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一周F1新闻速览(230904-230910)

在考虑要不要10月份去卡塔尔转一圈,卡航那边正好有卖日内瓦车展+卡塔尔站+机票住宿的套餐,还算实惠。
本来也有考虑这周飞新加坡,但是显然这个时候决定有点晚,想住的酒店全订满了,而且机票好贵,飞单边的机票都够我包卡塔尔全程还有余了,算了吧……

好消息好消息,根据通巴基斯的预测,下一代F1将全面变小变轻!
FIA目前正在制定2026年即将启动的下一代气动规则大纲。除了计划中向主动空气动力学的转变,以降低直线行驶的风阻的同时,国际汽联(FIA)还提供了一些其他可能会发生变化的细节。
作为FIA单座赛车部门负责人,通巴基斯在意大利站周末接受Motorsport.com的独家采访时表示,主要变化将出现在车辆尺寸上。他说:“通过减小车轮、尾翼和车身整体的尺寸,我们的目标是将赛车的重量减轻约50公斤。因此,我们可能会迎接一款更小的单座赛车,它比现款赛车更短更窄。但这些方案尚需进一步讨论。”
“随着车辆的减重,它们在弯中的速度会变低,在直道上会变得更快,但这也会导致车辆本身产生的下压力减少。因此,我们还需要加强混动系统的能量回收能力,以确保在圈速方面不会损失太多。”
2026年的气动改革计划并不是毫无争议的,今年早些时候,红牛就曾警告过可能会出现“弗兰肯斯坦的怪车”(Frankenstein cars),赛道上可能很难再出现缠斗。围场中甚至还出现过另外一种担心,即车手可能需要在直道的中途降档以帮助MGU回收能量。
然而,通巴基斯明确表示,FIA付出了大量努力以确保从竞技层面而言,2026赛季的改革能够奏效。他说:“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确保我们了解了新规则下如何进行能量的回收和管理,以及在我们希望的气动配置下如何进行超车。我们通过改变不同的参数进行了多次模拟,并且找到了似乎可以正常工作的解决方案。”
这位资深技术工作者还表示,之前一些关于2026款赛车的担忧都是源于旧版的模拟模型,在新版模型当中这些问题大多不存在。他说:“如果将26款的PU安装在目前的赛车上可能确实会出现那些让人担心的情况,但在最近几个月里,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非常积极的进展。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引擎和底盘的研发是齐头并进的,在考虑它们带来的影响时不能顾此失彼。”

加斯利再次呼吁F1车迷在围场中,尤其是在车队的工作区域克制一下自己的热情,因为在蒙扎他们受到了更多来自车迷的干扰。
作为整个赛季最后一场在欧洲区举办的分站,意大利站的围场中整个周末都挤满了贵宾。庞大的贵宾数量,作为参加蒙扎周末的30.4万名车迷的一部分,显示了F1在这里的受欢迎程度。
另一方面,这也使得车手和车队在他们的工作场所的移动变得更加困难。Motorsport.com的记者注意到,由于挡道的人太多,车队技师有时候连移动设备都很困难。除了挡路以外,“入侵”行为还扩展到了车队的motorhome中,加斯利就对一些陌生人敲他的房门感到震惊。
虽然这位法国车手表示喜欢车迷对车手的喜爱,但他呼吁车迷应当尊重车队和车手的工作流线,为他们的工作留出足够的空间。当Motorsport.com问及围场内看起来有多拥挤时,加斯利回答说:“我喜欢车迷,我总是喜欢停下来花点时间(跟他们互动)。但这显然是我们的工作环境,有时候我们需要四处走动,确保我们按时完成要干的事会比较棘手,因为我们的时间表都是精确到分钟的,而且蒙扎的P区向来是赛历上最拥挤的P区之一,这不是件坏事,但有时候甚至会有人敲我们的房门,你会好奇他们是怎么进来的。所以,希望大家给我们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我们能够正常工作。”
这不是第一次提到球迷进入的话题,去年在墨西哥就曾因为围场涌入了太多观众导致问题。那时,加斯利在横穿围场时注意到他的背包被人拉开了。当时,诺里斯也曾呼吁车迷应该对车队和车手的私人空间有足够的尊重。他在墨西哥说:“我会说,在其他体育项目中粉丝们不会像F1这样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运动员,但与之相应的,他们也更加尊重运动员和队伍的私人空间。我们的车迷需要更多地表现出这种尊重,就这么简单。”
(社恐表示完全无法想象这么没有距离感的行为……)

