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干货 | 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354/445考研经验分享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仙贝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湖南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信息 /Profile/
仙贝学姐
专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初试385+~
我为什么想读研?
想去一个更大的平台提升自己,想认识更多优秀的人,想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选择。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选择目标专业,要看自己的职业规划、实力和兴趣。我本身是对汉语很感兴趣,看了好几个跟专业相关的专业,当时觉得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等专业招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招的人数较多,相对来说会好考一点。但是学到后面,会发现不管招的人数有多少,报考人数有多少,考研自始至终是跟自己比。有些专业虽然招的人少,其实考得人也未必多。所以,选择专业还是要看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兴趣。然后也可以多听上岸的学长学姐以及老师的建议。
选择目标学校,个人认为可以选一个难度适中的学校,这样后期不会压力过大。而且你选择的学校很大程度上决定以后要在哪个城市工作,所以还是要非常慎重的。
湖师大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存在歧视或压分状况,考试难度适中,题目难度不大,很多简答题都是出自课后习题。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3-7月 夯实基础:精读课本,看网课,把参考书目全部过两遍】
本轮复习主要过课本,完全重在理解,熟识知识点,做好课本笔记。
【8-10月:根据真题题型整理笔记,然后在9月初期开始背书】
赢暑假者赢天下。暑假的时间要好好把握,会影响到自己后期的复习规划。如果时间多,可以在8月底开始背《现代汉语》。
【11-12月】专题讲解+模拟训练+押题
学习答题技巧以及重难点知识。回归课本,复习笔记,疯狂背诵,查漏补缺。
作息:
暑假前,每天都有课,基本上是下课后就去图书馆,没有非常固定和系统的复习时间。
暑假:
7:00前 起床
7:00——8:30 背英语单词、看长难句
8:30——11:20 专业一:现汉、古汉、语纲
11:30——12:00 政治 网课
14:00——16:30 英语
16:40——18:00 专业二:文化要略
19:00——22:00 专业二:引论、跨文化
22:00——22:30 复盘
暑假后:
6:30 起床
7:00——8:00 结合真题背英语单词、看长难句
8:00——11:00 专业一:现汉、古汉、语纲
11:00——12:00 政治
13:30——14:00 政治错题复习
14:00——16:30 英语
16:40——18:00 专业二:文化要略
18:40——22:20 专业二:引论、概论、跨文化 (后期加上教案写作和案例分析)
22:20——22:40 复盘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复习时间线不用拉太长,不然会吃不消。如果是跨考的话,建议从3月份开始早点准备,从暑假就开始背书。如果是本专业的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相对不错的话,可以稍微晚一点。前期可以多选择一下学校。有时候,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备考建议
专业课
黄廖版的《现代汉语》非常重要,分值大概是一百分左右,专业一的分析题基本上也出自这本书的语法章节。如果是跨专业的同学,第一次看现汉的时候要看得非常仔细,包括书上的脚注、一些附录也要看。如果是本专业的同学,可以结合自己原来学过的笔记进行复习,但是要进一步更深入学习,尤其是语法章节自己要多扩展,多做题。暑假有时间可以看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另外学习这本书,基础阶段一定要画框架图。也可以学完一章做相应的习题,如《现代汉语》习题集(夏耕)等。暑假的时候,可以根据真题,总结题型和考点: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如果是论述题,可以上知网搜一些论文,系统地补充一些知识点,作为答题的素材,让老师眼前一亮。
《古代汉语》虽然有两个版本,但考点基本是在蒋版上。如“什么是训诂,两汉时期训诂有哪些专著?”等等,其实考的简答题并不难,只要理解背诵就好。蒋版古汉上册主要是通论知识,要结合例子去分析,课后习题容易出题。下册主要都是文言文,虽然很多,但是重点都在先秦部分。另外可以把真题考过的文选在书中标记出来,考过的文选再出题的可能性不大。
《语言学纲要》整本书是对现汉的内容进行一个补充和提高,主要考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几年基本上是考15分左右,5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如“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法范畴?”前期可以在看完现代汉语后把这本书看一遍。后期可以根据现代汉语整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尤其是注意现汉里面没有而语纲里面有的是重点。
《中国文化要略》看起来是非常轻松有趣的,不像引论那么枯燥。一般涉及到的题型是判断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判断题会考6到8分左右。考得不是很细,而且都是课内的。只要背到了就可以拿到分。名词解释部分需要自己整理可能考的名解,根据考题猜测重点。文化的简答题很多都出自课后习题,所以课后习题一定要背熟。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本书思路非常清晰,目录部分就是一个很好的提纲。如果是跨考的话,一开始学起来会觉得很难。但是多看几遍,其实就觉得这本书很简单了。里面很多教学法是需要重点背诵的,教学法以前每年必考一题,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等等。我当时是打印了一份框架,在上面标记真题考点和自己编的口诀,这样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重点章节和考点。赵金铭版的概论是后来新加的书,要特别重视,21年考到了两道简答题,是书上的课后题。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很好懂,一般是考判断题。偶尔有几年也出过简答和名词解释。总体来说占的分值不高,主要还是知识点在案例分析中的运用。
另外专业二有五十分的题是案例分析和教案写作,这个是后期可以突击的。而且可以自己总结出模板,多练练,是可以拿高分的。
其他建议
1.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自始至终都要相信自己能上岸,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过度焦虑。
2.一定要做每个阶段的计划,不要浑浑噩噩。不要跟别人比学习时长,比如使用番茄TODO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学习的时长,时长不等于效率。
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因为考研搞垮了身体。一定要适当运动,多锻炼身体。
4.后期到了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更注重知识的整合,融会贯通,不要从头背到尾,做无用功。
5.一定要自律!少玩手机!要做手机的主人。
6.暑假期间有时间可以练习近三年的全国汉硕真题。
7.真题更多的是用来研究的,要学会从中发现考察重点。
8.信息收集方面,主要是问上岸的学长学姐、咨询老师、加各种群去找参考书目,经验贴以及非常有用的资料。
考研或许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备考时期的许多负面情绪都会影响到一整天的学习状态,自己要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但是等你回过头再去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历很有意义,它也一定会让你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