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ASD自闭症和ADHD多动症的简单科普(下)

2023-06-22 17:48 作者:阿方减毕方  | 我要投稿

再强调一下有怀疑不要自我诊断,去医院!

——

【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被俗称为多动症,但很显然它分为

注意障碍型

多动型

混合型

。其中,女性多表现为注意障碍型,男性则普遍为多动型。 注意障碍的相关表现有: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差,做事没有条理,经常丢三落四。 多动的相关表现有:难以安静,难以等待,行为不成熟,冲动,破坏行为。 二者相比之下,注意障碍偏向内化,多动偏向外化,再加上代偿和面具行为(比如容易走神就让自己多学习一段时间,假装自己在认真听讲),前者自然更不容易被发现。 拿个人经历来讲,家里人说我从小说做事做到一半就会开始做小动作(自己已经不记得了)。而且我随着发育是越来越严重的,和人交谈听不进去,连高考的时候都走过神,记录下来的上课听讲时间不超过七分钟,读自己的文都会意识涣散。甚至是

娱乐都不一定能坚持

:我曾经多次和朋友打游戏打到一半,去干了别的事,事后被质问才想起来自己在玩游戏(所以单纯不喜欢学习的不必乱代入)。 经常会发生的状况就是我晚上准备睡觉,要完成的动作是接水,上厕所和刷牙。拿着水杯出去倒了水躺到床上才想起来我要上厕所,回房间灯都关了又发现没刷牙,刷完牙又找不到水杯,厨房客厅都找了一遍发现我就把水杯放在洗手台边上防止忘记…… ■ 请注意,ADHDer

并不是做任何事都不能集中注意力的

。我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完全可以沉迷其中(个人阅读纸质书和做手工时就不会注意分散),ADHD是

注意缺陷而不是缺失

,是

维持和调配有困难

。 难以等待,冲动做事这种多动型症状我偶尔也有,但没有注意障碍这么明显。 ● 不同于ASD,ADHD是有治疗药物的。但是这种药物相当于眼镜,只能够暂时使你维持“正常”状态。 关于药物我要先说一下导致ADHD出现症状的原因:我们的大脑难以正常分泌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

,所以需要外来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唤起大脑。 那么常见的ADHD药物中有哪些成分呢?一般是哌醋甲酯(专注达和利他林,后者在国内是禁药)和安非他命(阿德拉,在国内也是禁药)。 上述药物我基本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在营销号那里看到,说家长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而高价购入这种“聪明药”,结果服用成瘾。营销号会直接将中枢神经兴奋剂和毒品混为一谈,说得非常恐怖。 然而最常见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其实就在可乐奶茶巧克力里面,咖啡因同样是兴奋剂的一种。 ● 抛开剂量谈毒性的都是耍流氓,治疗ADHD的药物用量远远达不到成瘾的标准,只要

遵循医嘱服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 对于ADHDer来说,药物困难并不在于成瘾性,而是开药难,费用贵(一颗药最便宜在二十元左右,不纳入医保),副作用大,会逐渐产生抗药性等。很多省市并没有可以确诊开药的医院,往往需要患者半个月跑一次北上广深开药(医生单次能开出的剂量一般是14颗)。 —— ● 尽管有许多困难,ND的大脑也有优势,比如ASDer更容易关注细节,ADHDer思维灵活富有创造力。这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 —— ● 国内大环境如此,一般ND确诊了也不会告诉别人,所以也没必要去揣测身边的某人是不是ND。 ● 如果有人主动告诉你自己是ND,这说明他很信任你或是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希望大家能够放下偏见,更加包容不同的群体。 —— 【关于ASD和ADHD的诊断】 ■ 首先第一点,

不要随意对号入座

!社交恐惧,童年时期调皮,现代短视频流行导致注意力下降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除非严重影响生活可以考虑就诊,不然没必要乱猜测。 (据说新冠后遗症也包括脑雾) ■ 网络上可以找到ASD和ADHD相关量表用于自测,但也仅仅是作为一个诊断的辅助工具而已。如果测试得分很高,并且你的确长期受到这些症状困扰(一般是从

童年时期

开始,并且直到近期都有长达

六个月以上

的症状),可以去医院诊断。 医生大概率也会给你开很多量表甚至是血检和脑电波,这些同样都是辅助测试,用于排除其它病因(焦虑抑郁等)。 ■ 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还是

发育史和现阶段表现

,可以自己寻找童年时期相关症状的证据(比如学生手册上的评语),没有或者不记得的话可以询问了解自己的家人朋友。 确诊并不代表“得救了”。上面反复提到过成年ASD和ADHD难以治愈,即使去了医院,你也不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帮助。我们去确诊的意义更多是了解自己,给自己一个答案,与自己和解,别再自我否定。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或是查询自己所在省份能否确诊ASD/ADHD的话,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青衫Aspie

,里面有完整的就诊地图和红黑榜(即便是专业医生,有些对ND的观念也停留在上世纪,有些则态度恶劣)。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

关于ASD自闭症和ADHD多动症的简单科普(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