近期有消息称,倍耐力也有可能在下一份合同到期之后战略性地退出F1,这将迫使这项赛事寻找2029年及以后的新轮胎供应商。
FIA在今年早些时候启动了2025赛季开始的轮胎供应商合同招标过程,倍耐力和唯一的竞争对手普利司通在技术提案经过研究后很快都确定了竞标资格。接下来两家供应商就和多梅以及自由媒体开始了商业方面的拉锯战。由于这两家公司在投标过程中互相较劲,这些讨论已经拖延了数月。
在早期阶段一度有消息称普利司通在报价方面太有吸引力,F1难以抵抗一份如此有竞争力的报价,而多梅的目标正好也是尽其所能地想要从唯一的轮胎供应商那里尽可能多地挤取利润。这不仅涉及到基本的赞助费用,还涉及到多少场比赛将获得普利司通的冠名赞助、赛道周围放置多少宣传标志,甚至轮胎供应商能发多少张VIP通行证等细节。
这些讨论因F2和F3也包含在合同中,以及前几次招标都没有把可持续发展之类的一提包含在内而变得更加复杂。此外,有强烈迹象表明,如果倍耐力赢得这次招标,这将很可能是他们在F1的最后一份赞助合同,换句话说,从2011年到2028年供应了18年轮胎的倍耐力将在不再需要通过F1进行品牌形象建设时退出这项赛事。
(反正你们在F1这么些年也没建立什么正面形象,我觉得是无所谓了)
如果倍耐力的计划的确如此,那么多梅就将面临一个问题,即之后为2029年及以后的招标过程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倍耐力这次赢得了招标,普利司通决定四年后再尝试,并且在那时没有竞争对手的话,那么谈判过程将和这次完全不同——供应会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F1也无法像这次一样从这家日本公司手中榨到这么一份大合同了。
不过往好的方面想,如果知道现有供应商倍耐力将离开,因此F1合同明确可供选择,这可能会鼓励其他公司,如米其林或者韩泰之类的公司加入争夺,这可能会推高合同价格。但多梅最需要担心的情景是2029年的招标没有任何轮胎制造商宣布参与竞标,如果不尽早去贴普利司通的屁股,F1可能会面临比合同被压价更严重的状况。
不难发现,最好的妥协方案是,基于目前的讨论结果,倍耐力获得下个周期的合同,而普利司通获得2029年及之后的合同,就像国际奥委会同时宣布两届奥运主办城市,或者FIFA同时选择两个世界杯举办国一样。这将为普利司通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做好回归F1的准备,并为F1提供长期的收入保证,以及保证确实有供应商可以替代倍耐力。
然而,FIA的招标流程限制了这样的操作可能性,所以无论这种操作会带来多大的便利,在程序上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除了商业方面以外,多梅还必须考虑引入新轮胎供应商对赛道上影响的问题。
最近几周,围场内部对F1应该选择哪家供应商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时候做出改变,给予除倍耐力之外的制造商机会了。普利司通及其在舒马赫时代的成功,尤其是在那个时期长大的车手,总会对这家轮胎供应商有些情感上的偏向,而且他们并不总是喜欢使用倍耐力的产品。
但反对的声音同样不弱:如果普利司通赢得合同,那么首先必须为2025年的赛车设计轮胎,同时还必须按照2026年生效的新技术规则设计完全不同的轮胎,到那个时候车队们会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处理。
这还与普利司通必须进行的测试计划有关:如果他们中标,那么从明年三月起,该公司将接管倍耐力目前用于未来开发新胎的25个赛季内测试日,与10支车队一起探索新轮胎的研发方向。但事情并不是简单地让车队们下赛道去埋头跑就完了,由哪支或者哪些车队来执行这项工作,以及如何组织季中轮胎测试,一直是围场内争论的焦点。
“如果我们找了一家新的轮胎供应商,那么确实会带来一些麻烦。”斯泰纳说,“我认为主要问题是技术问题,这些轮胎的研发,在我看来,从技术上讲非常具有挑战性,如果你很长时间没有待在F1了,就像现在竞标的两家轮胎供应商之一那样,你怎么知道怎样去安排宝贵的测试时间呢?”
“我认为斯泰纳总结得很好,”威廉姆斯车队老板詹姆斯·沃尔斯说。“为现代F1制造轮胎的技术难度非常高,现在的赛车制造的下压力几乎比20年前高了一个数量级。”
但对FIA来说,轮胎供应商的指标到底花落谁家这个问题拖得越久,把名额扔给普利司通这种决定看上去就越没有意义,因为他们需要完全从零开始研发。
“从技术上来说,我认为这挺有挑战性。”法拉利领队瓦绍尔表示,“而且,因为我们正在探讨之后的技术改革,也许2025年是一种轮胎,到了2026年我们会用上完全不同的轮胎,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未来两三年内开发两种不同的结构轮胎,甚至是不同尺寸的轮胎。我不知道这对他们来说会不会太急了,这不是我的工作,但我认为这会是一个挑战。”
小牛的现任领队托斯特也表示,时间并不是普利司通的朋友:“首先,两个轮胎供应商都愿意向我们提供轮胎,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因为这为我们带来了额外的资金,对自由媒体而言这也是ao的。从技术角度来看,我认为现在引入新供应商有些晚了。但不管怎样,幸运的是,这不是我的问题。”
托斯特最后总结道,无论哪家公司赢得了独家轮胎赞助权,车队们都能从这份新合同里捞到油水,这是他们乐于见到的,这一点同时得到了霍纳的认同。
“倍耐力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相信在他们的标书中为赛事组织和车队提供了慷慨的条款,”红牛车队领队表示,“我们希望继续与倍耐力合作的背后还有很多很多原因。他们是一家伟大的轮胎制造商,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我们还有好几百万个原因想让和他们的合作继续下去。”
(目前围场内的主流论调还是倾向于继续和倍耐力合作,但这下多梅会对之后的问题非常头疼,但就像托斯特说的那样——还好,这事儿不用我来操心,随他去吧)

最后附一张有趣的老图,14年莲花在初入涡轮时代时曾经尝试过的偏置排气管布局:

当然这个布局并没有带来什么好处,莲花很快就又把布局调回去了(via:@Scrabstech)。
最后,这周末新加坡要下雨,这也是他们最后有那么一点点希望挑战红牛的最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