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智慧多功能综合杆改造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上海是一座要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里有东方明珠、上海外滩 、浦东新区、徐家汇,一个个响誉中外的名字。
上海也是一座智慧城市,其智慧化程度在国内众多城市中处于前列。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构建的必备条件之一的智慧灯杆,在上海的建设现状如何?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亮点一
全市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已进入第二轮
早在2018年3月,上海市政府召开架空线整治和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标志着上海 “全市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工作”
2018年,是上海市全面开展合杆整治的第一年。首年的工作就让城市面貌明显得到改善:全市
其中,人民广场、南外滩、新天地、进博会场馆周边、张江等重点区域基本实现架空线全部入地,武康路、新华路、愚园路、武夷路、淮海中路、华山路、西藏中路、四平路、金沙江路等被打造为全要素整治示范道路。
人民广场智慧灯杆
2019年,上海市再接再厉,全年完成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景观灯光提升改造,并完成
2020年,上海市完成
2021年,作为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合杆整治扩大到全市各区更多的道路。根据2021年标讯,2021年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工程涉及
亮点二
用《导则》和《标准》指导综合杆建设
2018年,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规范道路件及相关设施设置,切实改善市容市貌,创造有温度、可感知的城市环境,上海市组织编制了《
结合《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
上海合杆高度分层设计概念
此外,考虑到智能化的发展,在每根灯杆的顶部到中部位置,为人脸识别、环境监测以及物联网、通信等智能设施的拓展预留了接口。可以说,在导则的指引下,上海智能化基础建设走在了全国的最前面。
亮点三
重心放在综合杆整治,不追求智慧灯杆的“智慧”
踏踏实实,一切从对城市市容市貌的提升为出发点,是上海市道路综合杆整治最真实的一面,而不是一昧的追求“多功能”。
整治前后对比图
从上海市最近几年的招标信息中,可以看到,在很多城市使用的“智慧灯杆”这一名称,并未在上海的城市建设中使用,上海使用得较多的是“综合杆”。
而实际上,上海市的道路合杆整治,也很少使用
上海外滩智慧灯杆
“综合”优先的道路杆件整治策略,有利于全市全面、快速的开展工作。并且能更好的控制“智慧灯杆”维护成本。可以说,上海市这一政策,让人看到的不只是智慧灯杆的小智慧,而是整个城市改造的大智慧。
当然,上海并未放弃更多功能的智慧灯杆应用,在一些工业园区、公园景区、商业步行街等,智慧灯杆会根据场景的需要而设计。如
上海市七宝古镇
亮点四
投入大,涉及金额超60亿
根据最新招标讯信息获知,2021年上海市道路综合杆改造预算为19亿元,从2018年至今的四年,总预算超过6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上海市道路综合杆改造项目,正在
亮点五
建设以本土企业为主
先来看看上海道路合杆整治项目过往中标企业都有哪些?
从中标企业可见,
小编还发现,
亮点六
落地项目效果初现
上海路道路综合杆改造后,会让人感觉眼前一亮。其中也有不少的案例。以下来欣赏下上海一些落地项目的智慧灯杆。
上海新华镇智慧灯杆
上海莘庄商务区智慧灯杆
上海黄浦路智慧灯杆
、
上海南京东路智慧灯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