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战争年代》欧洲军事共同体军事力量介绍(上篇)
(装备介绍)
EMBT-V“贝利撒留”主战坦克
战斗全重:56吨 车长:6.6米 车高:2.4米 车宽:3.3米 服役时间:2034年 造价:720万美元 服役数量(第三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国防军1087辆,法国陆军964辆,西班牙陆军562辆,意大利陆军554辆,挪威国防军398辆,匈牙利国防军298辆,希腊陆军314辆,葡萄牙陆军126辆 研发背景:在EMBT-2查理曼坦克立项后,挪威国防大臣布劳德在欧洲军事共同体部长理事会上提出,希望研发一款高性价比,可以在战时快速生产的主战坦克,与昂贵的查理曼坦克形成高低搭配 代号为EMBT-V的项目被正式立项研发,由德法合资的KDNS集团和意大利依维柯-菲亚特公司负责 贝利撒留(505年-565年),拜占庭帝国禁卫军长官,曾多次大败波斯军队,征服东哥特王国,远征北非汪达尔王国,创立了拜占庭重骑兵“铁甲军”,将拜占庭帝国的版图扩张了一倍,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
(
贝利撒留将军
)
(拜占庭铁甲军)
被动防护:贝利撒留坦克装甲采用高强度RHA装甲,玻璃钢纤维,陶瓷和一种类似软质纳米材料组成的复合装甲,这种材料的原理类似STF剪切增稠防弹材料,在遭受攻击时分子就迅速集中在受击点,使受击点强度大大提升,100mm厚的纳米材料防护水平相当于300mm均质钢。 此外,还采用了西方坦克常见的NERA非爆炸式反应装甲,也就是所谓的楔形装甲,用于防御金属射流 可以批挂CLARA爆炸反应装甲,此前在勒克莱尔坦克上使用过
炮塔正面等效抗穿620mm,等效抗破1020mm,首上装甲等效抗穿610mm,等效抗破960mm,首下装甲抗穿405mm,抗破760mm,炮塔侧面装甲抗穿220mm,抗破600mm,尾部采用格栅装甲 主动防御:采用以色列“铁拳”主动防护系统,可以拦截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弥补了贝利撒留抗穿甲弹能力的不足
火力:和查理曼坦克一样,配备莱茵金属的NG130主炮,可以发射意大利研制的炮射无人机,可以进行侦查,激光照射和自杀式攻击
由于车身较查理曼坦克较为紧凑,因此备弹减少到25发,其中5发为“火山”火箭增程炮弹,如果抛弃增程炮弹,可以装备28发 同样采用一台arx30摇控武器站和一挺mg5机枪作为副武器 信息化:同查理曼坦克一样,拥有数据链共享能力,可以与友军的陆空任何一个单位相联接,包括坦克,步战车,直升机,无人机 动力:采用与查理曼坦克相同的油电混合动力包和传动装置,因为自身重量较轻,最高公路时速高达80km,越野时速高达65km Cape Lion“开普狮”轮式步兵战车
战斗全重:25吨 车长:7.9米 车宽:3米 车高:2.39米 核载:11人 服役时间:2035年 造价:650万美元 服役数量(第三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国防军1152辆,匈牙利国防军:212辆,希腊陆军:325辆,挪威国防军:327辆,西班牙陆军:489辆,意大利陆军:512辆 研发背景:此前的拳师犬战车的性能已经无法对红色俄罗斯的步战车形成优势,德国国防部迫切需要一款新型轮式步战车,再次找回对俄国军队的性能优势,由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公司研发 开普狮是历史上体型最大的狮子亚种,重达187kg,栖息于南非开普省,因为人类的狩猎于19世纪末灭绝 被动防护:采用纳米复合装甲,虽然战斗全重只有25吨,但其正面装甲可以防御1000米外30mm尾翼脱壳稳定穿甲弹的攻击或155mm榴弹破片,侧面装甲可以防御14.5mm弹药,在装备CLARA爆反后可以抵御350mm穿深的破甲弹 主动防护:装备莱茵金属开发的“打击盾”近程主动防御系统(其实打击盾就是前文提到的ADS) 火力:装甲运兵车型装有一台摇控炮塔,可以装备一门Wotan 35mm机炮和一套法国mmp反坦克导弹,其他型号(指挥车型,侦查兵,炮兵观测车,工兵车,野战急救车,核生化防护车)均装备一台FLW-200摇控武器站,可以选择30mm,12.7mm,7.62mm口经的武器
