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不是潘金莲》:画幅渲染的“方圆之道”

2023-02-22 22:25 作者:终南影话  | 我要投稿

如果说画卷上的万物来自于画家精心绘制和编排的元素那么电影画面则是导演能够将自己的表达欲望具象化呈现的载体电影和绘画同为视觉艺术一类的艺术门类它们都满足着观众对不同视觉效果的要求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织且相互借鉴在世界电影史中被称为三大电影运动之一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先锋派运动在这次电影运动中我们可以发现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表现主义”都在电影画面中得以呈现,《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则借鉴了表现主义的风格用光怪陆离的画面和奇形怪状的电影元素构成了新的电影空间电影画面的创新不仅借鉴了绘画艺术的外部创新在属于电影的门类中电影工作者们也在积极进行内部创新在创新剧情之后导演们又将创新点放在了对画面的掌控上画幅的变化是导演选择的创新角度2016年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不仅在画幅的选择上进行了创新更在画幅的创新上创造性的选择了中国古典韵味的圆形和方形颠覆了传统电影的视觉观感在导演特意设置的画幅下也将观众观影的视角和范围无形中进行了缩小和设定导演不仅在前期拍摄的时期加入了自己的设计也将自己的野心伸向了电影观众的观影体验中在全程画幅创新的设定下观众时刻保持着一份清醒清醒地做电影的观众当故事的见证者在电影史上这种圆形的画幅创新在实验电影中屡见不鲜但是在商业电影中的创新算是一次创新在其他电影中导演们对画幅的创新更多还是局限在长方形的画幅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在影片开头的长镜头画面也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山河故人中也利用不同的画幅比例来展现出时代感的意义但在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大胆利用了创新性的圆形画幅以窥视的视角跟随着李雪莲上访的路线不断更新自己的画幅画面

我不是潘金莲中电影画面的圆形画幅作为电影画面构图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不仅在遵循普通画幅的构图规则之上也充满了自己的鲜明的特点这种独特的画幅比例也区别于常见的画幅比例画幅变小之后电影所呈现的内容也变少了观众在观影时会不自觉地更关注电影画面中的一举一动,,圆形画幅推翻了我们日常对影视作品画幅的认识在观影视野上观众会更容易将主角作为叙事中心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角的状态上除去对主角的关注之外影片中圆形画幅更具中国的风情这种圆形的画幅可以从中国古典风格中的“团扇”元素也在无形中给观众带有一丝复古情节的中国味道在李雪莲的上访这段路时一部分是李雪莲的家乡之路和上访背景之路冯小刚将这两部分的设定与现实的地理因素和社会环境作为相互融合的契合点在圆形画幅的家乡之路时处于画面中心的所有人都带着圆滑的处事方式与之相比较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上访之路这段路则采用了方形的画幅两种完全不同的画幅形成了画幅的视觉反差家乡的人情世故更加圆融而北京更遵守规则更讲究用规则来判定对错李雪莲的上访之路也见证着她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过渡也见证着该类事件的主流处理方式的逐步变化在这段路中一方一圆的设计使得整部影片在充满着中国风格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与环境。《我不是潘金莲中表现出的“官方众生相”直接地反映出了中国官场中所存在的一些“官本位”思想还探讨了社会人情世故与法制冲突的关系1968 年,法国电影理论家让 • 路易 • 博德里在其《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 果》一文中提出,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会产生两种认同,一种是对摄影机的认同,一种是对角色的认同。我们知道,电影院播放的电影,虽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但却必然蕴含着创作者主观的创作意图。也就是说,观众对摄影机和角色的认同,实际上认同的是导演预设的观看视角导演也将观众的视野限制性的缩小

圆形屏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水墨画的裱框而且片中饿景色都可以定格为一幅幅水墨画影片中元素的选择也很有古建筑的意味传统文化的多种元素也可窥见一斑吃饭的场景中背后是孔子像李雪莲在法庭上门牌上挂着“以和为贵”赵大头送给李雪莲的毛笔字是福字造型冯小刚用圆形画幅将中国山水之间的那种清秀钟灵的韵味和南方建筑的精巧做工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影片画面的处理上多采用相对古朴纯度较低的颜色这类颜色也属于颜色谱系的中间色这类中间色的大量使用也让影片整体的画面相对柔和舒缓在外景的设置上青绿色在烟雨的润泽下显得更加富有层次阴雨天的选择压低了整个画面的明度让白墙和黑瓦更好地融入了绿水青山之中呈现出山水画的意境

我不是潘金莲中所运用的圆形画幅和方形画幅都是影片形式服务影片内容的体现也通过这种水墨画的传统文化展现和隐喻了中国社会特有的景象在电影的结尾李雪莲想要上吊自杀看果园的人却不管不顾她的死活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这种非常规式的幽默也讽刺着中国老百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有文化的村妇李雪莲的话语和行为引起了片中人们的发笑这也是观众心理学中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观众会产生一种荣耀认为自己超越了主角和主角行为是愚蠢的心理进而产生的笑料影片中极具讽刺的黑色幽默也是冯小刚自己在影片中所设置的独特的“冯氏幽默”,《我不是潘金莲是商业电影创新画幅的一次尝试也是冯小刚对现实主义题材的一次尝试通过农村妇女李雪莲的“告状之路”折射出了中国现实社会中法制规则的发展之路


《我不是潘金莲》:画幅渲染的“方圆之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