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二高三】季风环流!史上最详细版本来袭!

2023-09-24 11:53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冷冷 | 9-3 季风环流

1️⃣全球冬夏气压中心

全球冬夏气压中心 =太阳辐射()+自转(✓)+公转(✓)+海陆分布(✓)+下垫面因素(地形起伏X+洋流X)

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

  • 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出现冷高压
  • ②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出现热低压
  • 注:陆地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


冬季(1月)陆地为高气压&海洋为低气压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60°N)被切割成一个个的高、气压中心 →陆地上变为高气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海洋上依然是低气压(太平洋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为冰岛低压)

大陆的冷高压以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

东亚冬季风

  • 季风风向:西北季风
  • 季风性质:寒冷干燥

南亚冬季风

  • 季风风向:东北季风
  • 季风性质:温和干燥

季风成因:海陆热议差异


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亚洲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的影响:冬季寒潮 →大风降温 →危害庄稼,农业减产,造成海上船只桅杆折断

【冷冷公式—气候—大湖效应】:

冬季风 +大片水域(海洋、湖泊)+山地(迎风坡)=大雪

日本北海道雪多 =冬季西北风 +日本海+日本山地的迎风坡

烟台(雪窝子)=冬季西北风+渤海湾 +山东丘陵迎风坡

夏季(7月)海洋为高气压&陆地为低气压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30°N)被切割成一个个的高、气压中心 →陆地上变为低气压(印度低压)& 海洋上依然是高气压(夏威夷高压(太平洋)/ 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大陆上的热低压以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亚洲夏季风

  • 夏季,北太平洋副高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就沿着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东南季风


东亚夏季风

  • 季风风向:东南季风
  • 季风性质:温暖湿润
  • 季风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南亚夏季风

  • 季风风向:西南季风
  • 季风性质:高温多雨
  • 季风成因: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我国的季风区 / 非季风区

  • 就是依据东亚季风夏季风影响范围区分的【大阴贺巴冈】

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一部分)对我国的影响:

  • 副热带高压的高压脊控制→高温干燥的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份伏旱

西南季风与世界雨极:西南季风 +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地形雨→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西南季风与河谷农业:我国西藏地区雅鲁藏布大峡谷一带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十分丰沛→可以发展河谷农业→种植小麦&水稻


【冷冷公式】:东亚季风冬季风 >东亚季风夏季风

原理:

  • ①冬季东亚地区南北温差 >夏季南北温差
  • ②东亚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西北风(受重力影响自上而下)比东南风(自下而上)势力强

【冷冷公式】:南亚季风夏季风 >南亚季风冬季风

原理:

  • ①南亚季风冬季东北风被高大地形阻挡,风力减弱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高二高三】季风环流!史上最详细版本来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