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影业副总裁曝光“《姜子牙》诈骗团伙”!假冒高管,骗数百万

winter is coming!
这句话来自人气美剧《权力的游戏》,在剧中除了昭示极冷的寒冬到来之外,也代表着厄运灾难的到来。正因为有着这层悲凉的寓意,于是在经过人们的反复传颂之后,最近两年也被视作为各行各业对越发不景气的发展态势的一种感叹:寒冬将至,过去的迅猛增长已经一去不回了。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如今的寒冬当中我们依旧能够看到某些企业的风光伟绩。
比方说影视行业鼎鼎大名的光线影业,他们在第三季度便依靠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而获得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超10亿RMB的营收利润,俨然一派超现象级的发展态势。

当然,光线的凶猛仍未消弭,在《哪吒》的热度带动下,随后即将于大年初一上映的《姜子牙》也屡屡成为了舆论的关注热点,成为了无数影迷翘首期盼的国产动画。

《姜子牙》成不成,目前还不好说,但眼见它仅仅因为新海报的发布,仅仅因为姜太公那1.8M大长腿的人设展示,网友们就已然乐不开交的境况,我相信票房保底10亿也不是一件什么困难的事情了---赚或许是必然的,就看光线能够赚得了多少了!
那这是否代表光线传媒就能完全省下心来,好好的躺赚即将到来的数亿利润呢?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并非如此。票房维度的无风险,并不代表在现实维度就能够坦然处之了---
光线影业副总裁曝光“《姜子牙》诈骗团队”,假冒光线高层,意图骗取数百万中介费


这是一则于12月4日在“刘同”微博发布的消息,数百字内容细无巨细的描述了诈骗团队的整一个操作过程。下面内容,我将用最简练的话语进行概括---
事情经过
首先诈骗团伙是打着“《姜子牙》份额转让”的头衔来开始行骗的(类似影片的众筹,用于作品的制作和后期发行,而作为回馈则会给投资者相对应的股权占比,用以在影片票房高走之后获得相应比例的分红)。

其次,为了让投资者相信自己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于是诈骗团队便邀约了投资者前往光线楼下的咖啡厅洽谈业务。
但这还不够,就在双方都发展至“拥有浓烈的签约意向”之后,诈骗团队便带着投资者前往光线大楼的三楼开展下一步行动。
当然,可别以为他们真能进去办公室了。事实上就当骗子携带投资人到来二楼的时候,一位假冒的光线高管便恰好从三楼步行至此处,随后在一番交谈后又再度将投资人领回了1楼咖啡厅(据悉,那位假冒高管已经在三楼楼梯间呆留很长时间了)。

整一个过程严丝密缝巧合至极,且站在“卖方市场”的态势来说(《哪吒》成爆款了,如果真有所谓的份额出售,那绝对是供不应求的),投资者也不好意思去质疑太多的事情,从而也就沦为了任人鱼肉的存在了。
不过幸运的是,光线影业的保安足够机警敏锐,他们早早就发现了这群诈骗团伙的异常,并通过监控视频观察了足足一整个下午。
最终在投资人将要签署“被骗合同”之时,及时出手,呼唤来了警察将整个诈骗团队逮捕入狱。
从结局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相当有戏剧性的经过。但依据光线副总裁刘同透露的信息,这一诈骗团伙在今天可是一共邀约了至少两批投资人见面,而他们的谈判金额也高达骇人惊悚的数百万RMB---

图中所示的“居间费”当属中介费,我相信诈骗团伙能够骗取的也就只有这部分,毕竟投资人不完全是傻瓜,如果那数亿投资额不是直接打到光线对公且真实的账号之上,他们也绝对不会干。
当然,这也只是被光线保安和副总裁发现的诈骗团伙,那究竟在暗地里已经成功靠“《姜子牙》份额转让”的阴谋获利的骗子又有多少呢?
这个真不知道,但内容最后我有一点儿事情务必给大家科普科普---

一些科普
内容创作行业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风险极大,不确定性极高的行业。这个行业并不存在所谓的“成功公式”,比方说所谓的匠心,所谓的小鲜肉,所谓的票房明星,所谓的稳赚不赔的题材。
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上海堡垒》的失败,也不会看到吴京主演的《攀登者》的票房失利,更不可能见着与《哪吒》导演饺子同时期成名的“李阳”(当年凭借《李献计历险记》爆红整个国产动画界),因为11年执导真人版改编而遭到了几乎灭顶的票房伤害。
所以前文所述的《姜子牙》保底10亿,其实也只是我目前的一厢情愿,就正如《哪吒》的黑马崛起一般,谁又能想象得到《姜子牙》是否真会突逢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呢?

另外需要强调,真正能够予以投资人赚大钱机会的永远都只有“意外”。
就站在诈骗团伙用“《姜子牙》躺赚不赔的分红”来诱惑投资人的基础上,这就代表了这一定是存在猫腻的---为什么能有如此高额的回报?为什么会是你成为了投资的幸运儿?为什么光线明明大赚了一笔,但如今却要向外募资呢?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凡看到仿若天上掉香饽饽的事情,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不过话说回来,竟然能够引诱出如此凶猛的诈骗团队,那不也说明《姜子牙》的魅力着实无法挡吗?
好了,剩下时间,我们不妨一同期待这部2020年度国产动画的上映吧。

今天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
请收藏和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