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革中的人物简介—布朗基、库格曼、潘涅库克、孟德斯鸠

2023-07-02 10:34 作者:HIP10826  | 我要投稿

布朗基


       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1805—1881年),十九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

       布朗基的父亲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793年国民议会议员、吉伦特党员。在正统王朝复辟时期(1814—1830年),布朗基还在学校读书。中学时代他就加入了革命组织烧炭党巴黎支部,并参加了反对复辟王朝的政治活动。1830年,他积极投入了推翻正统王朝的七月革命,还因功获得一枚勋章。但不久又对新建立的七月王朝(金融贵族统治)感到失望和不满。三十年代下半期,他是密谋组织“家族会”(1835—1836年)和“四季社” (1838—1839年)的组织者和领导人。1839年5月12日, “四季社”在巴黎发动起义,结果失败。布朗基被捕并被判处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最后又获得了赦免, 1848年二月革命前夕出狱。这时, 1848年革命的风暴正要来临。布朗基出狱后,又立即投入了革命运动,组织了“中央共和社”。但不久他第二次被捕。1849年4月被判处十年徒刑。直到1859年才刑满释放。长期的监禁生活,并没有消磨布朗基的革命意志。他获释后回到巴黎,很快恢复了秘密社团组织。1861年,布朗基第三次被捕。1864年,他越狱而逃,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在那里继续指挥秘密活动。普法战争前夕,他已回到巴黎,这时他有了许多追随者,还有一支经过训练的几千人的秘密武装。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一触即溃。这一年的8月14日,布朗基搞了一次起义,没有成功。色当战役失败后,巴黎爆发了9月4日革命,第二帝国崩溃。但资产阶级篡夺了政权,建立了“国防政府”,实际上是卖国政府。布朗落出版了一种报纸,名叫《祖国在危机中》,强烈谴责“国防政府”的卖国行为。10月31日,在布朗基等人的领导下,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市政厅,拘捕了“国防政府”成员,成立了以布朗基为首的民众救亡委员会。但遭到逃出市政厅的反革命头目特罗胥调集来的反革命武装的突然袭击,刚诞生的革命政权被扼杀了。3月17日,就在巴黎公社革命的前夕,反动罪魁梯也尔下令逮逮了布朗基。最初他被判处死刑,而后被改为无期徒刑。在伟大的巴黎公社成立后,布朗基缺席当选为公社委员。在广大群众的抗议之下,政府在1879年释放了他。布朗基出狱后,虽已年老多病,但仍不忘参加政治活动。1880年他创办了一种新报纸,叫做《非上帝,非大人先生》。

       布朗基一生坐了三十多年监牢,曾两次被判处死刑。又经历了二十多年艰苦的革命斗争生活。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对他的革命品质和毅力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列宁说,布朗基是“无可怀疑的革命家和社会主义的热烈拥护者”【1】。但是,他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受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巴贝夫主义的思想影响很深。他是一名空想共产主义者。他在理论上很弱,在斗争策略上也是错误的,他搞的是宗派主义和盲动主义。列宁指出: “布朗基主义是否认阶级斗争的理论。布朗基主义不是想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是想通过少数知识分子的阴谋使人类摆脱雇佣奴隶制"【2】




【1】《列宁全集》第13卷,第153页

【2】《列宁全集》第10卷,第361页



库格曼


       路德维希·库格曼(1830—1902年),德国外科医生,第一国际会员。

       库格曼在学生时代参加过革命活动。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他投入了革命斗争。当他读到了马克思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后,他就很想结识马克思。1862年,他终于在伦敦见到了马克思。后来,他们在通信中,库格曼不断向马克思报告德国的情况。1865年,他加入第一国际。曾帮助马克思在德国传播《资本论》。库格曼敬仰马克思,自认为是马克思的忠实的信仰者。但是,他却不赞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赞成暴力革命,希望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因此,他始终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是一个改良主义者。1871年,在伟大的巴黎公社革命期间,马克思满腔热情地大力支持巴黎公社的事业。但库格曼却对巴黎公社的首创精神和历史意义没有认识,把它同1819年6月13日法国小资产阶级的和平示威游行相提并论。"马克思立刻(1871年4月17日)就对库格曼作了严厉的申斥。"【1】




【1】《列宁全集》第1卷,第690页



潘涅库克


       安东尼·潘涅库克(1873—1960年),笔名霍纳,荷兰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之一。

       潘涅库克原来研究自然科学,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学天文学教授。1907年参加左派社会主义的报纸《论坛报》的创办工作。后来荷兰社会民主党左派就形成了“论坛派”。它是荷兰工人运动中的左派集团,但并不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彻底革命的政党。1909年,“论坛派”(包括潘涅库克)因反对社会民主党的改良主义路线而被开除。之后他们组织了独立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党属于齐美尔瓦尔得左派。他们当时反对以考茨基为代表的所谓“中派”的机会主义。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潘涅库克这一点还是肯定的。1918年,独立社会民主党参加了荷兰共产党的创建工作,不久又加入了共产国际。但后来这个派别转向“极左派”的立场,反对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书中对潘涅库克进行了尖锐的批评。1921年,他退出荷兰共产党。从此,离开了收治舞台。



孟德斯鸠


       沙尔·孟德斯鸠(1689—1755年),法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孟德斯鸠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提倡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法意》三部主要著作,深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欢迎,曾风行一时。他批判了路易十四的专制制度,还尖锐地批评了教会和僧侣。并提出了对国家制度的起源和法律本质的观点。他的学说对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进步意义。但他的法律学说是唯心主义的,他认为法律是由理性制定的。在社会学中,他是“地理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个民族的道德风尚、法律性质和国家政体,是由气候、土壤和领土大小等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因此,世界上没有一种绝对恰当的合理的国家制度、宗教、法律和风俗。他说,领土狭小的国家,宜于实行共和制,但易受外敌侵犯;而领土广大的国家,便于抵御外侮,但易于实行君主专制。为了抵抗外敌侵犯和避免君主专制,各小国应该联合起来,建立小邦联盟的国家。这可以兼得小国的优点和大国的好处。

       列宁援引马克思说的“小邦的联盟”,就是针对孟德斯鸠这种观点说的。有人把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巴黎公社,看成是孟德斯鸠的小邦联盟,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国革中的人物简介—布朗基、库格曼、潘涅库克、孟德斯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