 人越害怕什么,就越回避什么,从而就更害怕什么,只有勇敢面对,世界才会更美。 >> “我是因为一个人,拉黑一座城;又为了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而你就是那个人。城市越大,人越容易孤独;年纪越大,越容易感到孤单。好在,因为有你,我心温暖。” ◆ 第三章 化妆师 程逸 >> 我之所以不爱说话,是因为说出来感觉矫情,还不敢把期望寄托于人,不敢向他人倾诉,我想没人能懂我心里的苦。 >> 话说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只能在心里说给自己听。 >> 我的生活简直是拄着拐棍上煤堆——要么捣煤,要么倒霉 >> 了解后相信,叫信仰;不了解就相信,是迷信。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难言之隐,很难开诚布公,有些话说了,就伤感情,不说,最多有遗憾。 >> 我并不是害怕,我是恐惧,是比害怕还要害怕。但我更害怕的,是我压根儿不知道说什么。 >> 人天生就是合群的动物,“合群”写在我们基因里,谁也不可能整天那样鹤立鸡群。 >> 人也是,当我们还是原始人的时候,那些不合群、落单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被野兽吃掉的,所以我们学会了群居,学会了合群。这是我们的天性,谁也躲不掉。 >> 所以,这些年我学会了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当我看到别人都在干什么的时候,不容易出错的方式就是跟别人做同样的事情。 >> 合群是这辈子最难受的事情。因为合群,人必须放弃自我,适应别人的习惯,而坚持自我可能会孤独,但孤独中,能有更好的幸福。 >> 现在有些大学不像大学,像收容站,收容你四年,让你别闹事,老老实实待着,但什么也学不到。 >> 为了那么点儿钱,谁也不容易。谁不是一边跪着,一边梗着脖子坚持。被迫微笑的感觉,太令人恶心。 >> 节奏越快,越容易脱离内心;变化越大,越容易迷失自我 >> 杯子寂寞,倒入热咖啡,就是爱的感觉。 >> 讲不出来话,有两个可能,要么是语言储备不够,要么是就不爱表达。我两样都占。 >> 婚姻不是改变别人的,是改变自己的。 >> 父亲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长时期的词汇量 >> 太大期望的背后,不是失望,而是绝望。 >> 精神上的门当户对,非常重要。 >> 婚姻是一个带着满身刺的人住进了你的心里,等她出来的时候,自己身上的刺都没了,而你的心却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 离婚给我带来的,更多的不是一种离别的伤痛,而是一种面对新生活时无助的感觉。 >> 微笑真的没用,赔笑不会被人尊重,被人尊重的唯一原因,是你值得被尊重。 >> 无论跟谁逛街,都是孤独的开始,孤独的结束。 >> 所有不原谅别人的人,本质上都是没法放过自己。 >> 婚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其实不过是一种交换,你没错,或许你只是没有办法给她需要的一切。 >> 人的一生都在逃离。因为单身让人孤独,所以用恋爱的方式来逃离单身;因为恋爱不可靠,所以用婚姻的方式来逃离恋爱;因为婚姻让人喘不过气,让人缺乏新鲜感,所以用离婚来逃避婚姻;最后因为活着已经没有了激情和动力,所以以死亡来逃避生命。 >> 萧伯纳说:“想结婚就结婚吧,要单身就单身吧,反正你们最后都会后悔的。” >> 原来让自己不痛的方式这么简单:再爱上一个人就好 >> 每个人都有各种面具,在家一套,在外一套,在家好不容易隐瞒了下来,在外朋友一句话就可能泄露。 >> 人总会在二十多岁忽然意识到父母是普通人,三十多岁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四十岁意识到孩子是普通人。 >> “开始教学了啊,每次聊天不要超过三个来回,连续三次勾搭后要有一次模糊邀约。所谓模糊邀约,就是不给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邀约,比如,有空咱们一起喝咖啡,有空咱们一起吃饭。明白了吗?” >> 如果让你不舒服了,是好事,因为你正在逐渐走出舒适区。 >> 如果每个人都是本书,我这本书会不会太薄了?为什么唯独我的内容少,故事那么短,却说也说不清呢? >> 梭罗说:“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 >> 夜晚能让人勇敢,也能让人伤感;能让人坚强,也能让人伪装。 >> “最高级的套路是真诚。” >> 因为自己真诚,所以每次都能成功。 >> “女孩子是追不上的,是吸引过来的。” >> “这一招叫逐步升级理论。所谓逐步升级,就是聊天要逐步提高亲密度,你要不升级,女生会觉得你没有情调;你要胡乱升级,女生会觉得你耍流氓。我从你们共同的喜好开始,聊到共同的生活习惯,再聊到共同的饮食相似处,最后发起邀约,她能不答应吗?” >> 有些感情是一场天花,得过后终身免疫;有些感情是一场梦,梦醒后永生难忘。 >> “如果下次有机会一起吃饭,你可以试试不让别人帮你发微信,或许你自己发出的东西,能更有魅力。” >>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月亮如此皎洁,那够不到的地方,其实是最美的天堂。 >> 人一旦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最容易看清楚世界的模样。 >> 没有谁规定人一定要结婚,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价值,都有自己前行的方向,我不觉得有应该结婚的年纪,但我觉得有应该结婚的爱情,传宗接代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越长大,越能意识到。爱情只是人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 >> 我不再纠结了,也不再痛苦了,我想成为真正的自己。我知道会有很多人告诉我应该结婚生孩子,但我觉得,在世界上走一遭,我想成为真正的自己。 >> “永远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永远不要。” >> 他曾经试图改变身边的人。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慢慢明白,自己谁也改变不了,就连他自己也无法改变。 >> 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就是开始明白自己是弱小的、普通的、无能为力的。聪明的人,永远学会跟生活和解,原谅不完美的自己。 >> 我虽孤单,但不孤独。人这一生,就是一种孤独的成长,我们总是在孤独成长,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 这个时代的女孩子不会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容易生活,但有一个好处,她们始终是有选择权的,她们可以选择一个人过或者是两个人活,她们可以选择进入婚姻,也可以选择不婚到老。在这个时代里,这是她们的权利,也是她们的便利。 >> 我只需取悦自己,不用强颜欢笑,真好。 >> 岁月如梭,我们慢慢变老了,但好在,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 我们还会在各自不同的轨道上继续幸福,活出自己的模样。 ◆ 第四章 主持人 艾奇 >> 人在二十多岁时,容易愤青、容易愤怒、容易迷茫,更容易孤独。 >> 所有吵架的根本原因是孤独,所有的孤独归根结底是不爱,只有爱是孤独的解药,真正相爱的人是不会孤独的。至于婚姻,我还不确定它是爱情的泻药还是补药。 >> 当你遇到一个对的人时,所有的限制都是徒劳,因为爱能打破所有的枷锁,穿透一切限制。 >> 我一直觉得女孩子的成长比男孩子要快,所以最容易让女孩子生气的事情,是从自己爱的男孩子身上看不到未来。有些女孩子之所以喜欢大叔,不是因为大叔好看,是因为从大叔身上能感受到一种成熟男性的魅力。 >> 我们的大学四年过得很充实,因为我们的大学里,充满着“一起”。“一起”能打碎孤独,能让生活加速。 >> 一起进步的感情,真的让人心旷神怡。 >> 只有共同进步的感情,才是长久的。 >> 如果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应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那么,我去你妈的!我一定要和她在一起,因为我只有一次青春。 >> 怀孕是一个女孩变成女人最重要的转变时刻,也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转变时刻。 >> 做这个行业久了,见证了无数的婚礼,明白了过多的外在奢华,往往带来的是内在的崩塌。我见过太多不靠谱的婚礼,见过太多人情冷暖、虚情假意,看见了利益优先的炫耀,太明白许多海誓山盟前脚刚说,后脚就可以忘得一干二净。 >> 简单,才是婚姻的真相。 >> 婚姻是从内到外的辐射,不是从外到内的炫耀。 >> 因为爱情拥有的婚姻是美好的。 >> 我的父亲告诉我,只有自己当了父亲,一个男孩才真正变成了男人。因为我明白了什么是成长,也学会了担当。 >> 他们时常告诉我要多读书,书中有很多前人总结的智慧;他们还告诉我要多赚钱,只有赚够了钱,才能谈理想,才能让家人感到平安。 >> 我们都是普通人,人到一定年纪,都容易被世俗化,都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软弱,都容易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无能为力。 >> 再奢华的婚姻,没有爱情做内核,最终都是一场悲剧。 >> 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生病,因为每次生病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无助和无能,感觉到岁月的穿梭和穿越。 >> 能拥抱就别吵架,生命短暂,要去爱,要去依偎。 >> 没有人能单独生存,我们必须相爱,否则我们就会死亡。 >> 女人是情绪动物,男人却讲究理性,最可怕的是女人跟你说理,男人跟你讲情,女人在这个时代的压力,一点儿不比男人小,她们不跟自己最爱的人发发脾气,难道要跟老板耍赖吗? >> 许多看起来顶破天的夫妻矛盾,其实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 >> 活着真好,只要彼此还有生命,就应该好好相爱,就应该拥抱,就应该亲吻。 >> 这个面目模糊的世界,每个人看似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实际上一模一样。 >> 其实这些都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沟通和拥抱解决,但我们总喜欢用最激烈的情绪表达,伤害最亲的人,到头来却后悔莫及。 >> 好的婚姻能提高人的幸福感,甚至能增加人的寿命,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 两个人才叫睡觉,一个人只能叫休息。 >> 谁也没有办法打败时光,但孩子能把我们的基因和故事带进时光里,带到更远的地方。 >> 在好的婚姻里,人会成长得很快,起初有些不懂的事情,慢慢也明白了。 >> 每个孩子的出生,都代表着希望,个人的希望、家族的希望、人类的希望。 >> 如果有来世,人还会不会受到那么多痛苦;如果有天堂,人在那里是不是可以更幸福一些。 >> 爱要说,哪怕每天就说一句,也要说,永远不要等到来不及。 >> 爱要说,哪怕每天就说一句,也要说,永远不要等到来不及。 >> 你要去做自己啊,不要怕不合群,你的与众不同就是你最好的那一面。 >> 你要爱自己,才能有幸福。爱情只是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没有爱情,人并不会不完整。不要怕别人怎么说你,只有你自己爱自己,世界才会爱你。别管别人结婚没结婚,无论你结不结婚,你都是完整的。 >> “我还在,你看到的每粒沙子、每滴水、每寸土地、每栋大楼、每块草坪,都有我的影子,它们,都是我。艾奇,往前走吧,你要幸福,要微笑,我从未离开,一直在。” >> 在后来的梦里,我终于敢凝视太阳里的黑暗了,黑暗里其实什么也没有,当我凝视黑暗时,黑暗竟然也消失了。 >>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中,陪伴我走过那段最美好的岁月。谢谢你在我的生命里,给过我的力量和温暖。谢谢你存在过,活过,爱过,离开过。谢谢你,一直在。 >> 人越老,越容易回忆起过去,越不爱谈论未来。因为过去的美好容易记住,未来却不一定来。 >> 人越老,越喜欢一个人独处,越不容易感到孤独。因为知道独处是一生的常态,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 >> 人老了,头发白了,奋斗的劲儿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于是留下的,只有曾经奋斗的回忆。 >> 《淮南子·原道训》里说:“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 时光虽然能帮人洗涤伤口,可有些人,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 >> 时光是最好的良药,它能洗涤伤口,忘掉疼痛。 >> 想干什么别等,赶紧出发,但无论走多远,都别忘了回家。 >> 时代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坏,只是,我们都老了,只是,我们都被生活驯服了。

『书摘』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