另外还有突击炮车,装备一门意大利生产的120mm45倍径炮,高低射界为-6°+15°,可以发射火箭增程炮弹和炮射无人机。发射钨芯穿甲弹时可以在2000米内击穿660mm均质钢,采用第四代猎歼弹道机算机,激光测距仪,车长独立光电瞄准仪和炮手第三代热成像和激光测距仪 自行迫击炮车装有一门芬兰NEMO模块化120mm迫击炮,最大射程10km,射速每分钟7发,配有独立激光测距仪和GPS地图,从部署到发射只需30秒
自行榴弹炮车装备一门AGM155mm模块化无人炮塔,使用常规弹药时射程可达30km,使用火箭增程弹药射程50km,射速每分钟8发,备弹30发
野战防空车装备4枚法国“西北风”便携式防空导弹,使用被动红外制导,射程6km,射高3km,飞行速度2.5马赫,使用预制破片战斗部
反坦克导弹车装备四枚法国mht反坦克导弹,射程8km,可以穿透1300mm厚均质钢
动力:使用一台MTU8V 199TE20柴油发动机,720匹马力,最高公路时速105km,最高里程1000km MAN HX-MARS 多管火箭炮
战斗全重:22吨 长度:10.3米 宽度:2.8米 高度:3.2米 服役时间:2035年 服役数量(第三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国防军158台,法国陆军149台,意大利陆军112台,挪威国防军59台,匈牙利国防军61台,西班牙陆军88台,希腊陆军39台 研发背景:在欧洲军事共同体成立后,随即开始与美国进行退出北约的搓商,但美国立刻叫停了与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的所有军事合作,导致德法西意无法再购买m270和m142(海马斯)火箭发射系统,旅级炮兵力量产生巨大空白,德国国防部立项研发远程制导火箭发射系统 该火箭炮采用莱茵金属旗下的曼恩军用车辆公司的 MAN HX-3军用卡车的8x8底盘,最高时速88km,最大行程480km,具有一定防护能力,并且可以加装摇控武器站
火力模块采用8联装227mm发射箱,与海马斯火箭炮类似,可以直接用吊车进行装填,可以发射子母弹、云爆弹、杀爆火箭弹、卫星制导火箭弹、战术导弹,发射常规弹药时射程为90km,误差在30米以内,发射制导弹药时射程为150km,使用伽利略卫星+惯性制导,误差在10米以内,发射二联装610mm战术导弹射程360km,战斗部重达250kg,可以选择集束战斗部,高爆战斗部,钻地战斗部 使用反步兵/装甲两用子母弹时一轮起射可以发射5152颗弹丸,覆盖范围8万平方米,使用反人员预制破片子母弹时,可以发射14万颗直径只有几毫米的弹丸破片,覆盖范围10万平方米 火控系统采用激光陀螺仪,激光多普勒雷达测风仪,伽利略系统接收器,弹道计算机,从机动状态转为发射状态仅需2分钟,并且因为自重较轻,可以使用a400m运输机进行运载 还可以换装110mm36联装火箭布雷模块,可以布撒约200枚反坦克地雷或264枚反步兵地雷,覆盖面积650x500米 该火箭炮配置在师属炮兵旅或旅属炮兵营当中,德国国防军一个火箭炮营有18门火箭炮,一个师属炮兵旅配三个营共48门火箭炮 而在旅级战斗队当中,炮兵营中只有一个火箭炮连则9门火箭炮 在营级战斗队中不设227mm火箭炮,而是将110mm火力模块装载4x4卡车底盘,一个营级战斗队中只配两门110mm火箭炮,这种火箭炮重量极低,用一架a400m就可以运载两门,两架重型直升机也可以分别吊载火力模块和底盘
(
110mm火箭炮参考,图中为西德冷战时期生产的拉尔斯火箭炮
) 由于该火箭炮本质上是由底盘和火力模块两部分组成,火力模块可以搭载在任意平台上,所以在不同国家产生了不同的运载平台,例如在法国,法军就使用现有的ARMIS卡车作为运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