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上学时,从比我们高一届的年级中认识了位比我们大八岁的同学。每次遇到他都会亲切的叫他:“嗨!唐老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渐渐和他联络了起来。他当时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学,这题你会吗?”我和他的关系甚好,我时常也会去他宿舍和他学习。我问他为何比我大这么多岁。“复读了快七次了”,他面露难色对我说,“我想考去北京。”看着他的模样,我就没有多问。 那年的高考,据我所知他又落榜了,这次又来到了和我同一班。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努力,考上附近比较好的学校不也挺好吗?“我只是想去带父母去看看我的学校。”他平静中又略显失落地对我说。 到了考试前几周,我已经放平心态了,而他还在继续看书。老师在晌午的时候对我们说下一周就自己回家复习,准备迎接考试。当下午我和他正要离校时,老师单独将他叫去。“小唐,你不要这么骄傲,当然除非说是清华大学跟钦州学院有差距,不然的话哪个学院和哪个学院差距没那么大的。”从办公室出来时,我看出来他很失落,或许他在想自己这样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骄傲自负。 因为家里的事情,我去了他家复习。他家在农村,碰巧还看到了他刚下地回来的父母。我和他父亲聊了聊,“你是小唐的学弟吗?怎么还拿着书哇?”我很诧异,按理这不应是同一届的同学吗?“我跟你说哇,他这个孩子很孝顺的嘞。有工作后,还会给我们寄钱。我们老人家不求花他的钱,但是他要是给了我我就开心,我就高兴。” 夜晚,我问他为何会有工作,他答道:“我瞒着他们读了七年,他们一直以为我上了大学有了工作。” “为什么要瞒着?”“我想带他们去北京看看。” 这短短的一句话,成为了他七年间的动力。 第三天的清晨,他父亲突然流出了鼻血,瞬间晕倒了过去。再次醒来已经是在医院了,医生说这是肿瘤,怕是没有多长时间了。这时他意识到自己这些年一直没有关心过父母的身体,他向父亲坦白了复读的事情。父亲只是惊了惊,安详地对他说:“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这之后的再次联系就已经是高考后半月里了,那时他的父亲也已经离开了他,永远的。 “考上了吗?” “考上了,清华,过几天打算带我妈去北京转长城。” “恭喜你啊,那以后你打算走向哪去?” “向高处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