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05年旧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涂光晋教授发言

2023-07-12 00:09 作者:bili_32136510386  | 我要投稿

刚才各位都说了很多,重复的我就不多说了。我一直是研究、教学和新闻评论有关,所以我今天做一个有个性的评论。因为作为一个女性从我的角度看广西卫视的节目之后,我脑子里就一直反复萦绕着一句话就是“给我一个理由”,就是为什么广西要把自己的频道定位为女性特色的频道。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广西是在女性特征上有什么先天的优势吗,还是在女性资源上有什么先天的优势,还是在自己的节目做出来的女性特征上有什么先天的或者是后天的与众不同之处吗?看完之后,我自己没有得出特别明晰的回答。第一我找不出理由,为什么广西打这个牌,我只能找出差异化的追求,没有办法的办法,都得打一个特色,那么我们的特色就在这,所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我们在具体的节目上,我看完节目给我一个直接的反映就是两个字,不是“女性”,而是“文化”。给我的感觉是这个,所以我觉得我们体现的是什么文化?它是不同于中央12和中央10的文化,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就是文化,我觉得实际上有一点文人文化的感觉,有一点书卷文化的感觉,当然它也是一种相当厚重的传统文化的感觉,当然这中间喻老师还策划清十二帝的揭密,清朝黄陵的揭密。而我觉得看完这几个节目,比较有代表性的节目,不论是《寻找金花》还是《唱山歌》等等,我觉得实际上带有极强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就是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还专门拉了一点时尚文化,因为有很多跟服装模特大赛有关的节目,当然这中间还体现出了某种女性文化,所以给我反映最突出的词不是“女性”而是“文化”。   第三,我一直在考虑我们做这种定位,我们不能撇开综合频道应该具有的一些媒介应该具有的一些责任,这些责任就包括新闻节目必须有,带有评论性的节目也得设,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节目,我觉得实际上走的是带有某种泛娱乐化的节目路线,前后两个部分之间有机关系,我看得也不是特别清晰,就我们新闻类节目的追求和那种带有娱乐、综艺类的节目追求,包括综艺类以专题节目反映必然的联系。所以就推导我说的另外一个问题,因为我参加中国电视很多评论奖,我当了经济节目奖13届评委,广西台没有一等奖,二等奖有没有我也怀疑,如果新闻栏目在我们频道中只是点缀的话我觉得就是精品。不多,不是以量取胜应该以质取胜,以这个凸显作为综合频道一种实力,倒不一定非得有一堆节目这样。我看了这一次新闻节目,最后咱们打女性。实际上咱们打的是娱乐,但是什么叫做女性?除了性别上的划分之外,我这一次看湖南卫视的“超女”,我看的结果发现实际上大家的审美趋向恰恰不是纯女性的,李宇春恰恰是中性的,就给我的感觉她是一个中性的女性,真正女性的是张靓颖,很多女性成不了张靓颖,而且好多女性喜欢俊秀的小男生,李宇春都满足了这个要求,有一点像亮丽的小男生,所以她的声音恰恰是中性的,这一次统一的追求就是中性的歌喉,所以我觉得这恰恰给我一种思考,就是什么叫女性追求,女性追求是传统的女性吗?实际上大家的追求恰恰在性别上经常是出乎意料之外,也就是性别审美是出乎以前标准审美观念,而大家往往强调反叛性的东西,你这个太多我就追求这个,你那个太多我就追求这个,我就逆着你来,海选的结果实际上大量逆着来的。所以这又给我一个理由,我怎么做让大家承认我这是女性频道,或者我真能做成名副其实的女性频道,我觉得这不是卫视要追求的一个终极目的,而是一个概念而已。咱们是想做成《中国妇女报》和《中国妇女杂志》的电视版吗,我真的置疑,如果没有想做成这样。什么叫女性特色频道?哪些有女性特色,找金花有女性特色,但是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女性的审美上,而体现在以女性为主角上,因为是找金花,而不是找罗汉,找的是金花,所以我觉得是体现在它的内容上,所以我看这个节目我最感兴趣的恰恰不是这些女性,而是这些女性她生存的那个空间和她背后的那个文化是让我最感兴趣的。我认为这个定位很好,打着女性的招牌包括民族的文化、地域的文化,所以我只看到文化,没有太看到女性,我觉得咱们频道定位恰恰就应该在这,是借助于女性传播文化,而不是打着文化的招牌传播女性,那样就完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一个频道定位,实际上是以一种通常大众的审美,来介绍比这个审美更高层次的文化,而这种文化通过的桥梁和纽带又是所谓的女性,我觉得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咱们频道的定位,女性说到底是一个招牌,而最终打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越是地域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咱们打的应该是这个。我看这个节目感兴趣的,恰恰是背后具有的浓浓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且不光光做壮族,56个民族全部都做,而且还做到世界各民族去,我觉得这就很好,不光是东南亚哪都去。 实际最终定位的是文化,如果你还要加上女性这种特征的话,我觉得咱们在节目的业态上也要充实,另外在内容也要做充足,实际上很多跟女性基本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给给人娱乐的感觉,其实所有的节目不必都娱乐。这个前提之下我和我先生同时看的节目恰恰是心理访谈,那个节目我觉得女性节目做那个节目是得天独厚,实际上是一些深层次的家庭两性婚姻以及社会深层次的节目,如果这个节目要想使得自己的风格变得丰满起来,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节目样态,除了带有娱乐性的综艺类,还有旅游风光片之外,还应该有类似于和咱们传统新闻评论不同的谈话类的,还有深层解读类和其他的类。回到具体内容类,就包括女性权利问题,女性生活问题,女性消费问题,女性权利问题不仅仅包括教育权利问题等,实际上这就带有时代的厚重感,否则仍然是以女性为谈资、娱乐的对象,取悦的对象,这并不是频道应有的追求,这样在节目的样态上和内容上充实起来体现这样的特色,更多透视出背后的特色,这样就可以把各个栏目各自不同的定位凸显出来,谢谢!

【2005年旧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涂光晋教授发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